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人民網看陝西

看陝西|秦巴山區裡123個重點項目實現階段性“豐收”

賈凱璐
2022年06月22日08:35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從漢水之源到漢水之濱再到秦嶺南麓,從高端裝備制造到生物醫藥再到新型材料,強鏈、延鏈、補鏈關鍵項目正在加緊建設,陝西南部123個省級重點項目實現階段性“豐收”,陝西的經濟引擎發出隆隆轟鳴聲。

6月19日,艷陽如熾,陝西省2022年重點項目觀摩活動啟動,觀摩團踏入秦巴山區。

在漢中,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文化旅游等重點產業正在加速落地生根﹔在安康,毛絨文創總部產業園、智慧物流園、年產40000噸鋰電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研發生產項目馬力全開、一片火熱﹔在商洛,抽水蓄能項目、西十、西康兩條高鐵和丹寧高速東段、洛盧高速加快建設,鉚足老秦人那股“擰勁兒”的三秦兒女們,正在通過勞動創造“三秦質量”,通過勞動創造幸福。

強保障 項目建設實現“加速度”

6月的漢中,禾苗長勢喜人,城固光電新材料產業園內,工人們正在加緊進行廠房及配套設施內外部裝飾裝修,車間內數控機床已經安裝到位,技術人員正在進行調試。

漢中市城固縣光電新材料產業園建設沙盤。人民網賈凱璐 攝

漢中市城固縣光電新材料產業園建設沙盤。人民網 賈凱璐攝

“從項目洽談、簽約到開工隻用了兩個月的時間,50天完成廠房基礎開挖到主體封頂,7個月實現試生產。”陝西東城皓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富貴表示,在項目落地過程中,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當地政府實實在在的招商誠意。

據介紹,為確保項目快速落地,漢中市圍繞全鏈服務項目建設,對重大項目實行“一項目一專班”,跟蹤解決審批、用地、用能、融資等問題,確保項目快速落地投產。

5G設備電源適配器的生產線上,工人正在檢查適配器元件。人民網賈凱璐 攝

5G設備電源適配器的生產線上,工人正在檢查適配器元件。人民網 賈凱璐攝

商洛市山陽縣地處秦嶺南麓腹地,境內群山綿亙,溝壑縱橫。曾經,這裡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薄弱、沒有可發展的產業,如今,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內,焊接、注塑、測試、組裝......5G設備電源適配器的各條生產線上,工人專心致志的開展作業。

“企業基本上實現了‘拎包’入住。”據商洛市山陽縣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崔瑾殤介紹,為了招商引資,政府部門提供了廠房、宿舍、餐飲樓等一系列保障,並派專人對接,代辦領辦項目手續並協助招工,“我們‘保姆式’服務,讓企業更願意在此扎根。”

穩布局 構筑綠色循環發展產業體系

漢中作為我國傳統中藥材主產地之一,素有“生物基因庫”和“天然藥庫”之稱。為了讓優質中藥材實現就地加工,延長產業鏈,真正成為富民支柱產業,漢中在項目布局和招商引資上下足了功夫。

漢中高端原料藥新區項目廠區。人民網賈凱璐 攝

漢中高端原料藥新區項目廠區。人民網 賈凱璐攝

在漢中高端原料藥新區項目的廠區內,新建的3個生產車間、4座庫房寬敞明亮,這是一座現代化的生物醫藥工廠。

據介紹,漢中高端原料藥新區由陝西漢江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5.58億元。

“項目將推動企業在發展特色原料藥的同時,向醫藥中間體、特色制劑產品生產等產業鏈下游延伸。”據陝西漢江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佳介紹,新區可年產高端原料藥、醫藥中間體750噸,帶動漢中黃姜種植與加工上下游產業經濟規模達到15億元,年出口創匯超過1億美元。

商洛市洛南縣環亞源生態島環保科技產業園全景。當地供圖

商洛市洛南縣環亞源生態島環保科技產業園全景。當地供圖

廠在山中,山在廠中。商洛市洛南縣的一處山坳裡,藏著一座科技產業園,乘坐電瓶車游覽廠區,其間廠房林立,花草繁茂,四周是低緩蒼翠的山嶺,洛南縣環亞源生態島環保科技產業園二期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加緊建設。

在有色金屬拆解分揀中心、固廢處理利用車間、貴稀金屬提煉車間內,一台台先進設備在工人熟練的操作下,將一堆金屬廢料中的有價金屬“吃干榨盡”,制成銅磚、銅絲或銅合金。

“舊手機、舊電腦、電路板都可以回收,通過一系列無害化處置,從中提取銅、金、銀、鋁、鋅、錫、鉑、鈀等稀貴金屬。”據環亞源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金竹林介紹,環亞源銅業的產業項目屬於國家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政策鼓勵類項目,直接將工業廢泥、廢渣及金屬廢料綜合利用,不僅遏止了廢料二次污染,還能變廢為寶。

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探索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產業發展相融合的新模式,陝南片區不斷厚植高質量發展優勢,以項目拉動,擴大有效投資,以產業支撐,筑牢發展基礎,一個個環保、高科技項目如雨后春筍,在這裡落地、生根。

惠民生  富民產業開花結果

從西安市區出發,穿越秦嶺向南驅車三小時后,一片片高樓林立間“毛玩新都”四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安康市漢濱區五裡產業園區內,安康毛絨文創總部用毛絨“小玩具”帶動富民“大產業”,為農民就業、鄉村振興提供了樣板。

安康米小點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的廠房內,工人們正在制作“墩墩雞”。人民網賈凱璐 攝

安康米小點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的廠房內,工人們正在制作“墩墩雞”。人民網 賈凱璐攝

  “我們企業進駐后,95%的工人都是從本地招收,許多人處於‘農轉非’的過程,我們用半年時間培訓,目前產能能夠達到我們義烏工廠的75%。” 安康米小點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表示,入駐這裡的企業看重的就是安康市舉全市之力做好毛絨產業的決心。

如今,以毛絨玩具加工生產為代表的新社區工廠,成為吸納移民搬遷安置群眾就近轉移就業的主陣地,安康毛絨文創總部產業園聚力打造毛絨“文創新都”的核心承載地和產業孵化地,致力於引進總部級毛絨文創產業鏈企業,引導毛絨玩具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辦成拉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城鄉群眾穩定持續增收的“富民產業”。

目前,產業園二期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項目建成后預計畝均年產值2400萬元,畝均年稅收50萬,帶動就業10000余人。

近年來,陝南三市聚焦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綠色食品、新型材料、文旅康養等優勢主導產業,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以各類園區為載體,打造上下游關聯、橫向耦合發展的優勢產業集群,全力構建具有陝南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據悉,截至5月底,漢中、安康、商洛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10.6%、14.7%,高於全省平均水平2.1、2.1和6.2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5%、20.7%、15.8%,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6.2、11.4和6.5個百分點,經濟實現平穩增長。

(責編:鄧楠、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