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科研團隊在黃河洪水預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23年12月18日08:58 | 來源:陝西日報

12月11日,記者從西北工業大學獲悉:學校科研團隊把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水文學領域,在歷史資料缺失區域洪水預測方面取得突破,在黃河洪水預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顯著提升了洪水預測精度並延長了預見期。
從2004年開始,在西北工業大學空天地海一體化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張艷寧教授的帶領下,來自學校計算機學院智能感知與媒體計算團隊的30多名師生和黃河水利委員會密切合作,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黃河治理保護中。在不斷探索下,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揭示了主溜的衛星遙感特性,推出主溜和冰凌遙感增強、協同提取技術,與黃河水利委員會信息中心共同研制了多源遙感黃河洪水冰凌監測軟件系統,有效提高了河勢監測的時效性和准確性,實現了從基礎理論、技術體系到實際應用等方面的原創性技術突破。
2020年以來,團隊青年教師張秀偉和尹翰林帶領學生,進一步探索人工智能與黃河水文預報的交叉融合。團隊與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合作,形成國內首個成體系的黃河流域水文大數據。
在模型算法方面,團隊突破了單站點智能預測模型,首創了站點群智能預測模型,並攻克了水文領域十大難題之一的歷史資料缺失區域洪水預測難題,顯著提升了洪水預測精度並延長了預見期。智能預測算法已成功應用於黃土高原主要產沙區、黃河中下游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未控區、黃河上游唐乃亥等區域,顯著提高了洪水預報能力。
“搞學科交叉研究不容易,需要掌握水文學和人工智能兩個方面的知識。不過,交叉融合的效果還是非常顯著的。我們團隊將在這個方向繼續深耕,爭取有更好的成果,繼續為黃河安瀾作貢獻。”尹翰林表示。(呂揚)
(責編:孫挺、王晴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熱門排行
- 1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 2建在家門口的工廠
- 3留言觀察︱西安“禁摩令”緣何呼聲再…
- 4陝西與北大清華合作,有何深意?
- 5陝西持續深化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
- 6陝西省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聯盟揭牌
- 7陝西發布預防呼吸道疾病疫苗接種門診…
- 8陝西省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
- 9陝西國際傳播中心在西安成立
- 10陝西新增18家中小企業人才服務基地
- 11繪就美麗陝西建設生態新畫卷
- 12陝西4家醫院躋身2022年度中國醫…
- 132023沿黃河新能源汽車拉力賽收官
- 14西安高新區:科創動能強勁 硬科技實…
- 15東風放眼漫春潮
- 16陝西將迎入冬最強雨雪寒潮
- 17陝西發布認証機構檢查結果
- 18陝西“四個聚焦”推進財政體制改革
- 19教育部來陝開展“雙減”與科學教育專…
- 20文化地標看傳承發展:激活民間藝術的…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