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歌 一路芬芳·陝西省歌舞劇院建院80周年

從延安走向全國的文藝勁旅

——陝西省歌舞劇院的紅色記憶

記者 張家禎

2020年11月19日06:53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從延安走向全國的文藝勁旅

1940年9月,西北文藝工作團(陝西省歌舞劇院的前身)在延安誕生。那時,西北文藝工作團宛如革命搖籃裡的嬰兒,在邊區人民的百家飯養育下成長,在紅色文化的熏陶和洗禮下壯大﹔那時,西北文藝工作團以宣傳黨的政策、鼓舞戰士斗志為使命,足跡遍布陝甘寧邊區,是當時活躍在革命聖地延安和陝甘寧邊區的一支有重要影響的紅色革命文藝團體。

今年是西北文藝工作團成立80周年,也是陝西省歌舞劇院建院80周年。80年風雨征程,西北文藝工作團幾次更名,不變的是為文藝事業奉獻的決心﹔80年櫛風沐雨,西北文藝工作團幾經合並,不改的是對延安精神的傳承和發揚。不忘紅色記憶、傳承紅色文化,如今,陝西省歌舞劇院繼續以嶄新的面貌唱響時代的歌聲。

在革命聖地延安誕生

時間倒回1940年,西北文藝工作團團員們白手起家,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自己動手修窯洞、制家具,用羊皮、罐頭盒做成二胡、低胡、三弦等樂器,用撿來的舊電話線做成提琴弦。

工作團成立不久,就先后緊張地排練了曹禺的名劇《蛻變》、宋之的的《霧重慶》等,並在陝北各地演出了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革命文藝節目,廣受好評。后來,毛澤東主席為西北文藝工作團親筆題寫了團名。

原西北文藝工作團團長蘇一平對那時艱苦的生活,同甘共苦的友情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依然記憶猶新:沒有交通車輛,吃住都在戲台子上﹔團員有人發著高燒照樣登台﹔在游擊戰中,團員日夜行軍,邊躲敵情,邊堅持演出。生活如此勞累,但大家沒有一絲怨言。

如今在陝西省歌舞劇院院史館內,毛澤東主席題寫的七字團名蒼勁有力。牆上展示的西北文藝工作團合影裡,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熱愛文藝、忠誠革命的熱血青年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仿佛在鼓舞新一代“陝歌人”繼續砥礪前行。

在紅色革命熏陶下成長

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精神的指引下,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敵后抗日根據地,在斗爭實踐中創造出一大批深受工農兵歡迎的文藝作品。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西北文藝工作團的創作與演出更為活躍,有時候一天演出三場,三天換一個演出地點,任務十分繁忙。

1947年,西北文藝工作團全體團員在“一切為了前線、一切服從戰爭”的口號下,既是宣傳隊,又是工作隊和戰斗隊。他們自背行裝,扛上刀槍,邊行軍邊演出,還在空閑時間密切結合形勢編寫了《大進軍》《打騎兵》等歌曲,記錄時事,傳唱歷史。

在紅色革命歲月裡,在艱苦的條件下,團員們的足跡遍布了陝甘寧邊區,歌聲回響在紅色的土地上。

在發揚延安精神中壯大

1949年10月1日,在西安人民慶祝新中國成立的盛大游行集會上,西北文藝工作團的美術家親手繪制的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的巨幅畫像,庄嚴地展現在游行隊伍的最前列﹔音樂家們組成的軍樂隊高奏著《向大關中進軍》,響徹古城﹔舞美隊搭彩門、制彩車,把大紅宮燈挂上了城樓,把五星紅旗插上了鐘樓金頂……

這支從延安走來的文藝勁旅,高舉延安文藝火炬,一路接力。延安窯洞、西安鐘樓,黃土高原、秦巴山地,都留下他們的歌聲。由小到大,從弱轉強,西北文藝工作團先后更名為西北人民歌舞劇團、西安人民歌舞劇團。1963年9月,西安人民歌舞劇院、陝西省樂團、延安歌舞團、省文干校舞蹈班合並,正式成立陝西省歌舞劇院。

一直以來,有著紅色基因的陝西省歌舞劇院堅持弘揚延安精神。改革開放以來,劇院創作演出了大批彰顯民族文化精神和時代主旋律的優秀劇目。其中,歌劇“大漢三部曲”《張騫》《司馬遷》《大漢蘇武》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

80年來,陝歌人以辛勤的汗水、無私的勞動筑起堅實的“地基”。今天的陝歌,作為陝西演藝集團的重要力量,發揮著自己不可或缺的作用,為優秀文化事業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