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仔。
近來天氣漸暖,坐落在秦嶺北麓的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暖意融融。竹林掩映的園區裡,棕色的大熊貓七仔半臥在一堆竹子中,晃著圓滾滾的腦袋咀嚼著竹子,吃累了就歇一歇,醒來又拿起竹子放到嘴邊。
作為全球唯一人工飼養的棕色大熊貓,七仔是名副其實的熊貓界“大明星”。
記者在園區見到七仔時,它正在保育員孫銘偉的引導下進行每日必修的體能訓練。
“蘋果和胡蘿卜是七仔最愛的零食,每天上午七仔吃完竹子,我就會拿這兩樣零食引導七仔進行體能訓練。”孫銘偉手拿長杆,把蘋果固定在杆頭,緩緩伸至七仔頭頂,輕輕呼叫七仔的名字。
聽見“奶爸”的呼叫,慵懶側臥的七仔抬起了頭,看見眼前晃動的蘋果,一下子打起了精神。它伸出胖嘟嘟的“手掌”,卻夠不到,著急的七仔穩著身子慢慢站起來,追著紅蘋果沿著圍牆走了10來步,瞅准時機“兩手”一拍,終於拿到了心愛的蘋果……循環往復,這樣的訓練持續了半個小時。
“11歲的七仔有110多公斤,這樣的體能訓練可以大幅增強大熊貓的后肢力量,便於他在新的一年順利參與到下一批繁育中,提高繁育成功的概率。”孫銘偉介紹。
完成訓練,七仔又回到已經被睡得凹下去的“小窩”,換了幾個舒服的睡姿,在暖陽下瞇上了眼睛,進入了“午睡時間”。
“七仔的性格就是出了名的安靜,我們對它最為深刻的印象就是‘慢悠悠’與‘好脾氣’,和其他好動的熊貓在一起,即便挨了打,七仔也決不還手,摔跤失敗以后又轉頭樂呵呵地找同伴去玩了。”孫銘偉笑著說。
靠著與生俱來的好脾氣,七仔的“熊貓緣”和“人緣”都很旺。不僅人們喜歡這個獨特的棕色大熊貓,它的熊貓同伴也喜歡和它一起玩耍。七仔成年前一直和同齡的幾隻小伙伴生活在一起,天氣好的時候,它們便結對在室外摔跤或者“躲貓貓”,它和小伙伴們時常追逐打鬧、一較高下。七仔動作比較慢,一不留神就摔個四腳朝天,或者從假山上滾下去。但它從不生氣,翻起身來繼續慢悠悠地去找同伴“一較高下”。
幼年時的七仔便有“儒雅”溫和的好脾氣。1歲時,七仔和其他3個同舍的小伙伴食量大增,每次吃飯都是4個奶盆盛滿奶。干事不慌不忙的七仔不喜歡和其他熊貓爭斗,就常常在吃飯上吃大虧。每次喂奶時,七仔才喝到一半,另外3個小伙伴已經把自己盆裡的奶喝光了。剛開始另外3個小伙伴還老老實實,后來就去搶奶喝。面對這樣的“熊口奪食”,七仔從不抗爭,只是在一邊眼巴巴地看著自己奶盆裡的奶被同伴喝掉,再默默撿回空盆舔上幾遍。
隨著七仔年齡漸長,大熊貓研究中心將它放到單獨的圈舍裡。沒有同伴的競爭和影響,它走路、吃東西都變得更加慢悠悠了。
有耐心和“好脾氣”也讓七仔成為“學霸”。孫銘偉介紹,在做行為培訓和引導鍛煉時,很多熊貓都會在活動進行到一半便失去耐心,但七仔一直耐著性子,一步一步按照飼養員的要求完成所有動作,最后拿著獎勵的食物慢慢享用,完全不像其他熊貓那樣火急火燎。
進入新的一年,七仔將作為主力雄性之一,參與到研究中心的大熊貓繁育中。工作人員和廣大粉絲也滿懷期待,希望七仔能早日成為“暖男”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