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1000多年間,這裡綠洲變成沙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奮戰71年,把沙地變回綠洲。

誓將沙地變綠洲

記者 趙波文/圖

2020年09月28日06:47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誓將沙地變綠洲

植被覆蓋的毛烏素沙地一角。

定邊縣石光銀治沙展館全貌。

治沙標兵張應龍(左)與專家探討治沙措施。

志願者義務植樹。

9月18日,記者跟隨中宣部組織的“中國四大沙地生態修復治理”主題調研採訪團來到有著“生態文明畫卷”之稱的榆林市橫山區。在雷龍灣樟子鬆造林示范區,沿著馬路一路前行,隻見綠樹婆娑,成片成蔭。

“以前,這裡一年四季風沙不斷,除了星星點點的駱駝刺,幾乎看不到一點綠。”橫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黨玉飛告訴記者,“如今,這裡成為橫山最大的一個樟子鬆集中實施區,區內流沙已達到固定或半固定,喬灌草種群關系穩定,樟子鬆已茂密成林。”

土地荒漠化被稱為“地球癌症”。新中國成立后,陝北地區的干部群眾幾十年如一日,戰天斗地、治沙造林,讓860萬畝流動沙區逐漸變綠。目前,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陝西,正在向土地荒漠化“動刀”,誓將沙地變綠洲。

塞上榆林“拴牢”流沙形成“綠進沙退”

毛烏素沙地是中國四大沙地之一,總面積4.22萬平方公裡,位於陝西和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榆林市長城一線以北。它的前鋒活躍在陝西境內,面積2.4萬平方公裡,通稱榆林沙區。

毛烏素沙地被稱為“人造沙漠”。歷史上,這裡是以“水草肥美,群羊塞道”著稱的塞上明珠,風景宜人。自唐代起至明清,由於人類的不合理開發利用,再加上氣候變遷,毛烏素地區逐漸變成茫茫大漠。

新中國成立初期,整個延安以北的陝北地區森林覆蓋率降到歷史極值1.8%。流沙已越過長城南侵50多公裡,其前鋒抵達米脂、吳起一帶,榆林城被迫3次南遷,素有“三拓榆陽”之說,形成了“沙進人退”的被動局面。

綠色,是榆林人千年的夢想。播種綠色,是陝西人長年的堅守。新中國成立后,依靠中國共產黨的強大政治號召力,當地政府動員沙區群眾開展了波瀾壯闊的治沙活動: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長城沿線點上建設20個國有林場和10個大型苗圃試驗示范區﹔70年代在線上建設4條大型的防風固沙林帶和農田防護林網﹔80年代面上開展大規模飛播造林和大戶承包造林活動。

進入21世紀以后,榆林出台了《關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造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范區的決定》等文件,先后開展了三年植綠大行動、林業建設五年大提升行動,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等國家重點工程,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榆林市的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改善,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飛躍。

“中國的防沙治沙是從榆林走出來的,榆林成功的防沙治沙經驗,正在引領著中國乃至世界防沙治沙工作的走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原局長張建龍這樣評價。

科學技術讓陝西治沙步伐加快

9月17日,記者來到位於榆林市城北6公裡處的紅石峽沙地植物園,這裡植被豐茂,林蔭小道生機盎然,森林特有的清新空氣,令人格外放鬆和愉悅。

沙地上能不能栽植這麼多樹木?這麼好的植被狀況會不會造成水分的過度利用和消耗?

“毛烏素沙地處在我國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上,歷史上是森林和草原交錯分布的區域,以現有的科學技術水平,通過選擇抗旱節水植物物種、設計合理的造林模式,可以形成疏林草地景觀。”省林業科學院治沙研究所所長石長春向記者解釋。

目前,紅石峽沙地植物園2680畝林地生長著500多個植物種,經過63年的生態系統演變,已經形成了森林景觀,森林覆蓋率達到67%,而地下水位並沒有下降,維持在8米左右。

依靠科學技術高效治沙,陝西治沙步伐逐漸加快。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科院組成14支沙漠考察隊,其中一支100多人的隊伍就駐扎在榆林,開展了我國最早的沙漠治理科學研究。截至目前,三代科技工作者先后攻克了180多項技術難題,取得47項科技成果獎勵,並將科技成果逐步推廣到整個榆林市及周邊省區甚至國外。

“在科技工作者探索毛烏素沙地治理的歷程中,有兩項研究成果最為典型:一個是沙地針葉樹引種造林,一個是飛播作業技術治沙。”石長春說。

1964年,榆林第一代科技工作者從大興安嶺地區引入樟子鬆,在1.3畝無灌溉條件的沙地上栽植了217株。他們攻克了造林試驗、擴大試驗等重重難關,已經完全掌握了樟子鬆育苗、栽植、管護等一系列技術集成措施,並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目前,樟子鬆成林面積超過150萬畝,而且每年以10萬畝的速度增長,壽命短、易生虫的第一代植樹造林主要樹種楊樹漸被替代。

為掌握榆林毛烏素沙地風沙移動規律及飛播作業技術,省林業科學院治沙研究所研究員漆建忠及其團隊二十四年如一日,常年奔波在野外,終於找到利用季風更替規律實現埋種的自然奧秘,並推出了12項關鍵配套技術,完全解決了毛烏素沙地飛播造林保存率低的問題,使飛播造林保存率從不到1%提高到75.1%,之后在短短的26年時間裡“拴牢”了陝西860萬畝流沙。目前,整個毛烏素沙地約四分之三林地的基礎都是飛播作業技術林地。

用心血書寫大漠傳奇

在榆林市林業展覽館的大廳裡,“不畏艱難 勇於拼搏 矢志不渝 開拓創新——榆林治沙精神”的標語格外耀眼。

“榆林治沙精神是榆林群體精神最集中的體現。71年來,榆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惡劣的自然環境頑強斗爭,到如今,綠油油的林草使毛烏素沙地望而卻步。應該說,榆林治沙人是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英雄。”榆林市林業和草原局局長賀強說。

在眾多治沙人中,被稱為治沙“愚公”的郭成旺已經把治沙造林當成一種信念傳承下去。如今,他的兒子、孫子、重孫子堅持植樹造林,將4.5萬畝沙地染綠。他的家鄉靖邊縣東坑鎮毛團村,現在不僅再也不懼風沙侵襲,還成為遠近聞名的蔬菜基地。

靖邊縣全國治沙勞模牛玉琴1985年就和丈夫主動承包沙地。他們當時帶著5歲的兒子種樹治沙,渴望改善生存環境,但治沙還未成功,丈夫就先倒下了。牛玉琴含淚領著子孫,頂烈日、冒雨雪、迎風沙,30多年來造林11萬畝。

榆林市榆陽區補浪河鄉地處毛烏素沙地南緣,20世紀六七十年代,全鄉80%的土地被荒沙吞沒,一年四季風沙不斷。

為了實現“綠色”夢想,1974年,54名平均年齡隻有18歲的女民兵來到當時風沙侵蝕最為嚴重的補浪河鄉黑風口安營扎寨,開啟了治沙造林的艱難征程。46年來,她們累計推平沙丘800多座,營造防風固沙林帶35條,修筑飲水渠35公裡,讓1.44萬畝寸草不生、寥無人煙的荒漠沙海變成了如今的綠洲。

還有全國治沙英雄石光銀,他聯合其他農戶,成立了農民治沙公司,探索新的治沙路徑,在毛烏素沙地南緣營造了百余公裡長的綠色屏障,綜合治理荒沙、鹼灘25萬畝。

一代代治沙人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力斗“沙魔”,書寫出一部可歌可泣的大漠傳奇。

大漠駝跡絕,塞上柳色新。目前,榆林市林木保存面積達2248萬畝,林木覆蓋率提高到34.8%,黃土丘陵區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8萬平方公裡,年入黃河泥沙量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5.13億噸減少到2.9億噸。

綠水青山直接帶來了金山銀山。如今,榆林的風沙區大棚種植、育苗、沙漠旅游等蓬勃興起,全市從事沙產業的企事業單位達150多家,年產值4.8億元,從業人員10萬余人。在防護林屏障的庇護下,榆林成為陝西馬鈴薯第一大市、“新糧倉”。

“成績屬於過去,是未來做好工作的鋪墊和底氣。我們還要在生態空間治理方面,在理念上創新、宏觀上把控,在微觀技術層面上,要提高森林草原質量和效益,繼續加強人工干預措施。此外,還要聚焦短板,開展科技攻關,做好林草這個基礎產業,從根本上解決山區群眾的貧困問題。”省林業局副局長昝林森說。

記者手記

讓治沙精神代代相傳

趙波

從黃沙漫漫到滿目蒼翠,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如今,毛烏素沙地的綠色波濤向榆林滾滾而來。塞上兒女正是在治沙精神指引下,把“山清水秀、地綠天藍”的美好藍圖變成現實,也書寫出一個可歌可泣的綠色傳奇。

翻開卷帙浩繁的榆林發展史,就是一部人與自然的抗爭史。昔日的榆林,干旱頻發,狂沙肆虐,水土流失,“山高盡禿頭,灘地無樹林﹔黃沙滾滾流,十耕九不收”。正是這片貧瘠而荒涼的土地,傾注了幾代人的真情摯愛,他們吹響治沙治土征程號角,毅然挺進黃沙肆虐、廣袤荒蕪的毛烏素沙地,前仆后繼,戰天斗地,用汗水、心血,甚至生命,在這片不毛之地播種綠色。現在,榆林市林木保存面積由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不足60萬畝提高到2248萬畝,林木覆蓋率由0.9%提升到34.8%,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成為全球荒漠化治理史上的一個奇跡。

榆林的成功治沙,離不開領導干部的高度重視。改革開放以來,榆林市委、市政府歷任領導堅定不移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扭住治沙治土不放鬆”,班子換、事不變,一屆連著一屆往下傳、一茬接著一茬踏實干。與此同時,許多被譽為“土專家”“沙秀才”“林草縣長”“風沙書記”的治沙能手以實際行動帶領群眾探索綠色發展之路。

榆林的成功治沙,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半個多世紀以來,位於榆林市的省林業科學院治沙研究所在飛播治沙、固沙植物引種造林、能源開發區植被恢復與重建、沙漠綠洲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攻克了180多項技術難題,尤其是首創飛播治沙技術,直接消滅了860萬畝流沙中人力、機械無法從地面上到達的近700萬畝流沙。

榆林的成功治沙,更離不開常年奮戰在一線的治沙英雄。榆林人民在與荒漠的斗爭中,涌現出全國勞模、省級勞模、綠化獎章獲得者近百人,李守林、郭成旺、牛玉琴、石光銀、張應龍等這些刻在沙海深處的名字,將永遠銘記在人們心中。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唯有久久為功,一代接著一代干,以更大力度、更實措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我們就一定能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就一定能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