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人民網看陝西

安康漢濱區:產業有活力 鄉村有魅力

麥文雄
2021年11月11日09:37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最初回村時走進田間地頭,因為對各項農業專業技術的陌生,我哭過也想過放棄,是家人的支持和村民的幫助讓我堅持了下來,如今我有了中級職業農民証書,看著村子的蔬菜產業一步步發展壯大。我想,田間地頭也能夠成為青年們施展拳腳的舞台,重回養育自己的小山村裡發光發熱,也能擁有滿滿的獲得感、榮譽感。”在忠誠村的溫室蔬菜大棚裡,種植立架上的蔬菜長勢喜人,90后返鄉大學生胡代芝站在其間,激動地與記者談論她這些年來的感想。

90后胡代芝以青年的角度談論農業產業。人民網 麥文雄攝

11月9日,記者隨陝西省農業農村廳組織的“三秦大地產業興”採訪活動走進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忠誠村,了解了該村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讓農業煥發新活力,老少攜手寫就致富經,共逐鄉村振興夢的諸多舉措。

“前些年的忠誠村由於沒有主導產業,外出務工成了村民們的主選項,不僅成了靠近城區的‘燈下黑’,還荒廢了祖輩耕種的良田。”忠誠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劉瑞紅告訴記者。

直到2009年,忠誠村緊抓安康中心城區快速擴張、蔬菜供不應求的機遇,成立忠誠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僅當年550畝蔬菜銷售額就達105萬元。隨著合作社的不斷成熟,忠誠村已建立了土地經營權入股分紅、大棚反租倒包、免費技術培訓、簽訂生產訂單、固定園區務工等多種利益聯結機制,把村民嵌入蔬菜產業鏈,帶動了682戶2081人發展蔬菜增收致富,讓蔬菜產業成為漢濱區一張閃亮的名片。

忠誠村的溫室蔬菜大棚裡,種植立架上的蔬菜長勢喜人。人民網 麥文雄攝

隨著蔬菜產業的逐漸成熟,村級班子后繼乏人、致富帶富能力不強、缺乏年輕勞動力等一系列問題又暴露了出來。如何解決人才吸引力不足問題?劉瑞紅介紹,忠誠村的村組干部除了每月獲得政府給的補貼之外,在產業發展方面還能得到分紅,平均每人每年都有5萬元到6萬元的年薪。而在天瑞塬農業公司種植基地內懸挂著的“懷揣夢想 扎根農村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標語,不僅是忠誠村對廣大返鄉青年的鼓舞,更是對人才隊伍壯大的渴望。

胡代芝說,正是因為劉瑞紅在電話裡向她描繪出村裡發展蔬菜大棚的圖景並極力邀請她參與其中,她便下決心要回村。如今,劉書記的規劃一一實現,村裡群眾的生活正變得越來越好。胡代芝也成了加工包裝、產品推廣的技術人才。經過組織推薦、群眾舉薦、個人自薦后,胡代芝當選了忠誠村黨支部委員、監委會主任,又成為了做群眾工作的一把好手。

作為最早一批參與技術培訓的村民,忠誠村脫貧戶劉瑞普已是一位有著十年經驗的職業農民,如今,他在由村集體控股的天瑞塬農業公司種植基地擔任技術員、管理著400余畝的設施大棚,和他一同參與管理的搭檔是個從西農大畢業來自安康市區的小伙子。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民,一直都靠種蔬菜為生,以前種菜不講究技術,還需要挑著扁擔去賣,一年到頭收入很少。后來跟著村裡去全國各地學習種植經驗和技術,越來越發現科學技術對農業種植起到多麼重要的作用。”劉瑞普說。

談及他的“回流”大學生搭檔,劉瑞普告訴記者,“種了多年地的老農民往往過於依賴經驗,而下地不久的大學生又理論好實踐弱。我倆互相商量,互相幫助著干,我傳授他種植經驗,他教我怎樣上網、如何操作新的儀器設備,能把事兒干的更好。我們都希望盡力讓園區發展的更加壯大,解決更多村子的就業問題。”

劉瑞普在大棚裡為茄子打杈。人民網 麥文雄攝

“目前,村子裡60%的年輕人都回來了,還有十幾名大學生都留在了村裡,這給我們未來發展帶來了更多活力。”劉瑞紅說,“未來,我們將進一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和綠色產業基地,讓農業煥發新活力,讓農村真正成為大家向往的地方。”

(責編:鄒星、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