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10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
今年1—9月,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1.2%,同比上升6.2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8%,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2%,同比上升5.7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8%。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和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決策部署,各地持續推進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按照要求,2020年底前,全國農村應完成“千噸萬人”(實際日供水千噸或服務萬人以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長江經濟帶相關省份同步完成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截至今年9月底,30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完成9857個“千噸萬人”水源保護區劃定,長江經濟帶完成8390個鄉鎮級水源保護區劃定,劃定比例分別達91.9%、83.6%。
【觀點】
提到一座城市,人們往往會想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標:600歲的紫禁城見証著北京城的過往,拓荒牛雕塑標記著深圳的開拓進取,珠海大劇院“日月貝”講述著“珠生於貝,貝生於海”的城市記憶,古典園林裡生長著蘇州的溫婉……城市文化地標或深植於歷史文化,或投射著時代風貌,以鮮明獨特的符號形象,成為一個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與人們產生緊密的情感連接、文化認同。
曾創造“三天一層樓”建設速度奇跡的深圳,如今跑出了“三天一項制度”“一天51件發明專利”的創新加速度。“敢為天下先”,是深圳一以貫之的風格與氣質。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勉勵經濟特區廣大干部群眾永葆“創”的勁頭,這激勵鼓舞著我們把創新意識和能力賡續傳承下去,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請翻頁查看10月22日【社會】【財經】資訊重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