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利用課余時間學習輪滑。本報記者 李羽佳攝
4月16日,全國第八屆特奧會首場項目開賽倒計天數,指向30天。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寶雞執委會特奧工作部工作人員劉菊紅,開始按小時安排工作。
“下午5時前統計特奧首場項目足球的參賽運動員抵離信息,6時確定24個參賽代表團的聯絡員,明天早上一上班為參賽代表團、技術官員、媒體記者安排酒店。”劉菊紅小聲計劃著。
在殘聯系統工作20多年,劉菊紅多次帶著身體有殘疾的運動員到全國各地參加比賽,作為東道主參與全國特奧會的准備工作,她還是第一次。
劉菊紅感到很榮幸,也覺得責任重大。她說:“5月16日,特奧會足球項目正式開賽,這是寶雞在特奧會期間的首次亮相。最近就是不斷完善細節,對照之前的問題整改清單逐一落實,我們希望為來賓提供貼心、細致的后勤保障服務,讓他們感受到寶雞人的熱情和周到。”
隨著全國第八屆特奧會足球正式賽和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男子U18足球、水球測試賽臨近,寶雞這座“雙會城市”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各項准備工作。
老場館裝上“新大腦”
寶雞辦大賽,經驗豐富。
從2014年承辦陝西省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始,寶雞的體育氛圍一年比一年濃厚,“國字號”體育賽事不斷,去年更是在48天內舉辦了全國射擊冠軍賽、全國羽毛球錦標賽、全國U18—U20系列競走邀請賽等4場全國性賽事。
完備的體育場館和熱烈的體育氛圍,是寶雞引賽的“梧桐樹”。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部分項目和全國第八屆特奧會的“落戶”,又為這棵“梧桐樹”帶來新的生機。
十四運會和第八屆特奧會項目,將分別在寶雞的9個場館開賽。而9個場館的建成時間大多在10余年前甚至更早,老場館的信息化建設是場館提升改造工作的“重頭戲”。
按照省籌委會下發的《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及第八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場館信息化一館一冊》要求,比賽場館要分別獨立建設數據中心。“建一個數據中心幾十萬元,這9個場館下來,起碼得兩三百萬元。”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寶雞執委會工作人員都在私下算起了賬。
“既然國家提倡節儉辦賽,那我們能不能建一個中心機房,匯集幾個場館的數據?”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寶雞執委會場館建設部負責人溫健康提出了大膽設想。
“同意!”十四運會組委會信息技術部調研后的批復,讓設想變成了現實。目前,設在寶雞體育館、寶雞游泳跳水館和寶雞職業學院足球場的3個數據中心已基本建成,寶雞體育館數據中心同時作為特奧會所有場館的數據中心。寶雞市通過租賃通信運營商裸光纜的服務方式,場館內覆蓋5G信號,實現賽事信息快速匯集,達到互聯共享的目的。
場館智能化,遠不隻如此。賽事期間,寶雞市將通過智慧寶雞APP,搭載場館及周邊停車、購物中心等信息,入場觀眾可在APP上了解寶雞市情和所在場館介紹,並用AR看館功能准確找到自己的座位。溫健康說:“目前內容已經基本搭載完成,計劃5月特奧足球比賽期間試運行。”
特奧會期間,寶雞將迎來更多在智力或身體方面有缺陷的客人,無障礙設施的提升改造是文明與進步,更是一座城市包容和人情味的體現。目前,寶雞已完成108條盲道的修補和改造,體育館內和運動員所住酒店裡鋒利的邊角、金屬管道等,也用軟包材料進行包裹。
設施齊全吸引百姓動起來
伴著清脆的撞擊聲,一顆白色門球精准穿過球門,81歲的寶雞市民薛榮福提起球杆,氣定神閑地走向下一個擊球點。當天,他的身份是一名門球交流賽運動員。
門球之於寶雞人,正在成為一項走出家門就能揮杆開打的運動。
寶雞全市共有70多塊門球場地,其中岐山縣就有10多塊。特別是2016年在寶雞市渭河生態體育公園建成8連片門球場地后,門球項目參與人數、活動頻率更是飛速增加。
寶雞市門球協會會長張春介紹:“寶雞每年組織約10場市級門球比賽,每一場至少有30支隊伍參賽,有時還會邀請幾支鄰市的隊伍打邀請賽。再加上寶雞市門球協會各分會、各縣區自行組織的比賽,每年有近6000人次參與此項運動。還有5所中小學開設門球課,1600多名中小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體育課時間學習門球。”
體育設施的完善成為促進群眾體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十三五”期間,寶雞市體育健身設施總投資達6億元,新建健身場地720個,其中村級健身工程693個、社區健身工程27個,利用各類體育設施進行鍛煉的群眾超過130萬人次。在寶雞市境內綿延百公裡的渭河沿岸健身長廊,橫穿4區3縣,足球、籃球、乒乓球、田徑等運動場地一應俱全。
寶雞市體育局群眾體育科科長張紅周說:“寶雞市體育基礎設施種類齊全,標准化建設日趨完善,形成了遍布城鄉、連線成帶、功能齊全的群眾體育健身設施體系。城市社區和農村健身站點達3200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平方米以上。”
傍晚,走進寶雞市渭濱區神農鎮峪泉村的活動廣場,村民有的跳廣場舞、有的下棋、還有的在健身器材上活動,男女老少都沉浸在運動帶來的歡樂中。村黨支部書記朱新平說:“我們村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有春節活動月的傳統,活動期間組織村民拔河、爬山、下象棋。近幾年村裡有了活動廣場,我們還有廣場舞表演,都是和體育相關的。人不進行體育鍛煉,就像吃面不放調料一樣,沒味兒。”
“花名片”賽時飄香
10月的寶雞,因體育比賽沸騰,因鮮花爛漫多彩。
每年金秋時節,寶雞都會舉辦菊花展。今年的菊花展,更是增加了十四運會和第八屆特奧會主題元素。
“去年菊展期間,菊花造型共有20多組,今年光主會場中華石鼓園景區就有40組菊花造型。運動會開賽期間,寶雞植物園、體育場館、運動員所住酒店、城市出入口等重要地點,都將擺設運動圖標、吉祥物造型的綠雕,烘托城市的運動氛圍。”寶雞市城市管理執法局工程技術科科長陳磊說。
菊展主會場中華石鼓園景區內,有全國唯一以青銅器命名的專題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附近的陳倉老街上還有各種西府特色的寶雞小吃。寶雞市城市管理執法局調研員張保惠說:“在舉辦體育盛會這樣一個寶貴的契機下,寶雞向全國遞上一張花卉名片,吸引更多人來寶雞,感受‘青銅器之鄉’的獨特文化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寶雞菊展期間造型所用菊花,90%以上都是由當地的技術能手、合作社培育的。花卉代培美了城市,富了群眾。
2016年,寶雞成功創建全國第一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綠色、生態、宜居成為寶雞的一張金名片。如今,“園藝城市”又成了寶雞的新目標。陳磊說:“園藝是一門生活的藝術,我們現在拆圍透綠、加裝設施,就是想讓市民、游客不但能看到五顏六色的花海色帶,還能徜徉其中,在與綠植的親密接觸中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
寶雞把服務保障十四運會與城市提升、改善民生結合起來,以體育場館周邊環境整治和無障礙設施建設為重點,開展殘疾人康復健身活動,發展殘疾人事業,增強全社會扶殘助殘意識,形成殘健共融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