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文學陝軍再進軍 陝西青年作家接薪火勇立潮頭

吳超 麥文雄

2020年09月14日16:35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1991年,路遙創作的《平凡的世界》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這是陝西作家第一次取得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而后兩年間,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廢都》、程海的《熱愛命運》等作品陸續出版,“文學陝軍”第一次以席卷之勢在中國文壇引發熱潮,部部精品樹立起了陝西本土的文化自信,也牽起全國讀者的心弦。

30年彈指一揮,於陪伴已久的老讀者而言,對“文學陝軍”的熱忱早已變為信仰,陝西作家最為拿手的恢弘敘事、粗粝中現真實的文風反復捧讀仍意猶未盡﹔於初聞其名的新讀者而言,對“文學陝軍”更多地是向往,是等待年輕一輩攀登體悟的青山。時間的洪流涌動不舍晝夜,經典值得一再回味,但讀者們仍期待著一部像《平凡的世界》一樣的力作,令文壇再吹起一陣粗獷熱烈的“西北風”。

9月11日,60名陝西百優青年小說作家在西安聚首,將集體參加由陝西省作家協會主辦,為期兩天的“陝西百優青年小說作家培訓班”活動。

“近兩年來,陝西文學事業堅定前行、取得了累累碩果。但出版作品中仍存在良莠不齊、青年作家思想不夠開闊,寫作多依靠個人經驗等問題……”在當天的開班儀式上,陝西省作協黨組成員、陝西文學院常務副院長李鎖成在提及推動文學陝軍再進軍面臨的突出問題時表示。

隨著信息時代讀者閱讀方式的轉變,讀者欣賞文學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作者的命運和歸宿不再僅限於出版社,那麼當下,循規蹈矩不做任何改變的文學語言,是否能像盛行的網絡語言一樣吸引讀者的眼球?無論如何,面臨中國人民物質生活日益富足、日益突出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精神供給不平等的矛盾,作家首要考慮的,都應是文學作品本身好不好的問題。與會青年作家在與知名主編交流中一致表示。

“題材是文學的保障,柳青、路遙能夠取得如此卓越的文學成就,離不開對陝西厚重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積澱。延安的革命文化等一些濃烈的地域性文化都需要陝西青年作家沉下身心、甘於寂寞,以時代構思書寫出現實生活,以文學呼應時代發展,回答新時代課題,繼承和發揚陝西老一輩作家的優良傳統。”陝西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錢遠剛在授課中指出。

結合近年來陝西文學與陝西影視“合作共贏”的良性發展局面,陝西小說為陝西影視提供了鮮活的故事藍本,而編劇作家劇本化的表達方式又具有另一種魅力。錢遠剛鼓勵青年作家們放寬視野,研究了解不同的藝術體裁,鍛煉自身講故事的能力,讓書寫出的故事真正能夠打動讀者。

陝西百名青年優秀作家在為促進陝西文學出精品、出人才,推動全省文學事業繁榮發展方面被給予厚望。培訓期間,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賈平凹,《長江文藝》副主編喻向午,《花城》雜志執行主編李倩倩,《十月》雜志副主編宗永平,《延河》副主編弋舟,西北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副教授、北京煒衡(西安)律師事務所律師耿成雄將分別以“寫作中的幾個問題”“思潮與向度”“小說敘事與文本意識”“文學中的時代和自我”為題為青年作家授課,分享個人對寫作創作和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經驗做法,幫扶青年作家破解創作中遇到的難題。 

(責編:鄒星、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