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百年再出發 科技當自強

——2021年陝西省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綜述

本報記者 霍強文/圖
2021年09月29日08:51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百年再出發 科技當自強

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能源互聯網等為重點的秦創原科技成果宣傳推廣,碳達峰碳中和主題科普展覽,圍繞“中國夢·太空夢”主題的航空航天展品互動體驗,衛生健康專家現場義診,極端天氣應對應急科普線上講座……9月中旬以來,圍繞“百年再出發,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主題,我省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2021年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

省科協科普部負責人介紹,活動堅持面向基層、服務發展、惠及群眾,包括主場示范活動、系列聯合行動、“雲上科普日”等科普活動。活動涵蓋了“圍繞建黨百年、回望創新發展”“弘揚科學精神、激發科學夢想”“倡導綠色發展、服務生態建設”“立足全面小康、助力鄉村振興”“開展志願服務、深化文明實踐”“宣傳科學素質綱要、推動貫徹實施”等6項內容,全省各地共開展各類科普活動730余項。

“希望通過舉辦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充分展現陝西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事業發展成果,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知識。同時,在全社會營造熱愛科學、尊重創新的環境,推動形成崇尚科學的風尚,助推全民科學素質全面提升,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基礎支撐。”省科協黨組書記李豫琦說。

主場示范活動掀起科普熱潮

“本次全國科普日活動,我們圍繞光伏、地熱、碳捕集利用等零碳產品、技術,組織了10家零碳企業進行成果展示和推介,希望通過此次活動,促進園區零碳工作快速有效開展,為西安渭北工業新城建設零碳科技園作出貢獻。”9月28日,西安市臨潼區渭北遠秦雙創科技園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當天,由省科協、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及西安市科協、西安市委宣傳部等單位共同主辦的陝西省暨西安市2021年全國科普日主場示范活動在臨潼區精彩上演。活動按照主分會場聯動、線上線下互動的“1+5”模式開展。

省科協科普部負責人介紹,設在臨潼區渭北遠秦雙創科技園的主會場,除了進行上述零碳企業科技成果展示和推介外,還組織高校、秦創原入駐機構進行了科技創新成果展示,正式發布了西安市科普旅游地圖,舉辦了西安地鐵“科普專列”啟動儀式。

與此同時,設在臨潼區學校、社區、科研機構等地的5個分會場,分別圍繞“中國夢·太空夢”“創建番茄制種智慧谷、打造鄉村振興新亮點”“科技助力大健康發展”“應急防范科普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追溯北京時間來源、普及天文科學知識”主題,開展了校園科技節、農業技術培訓、醫療健康講座、防災避險應急防范科普宣傳等一系列科普活動,讓更多人參與科普互動,激發了公眾崇尚科學的熱情。

以位於臨潼區鐵路中學的校園主題科普活動分會場為例,圍繞“中國夢·太空夢”主題,學校組織了航空航天展品互動體驗、科普大篷車進校園展示體驗、航模表演、VR體驗、AR人工智能演示等系列活動,吸引了百余名學生熱情參與。

“我喜歡航天活動,最近返回地球的神舟十二號的3位航天員是我的偶像。這次學校組織的科普活動,讓我對航天、太空有了進一步了解。我將努力學習,將來爭取為祖國的航天事業發展貢獻力量。”臨潼區鐵路中學高一學生孟祥宇說。

9大聯合行動為群眾辦實事

9月22日,商洛市商州區江南小區廣場,商洛市2021年全國科普日暨“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健康進社區”活動在此舉行,近百名社區群眾積極參加。活動中,來自商洛市中醫院內二科的郝宇醫生為社區群眾帶來了題為《高血壓病的防治》的科普講座。他用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語言為群眾講解了疾病預防、健康生活等知識,為大家介紹了高血壓病的病因及相關症狀。

講座結束后,郝宇和3位同事為社區群眾提供了現場愛心義診,開展了常見病及慢性病的咨詢、初步篩查、診斷和一般治療,並對群眾提出的問題逐一進行解答,指導群眾合理用藥,現場發放了近百份健康知識科普手冊,受到群眾廣泛好評。

此次科普義診活動正是我省全國科普日系列聯合行動的一個縮影。9月中旬以來,我省各地動員組織社會各界,深入農村、社區、企業、學校,開展了碳達峰碳中和科普、青少年科技教育、水利科普、鄉村振興科普、衛生健康科普、應急科普、企業科普、學會科普、科普陣地等9大系列科普聯合行動。

——榆林市邀請農技專家先后在米脂縣開展了“我為群眾辦實事”湖羊養殖技術培訓會,在定邊縣開展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山地蘋果、葡萄種植技術培訓會,累計培訓農民300余人,發放實用技術書籍2000余冊。

——安康市組織專家走進多所中小學校開展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活動,向孩子們介紹科學護眼常識,引導孩子們掌握正確的用眼方法。活動期間,共為5000余名學生進行了視力篩查,對視力有問題的學生給出了專業指導意見。

——寶雞市在陳倉鎮小微企業產業園開展了防汛減災應急演練活動,在金台區朝陽社區開展了燃氣安全知識培訓和演練活動,在龍騰路社區舉辦了消防安全知識培訓,並開展了應急疏散演練。

“在聯合行動中,我們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廣泛開展了健康義診、農業技術培訓、安全知識科普等社會需要、群眾喜歡、服務面廣的系列科普活動。”李豫琦說。

“雲上科普”活動“爆款”不斷

“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我們合理控制線下活動規模和參與人數,大力開展線上科普活動,‘雲上科普’成為今年我省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的特點之一。公眾不僅能在雲端觀看現場直播、科普視頻,還能雲游省內各處科普場館,參與知識競賽、科普課堂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省科協常務副主席李肇娥介紹。

我省各地積極打造內容豐富、實用的“雲上科普”活動,根據不同科普主題,聯合相關部門、機構及科技工作者,開展科創展示、黨史科普、全運科普、防疫科普等線上科普直播,通過網絡為公眾傳遞更多惠民、實用、有趣的科普知識與內容展示。

9月17日,咸陽市科協聯合咸陽人民廣播電台推出的《對話科學家——碳達峰碳中和科普訪談》直播節目火了一把。節目邀請西北大學地質學系教授、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馬勁風走進直播間,與觀眾分享碳達峰碳中和科普知識。

針對什麼是碳達峰碳中和,中國為什麼要提出“雙碳”目標,“雙碳”目標對各行各業會有什麼影響、對老百姓有何意義等問題,馬勁風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節目通過抖音、“看咸陽”、“聽見廣播”等平台同步進行線上音視頻融媒體直播,實時收聽收看人數突破18萬。

除了“對話科學家”欄目,今年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期間,我省“雲上科普”活動“爆款”不斷,引起了公眾廣泛關注:渭南市組織的助力鄉村振興軟籽石榴秋冬管理技術培訓、開學第一課青少年心理健康講座等3次“全國科普日雲課堂”線上觀看人次接近20萬﹔省科普宣教中心開展的“青少年科技教育·衛生健康·應急科普聯合志願行動”“雲游九號宇宙”“關於鄉村敘事及其文化邏輯”等4場線上直播,在線人次累計達8.43萬。

截至目前,省科普宣教中心打造的陝西科普新媒體平台共發布全國科普日相關內容183條,閱讀量累計達到1154.74萬人次。“今后,我們將線上線下統籌推進、深入融合,推出話題互動、直播、短視頻征集等‘雲上科普’活動,形成網絡科普傳播熱潮。”省科協科普部負責人說。

(責編:麥文雄、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