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南,陝西的未來局?

2020年11月26日07:02  來源:208坊
 
原標題:南山南,陝西的未來局?

“南山”,是西安人對秦嶺的一種“愛稱”。

每逢節假、周末,“去南山”,就是這座省會城市的人們藏不住的笑意和幸福。而南山及它以南的地方,是人們對健康生活、詩酒花茶的向往——綠色的、清新的,不一樣的陝南

這幾年,隨著高鐵、高速公路的建設,陝西的“心臟”部位,也與陝南三市的聯系越來越緊密,這不僅表現在人潮的涌入,更重要的是產業鏈條的銜接和市場要素的流動、配置。陝南正在積極融入關中特別是西安的創新發展,推動著科技和綠色循環產業的緊密結合。

近日,持續了近一個月的陝西重點項目觀摩活動在陝南收官,陝南片區座談會在漢中召開。會上,陝西省委書記劉國中、省長趙一德分別做了講話。提得最多的還是陝南生態環境保護、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科技和綠色循環產業,以及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總而言之,綠、富、美,就是陝南的追求,這裡醞釀著經濟生態化和生態經濟化的新模式,也逐漸打磨出了陝西發展光驅的新動能

用產業刷出來的脫貧“綠”碼

近日,一張圖在全網被激動地瘋傳,顯示的是各地脫貧攻堅完成的時間,有人熱淚盈眶!一幅脫貧攻堅的壯麗畫卷上,陝西標刻下了自己的時間:2020年2月。

而所有的成績,在連片貧困區的陝南就更不易了——全國重點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秦巴山區總共75個貧困縣,其中,有近30個縣在陝南!這裡,不知印記了陝西的省市縣級多少干部的足跡,調研、尋覓著把這一方水土養起來的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4月來陝考察的第一站,就是到陝南看秦嶺保護、講生態建設。如何既當好生態衛士,又發展富民產業,對陝南三市來說是一道必答題。

陝南,做到了。

以資源為依托,以項目為載體,以園區為平台,以技術為支撐,打造生物加工、生態旅游、新型材料三大主導產業,陝南的綠色循環產業日趨壯大。

2019年以來,生物醫藥、智能制造、富硒食品、新型材料等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4806.58億元,增長5.7%﹔

漢中航空智慧新城與西安交通大學組建“航空智能制造聯合研發中心”,安康高新區在全國綜合排名升至第65位,商洛創建國家級高新區通過考察評估﹔

全年脫貧46.29萬人,23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08%。總書記點贊柞水木耳、平利茶葉和社區工廠帶貧益貧機制。

而在這兩天的集中觀摩裡,陝南三市又用自己的重點項目,圈了粉

全產業鏈的森弗大健康產業園項目、以打造百億元產業集群為目標的山陽電子信息產業園項目、體現綠色發展理念的中藥材加工產業項目,踐行循環發展理念的新型液流電池研發生產和多能集成互補項目、出口創匯的毛絨玩具生產和研發基地項目,瞄准延鏈補鏈強鏈“招大引強”的創新產業園區項目等等——在綠水青山的高顏值下面,還有綠色經濟穩步發展的高價值。

“陝南山清水秀,生態要求非常高,資源、環境、空間等方面約束大,交通設施等配套不優,但依舊發展出了很多富群眾、富產業、富財政的好項目,很讓人感動。”

陝西省委書記劉國中在陝南片區座談會中強調:要深刻認識陝南生態環境保護的特殊重要性,始終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更加注重保護生態環境,更好集約節約利用資源,更加注重創新引領,更好對接創新資源,推動科技和綠色循環產業緊密結合。

走了駐村干部,留下奔富模式

在陝南片區座談會上,劉國中再次叮嚀囑咐:要毫不鬆勁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以縣城為主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陝南群眾。

脫貧攻堅要收官,卻並不是奮斗的休止符,走了駐村干部,群眾賺錢的路子、鄉村振興的法子卻要深深扎根當地,發展壯大。陝南,用自己的特色,闖出了一個又一個模式,也用自己的獨特方式,鋪開了新時代新經濟新農村的一個新路徑。

作為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重點縣安康平利縣,闖出了自己的好名堂——新社區工廠,主要從事毛絨玩具、服裝、手套、棉鞋、襪子、電子元件加工等,已累計提供就業崗位6000余個,人均月工資達到2000元以上,讓搬遷群眾過上了“樓上居住、樓下就業”的新生活,既很好地承接了東部產業轉移,又解決了搬遷群眾的就業、收入問題,走出了一條精准扶貧新路,實現了“一人進廠、全家脫貧,當年進廠、當年脫貧,穩定就業、穩定脫貧”的目標。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來到平利縣老縣鎮錦屏社區,實地察看了社區電子加工廠、毛絨玩具廠、服飾公司產品展示廳,對當地“山上興產業,山下建社區,社區辦工廠”的發展思路給予肯定。強調搬得出的問題基本解決后,后續扶持最關鍵的是就業。樂業才能安居。

經過5年拼搏奮斗,平利新社區工廠已經遍地開花、聲名遠播。迄今,陝西建成社區工廠1365家,吸納就業5.12萬人,其中貧困勞動力1.55萬人。

在平利的社區工廠車間,生產線流動著對美好明天的信心,而在霧氣繚繞的紫陽茶山上,飄起了秦巴深處的妙音:“郎在對門唱山歌,哎~~”,紫陽民歌響徹青山綠水,也頻頻走進了游客心裡。

茶旅融合的特色發展之路,讓陝南的這座小城賺足了目光和票子。“每到禮拜六、禮拜天,我們這安康的、紫陽的,到處都來這邊游玩,這個就增加了我們很多的效益。”紫陽縣蒿坪鎮蒿坪村黨支部書記邱運洪說。

如今,無人不知小木耳,無人不贊商山洛水,小木耳在今年4月爆紅之后,陝西積極把“注意力”“購買力”轉變成商洛鄉村經濟的“提振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限銜接鄉村振興。今年9月,陝西適時啟動了食用菌產業發展暨柞水“小木耳、大產業”招商大會。

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最后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我國所有貧困縣“清零”。消除絕對貧困不是終點,而是新奮斗、新生活的起點。不少扶貧干部認為,貧困縣雖然“清零”了,但脫貧成果還需鞏固與夯實。在陝南,新的、綠色的、活起來的產業鏈,正在針織著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銜接處,脫貧工作雖即將告一段落,產業發展的機制卻留了下來。

健康+綠色,陝西的未來局?

秦嶺無閑草,這裡有3200多種天然藥用植物,近年來,陝南越來越多的陝南生物醫藥企業依靠大自然的豐厚饋贈不斷發展。在此次全省重點項目陝南片區的10個觀摩點中,生物醫藥企業更是佔據了半壁江山。

在漢中市城固縣天谷醫藥,一包當歸飲片剛剛下線。十幾個車間,十幾個步驟,最終成為這樣一包中藥飲片,銷往世界各地。

綠色,是陝南的已有底牌,在新機會領域裡,陝南可以贏來自己的“高甜”部位——大健康產業。不止於藥材,更有康養產業的亟待開發的“富礦地”。

近幾年,陝南的富硒食品、茶葉發展很快,對拉動當地經濟,起了很大作用。除魔芋等食品外,包括茶、水、藥材等也潛力巨大,圍繞大健康產業,陝南將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或將成為新支點。

在觀摩活動中,商洛市委書記郭永紅表示,要緊扣綠色循環發展定位,以大產業破題、用大項目支撐,將大力培育四大產業,除了特色農業、大旅游、新材料之外,便是大健康了

作為此次重點被觀摩的項目之一,森弗大健康產業園便引來熱議。該項目總投資16億元,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菊芋加工制造中心﹔是全產業鏈項目,實現了特色農業與大健康、大旅游的深度融合,年產值可實現10億元,上繳稅金40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200余個,輻射帶動3萬余戶群眾(其中有1.5萬戶貧困戶)發展菊芋等特色產業8萬畝,戶均年可增收3000元。

圍繞菊芋產業,公司開發了凝膠糖果、液體飲料、固體飲料、壓片糖果等系列產品,通過互聯網進行銷售,實現了群眾增收與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雙贏。

隻有立足自身資源稟賦、踐行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才是高質量的發展。對於陝南來說,第一要義就是堅持綠色循環發展。而毋庸置疑的是,未來的經濟發展必定是環境友好型的,是綠健康+綠色的新模式。有目共睹的是,陝南三市在這個大命題上的踐行,已經通過自己的脫貧攻堅、城市發展、鄉村建設千磨萬礪出了自己的多套方案,此次重點項目觀摩,大家的贊嘆便是佐証。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發現機遇、捕捉機遇、創造機遇,陝南三市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在發展經濟中保護生態、在保護生態中發展經濟。對此,三市的市委書記也早已胸有成竹

安康市委書記郭青表示,要加強生態友好型產業和綠色工業上下游、前后端分類研究,推動一批特色產業向終端延伸,構筑新興產業集群。

漢中市委書記方紅衛表示:要緊扣綠色循環、生態宜居戰略定位,著力構建以生態農業、綠色工業、幸福產業為主體的生態產業體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有機統一。

商洛市委書記郭永紅表示,要以大產業破題、用大項目支撐,著力培育特色農業、大旅游、大健康、新材料四大產業,不斷加快追趕超越的步伐。(人民日報社陝西分社 208坊 向晚)

(責編:左瑞、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