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陝西

第二批主題教育中,陝西省各地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好做法好經驗——

夯實基層基礎 辦好民生實事

2024年01月18日08:38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夯實基層基礎 辦好民生實事

下樓就能買菜、就餐,不出小區即可享受專業的中醫康養服務……如今,在銅川新區咸豐路街道錦園社區,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圈”起了居民購物、醫療、餐飲等多方面需求。

錦園社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通過梳理居民需求,整合轄區人才、場地等資源,積極為轄區居民群眾送服務、辦實事,讓美好生活觸手可及。

更精准、更便捷、更有溫度,基層治理效能提升,讓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批主題教育在群眾身邊開展,陝西各地以主題教育為契機,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組織功能,聚焦基層治理的難點、痛點、堵點,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下沉一線破難題、辦實事、解民憂,不斷夯實基層基礎,提升治理效能。

建強隊伍

著力夯實基層基礎

“我們村有300棚聖女果,近期已經開始銷售,一畝能賣兩萬多元。”1月8日,大荔縣埝橋鎮東埝村黨總支部書記張萬榮告訴記者,埝橋鎮設施農業學院的農技人員和“土專家”經常深入田間地頭,幫助群眾解決農業管理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村上農產品的產量和經濟效益持續提高。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大荔縣埝橋鎮黨委按照“一軸兩帶三區多點”的發展思路,持續推進新大蒲路產業經濟帶建設,依托設施農業學院平台,組織產業大戶和農村青年參加農村實用型人才主導產業“訂單式”培訓活動,有效帶動了全鎮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肌體的“神經末梢”。第二批主題教育在群眾身邊開展,我省堅持大抓基層導向,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更好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

冬日,紫陽縣蒿坪鎮東關村的茶園依然青翠。東關村是紫陽縣硒資源核心區。由東關村牽頭,蒿坪鎮14個村集體實行黨建“聯盟”、經濟“聯營”,共同依托富硒優勢推動產業發展。得益於安康市推行的第一書記“組團服務”,各村可以共享東關村第一書記夏曾潤所在單位——安康市富硒產品研發中心的平台、技術優勢,加快富硒產業提質升級。

為破解第一書記“單打獨斗”力量弱、資源整合不到位等問題,安康市創新推行第一書記“組團服務”管理模式,打破地域限制,進行資源調配,實現各村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在城市,寶雞市緊盯基層黨建“服務不細”問題,拆分超大社區,建成230個黨群服務站點,推動綜治、創文、民政等網格“多網合一”﹔在鄉村,寶雞市緊盯基層黨建“力量不強”問題,開展基層黨組織書記擂台賽,建立“兩單一函”“紅黑榜”等工作機制,讓黨員干部比學趕超、加壓奮進。

創新治理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你們兩個握握手,以后再不要為這個鬧矛盾了。”2023年12月25日,在綏德縣滿堂川鎮土地岔村,鎮黨委書記錢建雄拉起兩位村民的手,一起因宅基地引起的鄰裡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這兩位村民是多年的鄰居,因為一口廢棄窯洞的使用權產生矛盾。在“說事堂”的調解下,兩位村民達成一致意見,矛盾就此化解。

目前,綏德在縣、鎮、村和社區設立357個“說事堂”。說事員由“兩代表一委員”、司法人員和德高望重的鄉賢能人擔任。說事員通過走訪收集、網格傳送、群眾來訪等多種渠道接事,深入田間地頭和群眾炕頭說事,讓群眾遇事有人管、有人議、有說法、有結果。去年,綏德“說事堂”入選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單位。

基層黨組織與人民群眾連接最為緊密,基層治理效能直接影響著人民群眾滿意度。在主題教育中,我省各地堅持黨建引領,創新基層治理方式方法,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效能持續提升。

排節目、做理療、鍛煉身體……1月9日,在延安市寶塔區新城街道魯藝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社區老年人三三兩兩圍聚在一起參加各項活動,好不熱鬧。

“我每天都來跳舞,還能和鄰居們聊天,很開心!”社區居民李華說。

現在,魯藝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設有醫務室、健身房、棋牌室等功能部室,為老人提供膳食供應、保健康復、休閑娛樂、精神慰藉等服務。2023年,延安市總投資600萬元新建10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目前已全部建成。

群眾有所盼、治理有所為。商南縣清油河鎮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建立實行“村委代替村民辦、鄉鎮代替村委辦”的“代辦幫辦”機制,組織鎮村黨員干部入戶走訪,在各村(社區)設立民事代辦服務點。同時,依托鎮便民服務大廳,明確社會保障、涉農涉林等惠農業務幫辦代辦工作內容,打通民事代辦“綠色通道”。針對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代辦人員定期主動上門辦理。

問需解憂

推動要事難事解決

“我身體沒啥問題,最近飯量還變大了,就是經常覺得口渴。”

“阿姨,您還是要注意。這樣,我先給您測下血糖……”

這是1月10日發生在西安市灞橋區灞橋街道銅人塬村義診現場的一幕。一位姓張的阿姨本來只是“湊個熱鬧”,沒想到被義診的大夫看出了問題,現場一測量,空腹血糖明顯偏高。

每周三,灞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都會組織醫療隊伍在各村、社區開展義診活動。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灞橋區衛健局黨委堅持黨員融入群眾、服務融入民生,建強各基層醫療機構黨組織戰斗堡壘,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基層,把健康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主題教育的成效如何,群眾滿意是出發點和落腳點,民生突出問題的解決情況是重要標尺。我省各級黨組織積極傾聽群眾呼聲、摸清社情民意、找准問題症結,動真碰硬、持續用勁,為群眾解決一批關鍵要事、具體實事、緊要難事。

公共活動空間小是不少社區面臨的難題。咸陽市秦都區渭濱街道錦華社區在收集民意時,有不少居民反映社區缺少活動場地。

錦華社區組織“兩委”成員、物業人員、轄區企事業單位代表、居民代表成立“錦囊團”,出謀劃策,最終爭取到1000余平方米的場地。在充分了解居民意見和需求的基礎上,錦華社區整合要素資源,設置7個服務功能分區,為居民提供娛樂、就餐、調解矛盾等各方面服務。

在西鄉縣沙河鎮桐車村安置點前,被一塊塊竹籬笆分割開來的蔬菜園裡種著蒜苗、白菜、小青菜、小蔥,經常有群眾進去摘點新鮮蔬菜。

針對安置小區群眾“吃菜難”問題,桐車村黨支部在征求群眾意見基礎上,按照“統一建設,均分到戶”的原則,將安置點門前土地有效整合,為每戶居民打造小菜園,讓他們自己種植、自己管護,這一舉措得到大家點贊。

“我們將切實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為民辦實事的強大動力,讓村民的日子過得更紅火。”桐車村黨支部書記何寶艷說。(劉曌瓊 劉居星)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