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紀錄片:小眾題材用文化“破圈”

記者 牛夢笛 通訊員 儲平如

2020年11月18日09:1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網絡紀錄片:小眾題材用文化“破圈”

今年以來,《風味人間》《文學的日常》《探世界》《此畫怎講》等網絡文化紀錄片的熱播得到業界與觀眾的一致好評,掀起了人們對小眾文化的關注。前不久,B站推出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斬獲金鷹獎“最佳電視紀錄片獎”,在各大電視節紀錄片單元的獎項和提名中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像《但是還有書籍》這類文化紀錄片的“破圈”傳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媒體紀錄片的繁榮發展。在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看來,“這些年來,網絡紀錄片通過制作團隊和平台方的不懈努力,已經成長為紀錄片領域的重要一脈”。

流行文化參與,實現跨界資源整合

紀錄片如何實現“破圈”傳播?邀請明星參與配音或許能讓高冷的紀錄片更接地氣。2009年,由法國導演雅克·貝漢執導的紀錄片《海洋》在中國上映時,片方邀請了中國演員、導演姜文擔任旁白配音﹔由陸川執導,中國與美國、英國聯合拍攝的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則由周迅配音並擔任中文版解說。一直以來,通過明星配音的方式,可以讓紀錄片受到更多人的關注,也能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如今,網絡紀錄片請來明星為其配音,不僅能用明星的流量為頗具文化氣息的紀錄片帶來更多關注目光,也能讓優質內容實現“破圈”傳播。其實,一部小眾文化題材紀錄片的出圈,明星效應是被設計在其中的。今年年初在B站上線的《但是還有書籍》邀請胡歌為其配音,獲得網友的點贊。主創團隊介紹,“胡歌本人也是熱愛閱讀之人,選擇胡歌顯然不僅僅是因為適合,粉絲們被胡歌吸引而來,也被走心的故事留了下來”。無論是胡歌,還是這部紀錄片,又或是這部片中提到的任何一本書,都向大家呈現了“真實可愛”這四個字,重燃起人們的閱讀興趣。在B站紀錄片高級顧問朱賢亮看來,這不僅吸引了大批年輕觀眾的注意力,也讓不少喜歡紀錄片的人對胡歌“路轉粉”。

邀請明星為紀錄片配音其實是創新了傳統紀錄片的表達方式,實現了跨界資源整合。優酷出品的微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邀請了演員林志玲擔任分享人,用聲音刻畫記錄了20位匠人的故事並和網友分享﹔自然類紀錄片《被點亮的星球》則由世界級鋼琴演奏家郎朗、演員萬茜擔任主講人,與觀眾一起探索、感受、分享關於生命和宇宙的解讀與思考。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梁君健看來,“其實,這是將流行文化資源與高品質的紀錄片進行了有機結合,賦予紀錄片新的動能。同時,讓普通觀眾能夠借助明星的影響力,跨界跨圈感受到文化精品的力量”。

發掘年輕用戶新的需求,用共生內容陪伴成長

從2011年央視紀錄頻道成立到2014年《舌尖上的中國》走紅,隨后《我在故宮修文物》《航拍中國》等一系列優秀國產電視紀錄片迅速進入人們的視野,國產紀錄片迎來高速發展的時代。今年5月,由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20》中指出,中國新媒體紀錄片迅猛崛起,新媒體共投入約13億元進行紀錄片生產,同比增長18.2%﹔騰訊視頻、優酷與B站不斷推出重量級紀錄片,正在重塑紀錄片規則和版圖﹔與此同時,紀錄片的電視傳播處於緩慢衰減狀態,專業紀實頻道格局發生了大規模調整轉變。

長期以來,網絡播出紀錄片大多是由各網站從版權方購買后,直接搬到互聯網上進行播放。此類紀錄片是為電視播出而制作的,時間長、節奏慢、重說教的特點明顯,對於習慣碎片化、扁平化觀看視頻的年輕網民來說,顯然已經過時。文化學者周逵介紹,“新媒體紀錄片從選題策劃到宣發營銷,以短小、新奇、娛樂、高品質為主,單集一般不超過30分鐘,有的甚至每集3∼5分鐘,來迎合網絡快速和網民快捷的需求”。因此,網絡紀錄片的生產,隻有充分發掘年輕用戶新的需求,用共生內容陪伴他們成長,才能被觀眾認可。

這兩年來,網絡紀錄片基於不同網絡平台的用戶畫像和定位的差異,開始生產適應年輕人的語態與表達方式的優質內容。在地鐵上、在辦公室的走廊裡,抱著手機刷一刷網絡紀錄片,不僅是潮流,也日漸成為年輕人獲取知識、文化的一種新途徑,也為他們持續提供著精神動力和文化滋養。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對當下紀錄片作品評價體系的變化感受頗深。他說:“當我們評價一部作品時,總說豆瓣得了多少分。豆瓣是什麼?它背后代表的是成千上萬名觀眾的評價。”紀錄片評價體系的變化推動著網絡紀錄片的發展,用戶的評價也決定著網絡紀錄片內容生產的方向。但是網絡紀錄片能否守住紀錄片的真實底色、堅守文化底蘊、實現創新表達,是創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不過,近期上線的一些網絡紀錄片,如《此畫怎講》,以文化內容“破圈”,通過二次元的表達方式,潤物無聲地向觀眾傳遞了濃厚的文化價值。在周逵看來,“《此畫怎講》找准了年輕用戶對知識的渴望這個點,通過二次元與三次元相結合,讓古畫中的人物活過來,並借古人之口,言今人之語”。

由於年輕用戶對知識的渴望、對新事物的好奇、對視頻內容的表達欲和觀賞欲,使得他們更願意為優質內容買單。另外,從B站開始流行的彈幕文化也能夠讓年輕人在觀看紀錄片時,通過彈幕表達個性化的觀點,並在滿屏的彈幕中,找到群體關系認同,從而獲得文化歸屬感。在梁君健看來,“這在無形中拉近了紀錄片與觀眾的距離”。因此,與其說傳統紀錄片充分擁抱互聯網,不如說是互聯網正在助推優質國產紀錄片出圈。

呈現溫暖故事,在潤物無聲中感受生活和熱愛

紀錄片對於文化傳播具有重要意義,當前的網絡紀錄片雖嶄露頭角,但由於題材往往相對嚴肅與冷門,尤其是涉及小眾文化題材的紀錄片,受眾面仍相對較小。梁君健表示,“這就需要網絡紀錄片不斷創新生產模式與話語體系,用活潑生動的語態,洞察情感共鳴,以溫暖動人的故事,讓觀眾在潤物無聲中感受生活和熱愛,把生動、趣味、具有生活氣息的文化傳播出去”。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雖然重點在洞察情感共鳴,但是不強行煽情,面對快餐式閱讀和紙媒衰落的大背景,並沒有苦口婆心地告訴觀眾要多讀書,也沒有呈現實體圖書行業的沒落,而是展示了讀書人和書籍之間彼此溫暖的故事。同樣,由優酷出品的紀錄片《文學的日常》讓文學和紀錄片相遇。與此前文學題材的紀錄片不同,《文學的日常》並沒有以刻板、說教的方式聚焦文學創作,而是以作家與各自好友的輕鬆對談、游覽體驗等方式,把作家的真實生活展現在觀眾面前,將文學與生活巧妙交織起來,讓觀眾在日常的“煙火氣”中有所感悟。不少網友看完后,都表示被鏡頭中作家美好的日常生活和精神光芒所打動,“他們帶我發現了很多我在那些地方沒有發現的東西,感覺那些城市因為文學作品有了溫度。”《了不起的匠人》每集以短小形式的創新表達,用微小的視角切入20位匠人們的手藝生活,真情實感地詮釋了“一生隻做一件事,並做到極致”的工匠精神與“唯有不辜負,方能歸初心”的主題。《中國美》通過展現傳統美學在當代世界的魅力,折射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網絡視聽平台正在努力打造能夠被更多年輕人接受,並願意主動分享與討論的紀錄片內容。

近年來,隨著網絡紀錄片的數量增長、質量提升,許多小眾題材網絡紀錄片通過跨界資源整合,創作出一批與年輕觀眾共生的優質內容,來滿足年輕人對優秀作品的期待,讓紀錄片在充分擁抱新媒體過程中迎來發展的春天。

(責編:左瑞、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