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老漢治沙(感人肺腑的中國故事④)

記者 王俊嶺 陳振凱

2021年01月07日07: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六老漢治沙(感人肺腑的中國故事④)

你相信嗎?六個家庭,每個家庭平均治沙造林,超過了萬畝。

騰格裡沙漠如同一匹飢餓的老狼,虎視眈眈盯著它南緣的這塊綠洲——古浪縣。而八步沙,是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

“多少年了,都是沙趕著人跑。現在我們要頂著沙進!治沙,我第一個頂上去!”1981年,眼看著沙漠“得寸進尺”,甘肅古浪縣土門鎮的石滿老漢倔勁兒上來了。

他聯合同鎮的賀發林、張潤元、郭朝明、羅元奎、程海,以聯戶承包的形式組建了八步沙集體林場,向沙漠宣戰。消息傳開,很多人都不理解:別人承包良田,你們盯著沙漠,圖個啥?

六老漢卻態度堅決:沙治不住,早晚要喝西北風!

幾番較量,他們發現:沙漠確實不好對付。大家沒經驗,按“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的土辦法栽樹苗。頭頂烈日,腳踩黃沙,幾場大風刮過,活下來的樹苗連30%都不到。

“隻要有活的,就說明這個沙能治!”西北漢子胸膛能頂風,嘴裡可吞沙,但膝蓋絲毫不會打彎。六個人,沒有一個退縮。

可是,怎樣才能提高樹苗存活率?

六老漢索性住進沙漠。吃飯,每人帶點面粉、干饃饃和酸菜,用幾塊石頭支個鍋﹔睡覺,沙地上挖一個深坑,用木棍撐起來,蓋一帘茅草,鑽進“地窩子”。

失敗、嘗試、再失敗、再嘗試……六老漢一邊打聽求教,一邊反復摸索。終於,他們發現一個好法子:樹窩周邊埋麥草,能把沙子固定住,刮風時就能把樹苗保住!

從此,“一棵樹,一把草,壓住沙子防風掏”的治沙辦法在八步沙推廣,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大幅提高。經過10余年苦戰,六老漢硬是馴服了4.2萬畝沙漠。

歲月不饒人。有一次,賀發林昏倒在樹坑旁被人發現,送到醫院后查出肝硬化晚期。彌留之際,他把兒子賀中強叫來,當眾說:“娃娃,爹這一輩子沒啥留給你的,這一攤子樹,你去種吧!”

看著父親的眼神,賀中強泣不成聲。

賀中強、石銀山、郭萬剛、羅興全、程生學等,相繼接過父輩的接力棒,成了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再后來,郭萬剛的侄子郭璽等第三代人,也加入了……

苦心人,天不負。截至2018年底,林場三代治沙人累計完成治沙造林21.7萬畝,管護封沙育林草37.6萬畝,栽植各類沙生苗木4000多萬株。

如今,從天空俯瞰下去,林場裡梭梭、肉蓯蓉、枸杞、紅棗等經濟作物茁壯生長。它們像綠色臂膀,將身后10多萬畝農田緊緊護住了。

在古浪人強大的意志力面前,騰格裡這匹“沙漠老狼”慫了,在往后退、一直往后退……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1月07日 第 01 版)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