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人民網看陝西

家庭住址被注冊公司? 專家建議加強監管懲戒失信行為

人民網記者 吳超 魏鑫
2023年10月26日09:40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家庭住址被盜用,注冊成了公司?近日,有網友通過人民網反映自己遇到的糟心事兒。在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家庭住址被注冊成公司的事件並不是個案,而監管層面,也存在執法不嚴等現象。

家庭住址被注冊成公司非個案

“陝西駒途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公司注冊在我房子名下。請領導嚴查注銷該公司,維護我的合法權益。”近日,網友馬先生通過人民網向西安市委書記留言反映自己遇到的糟心事兒。

網友留言截圖

“我擔心這家公司如果存在偷稅漏稅或其他違法違規的行為,會對我造成不良影響。”馬先生告訴記者,當物業告知他房子被注冊公司后,他第一時間把情況反映給相關部門。

西安市未央區人民政府回復稱,西安市未央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於8月31日依法將該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9月1日,未央區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與企業相關人員聯系,責令企業限期糾正。目前,該企業注冊地址已完成變更。

雖然網友馬先生遇到的問題得到了及時解決,但梳理各類網上群眾問題反映不難發現,家庭住址被冒用注冊為公司並不是個案,早前就有網友反映過類似的事件。

網友留言截圖

網友留言截圖

“陝西易盛毓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注冊地址是我家的地址,沒有這個公司啊。我們是住宅,請工商局嚴查。”

“西安市雁塔區長延堡街道丈八東路感恩時代廣場(又名:感恩天禧),工商注冊登記了好多公司。但該小區僅1-5層為商用,6層以上都是住宅,打工商電話不予受理。”

通過天眼查平台,記者發現,陝西很多住宅地址上注冊有公司,甚至存在2家不同公司的注冊地址相同的情況。

這麼多冒用地址的公司,注冊時是如何通過的?

據留言回復,根據《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促進市場主體發展的意見》(陝政發〔2018〕17號)第二條第三款規定:“實行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申報制度。市場主體在登記時無需提交住所(經營場所)証明材料,隻需簽署承諾書,並對申報住所(經營場所)的合法性、真實性、有效性負法律責任。”文件還要求,簡化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採取市場主體自主承諾制申報辦理住所登記,不得在注冊登記環節增設審查條件,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工商登記環節中的申請材料實行形式審查。

實行住所申報承諾制,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社會創業門檻、促進市場主體發展的重要舉措,可以進一步簡化市場主體登記手續、提高登記效率、便利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但與此同時,少數經營者違背誠實守信原則,在市場主體登記過程中提交虛假材料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市場主體登記,嚴重干擾了正常的公司登記注冊秩序。

將涉事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對於網友的投訴、擔憂及市場主體存在的違規行為,相關單位目前的處理方式基本是將涉事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官方回復截圖

根據相關規定,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將在政府採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等工作中,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截至目前,陝西全省已將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的51882戶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並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陝西)向社會公示。

但通過天眼查平台,記者發現仍存在很多經營異常、高風險企業在繼續經營,簡單地將違規的市場主體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並不能完全起到淨化市場環境的作用。

“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特別是承諾制的推行,市場准入更加便利,市場環境更加寬鬆,但是對地方和部門特別是直接面對企業和群眾的辦事機構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坦言。

專家:加強審管聯動,強化落實“失信懲戒”

實施經營主體住所申報承諾制,簡化了登記手續、激發了市場活力,但冒用他人住宅登記,造成群眾困擾的情形時有發生。如何更深層次解決這類問題?專家給出了建議。

西北工業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副教授、公共管理系主任寇曉東認為,“需要省、市政府做好數字政府建設的統籌規劃以及政務數據統一歸集、共享利用的制度設計和操作方案。”寇曉東坦言,在實際執行過程中,要實現審批局與住建等其他政府職能部門的數據共享絕非易事。需加強審管聯動,即在企業開辦的審批環節,通過住建部門與審批局之間實時的數據共享,實現企業住所登記信息真實性和有效性的比對核實,從而“一勞永逸”地杜絕群眾家庭住址被盜用注冊的情況發生。強化綜合監管,即市場監管部門主動作為,結合“雙隨機、一公開”的日常抽查,將企業登記住所信息核查作為涉及公共利益的重點檢查事項內容,一旦發現冒用群眾家庭住址進行注冊的情況,立即啟動營業執照吊銷程序,同時將企業線索告知同級網信部門,由網信部門對企業進行針對違反《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追責,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群眾的利益及財產安全。

同時,寇曉東表示,圍繞群眾家庭住址被盜用注冊這一亂象的治理,相關政策的指向應該是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其中的關鍵在於強化落實“失信懲戒”,使失信的企業及相關責任人真正受到應有處罰,向社會釋放“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的明確信號,表明維護市場秩序的堅定態度,並完善失信企業公示制度,在法律允許范圍內擴大公示渠道,從而進一步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責編:魏鑫、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