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桌”引領“大文明” 西安開展文明餐桌“筷”行動 

鄒星 實習生馬靜怡

2020年06月29日10:20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為防止“病從口入”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倡導社會養成綠色環保、健康文明的飲食方式,《陝西省“文明餐桌”實踐行動方案》明確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推行分餐制。不少餐廳積極響應、完善服務流程規范,對用餐客人進行善意提醒。

近日,記者走訪調查了西安市部分餐飲企業和餐廳,發現大多數餐廳都積極按照《陝西省餐飲服務行業‘公筷公勺分餐’行動實施指引》,為客人提供“公筷公勺”並張貼宣傳標語。

“西安網紅店”引領文明用餐潮流

“您好,我們這裡有公筷和公勺,建議您用餐時使用。”23日中午,西安高新區大都薈一家餐飲店開始陸續上客,服務員正耐心地向每位顧客講解介紹文明用餐的“新“方式。

店長張先生告訴記者,客人進店前,工作人員會進行檢查個人電子碼,測溫登記等其他防疫工作,隨后引導客人分流隔桌入座。

“從餐廳門口到大廳再到包間,凡是客人能看到的地方,我們都在最顯眼的地方張貼或擺放了‘文明用餐’的海報和標語。疫情增強了人們的健康意識,我們以此為契機,積極推行使用公筷公勺,希望能帶動引導大家一起文明用餐。”張先生說。

店長帶記者參觀三樓包間區域。馬靜怡 攝

記者走訪西安多家火鍋店發現,在復工營業后,火鍋店除了配備公勺之外,給每位食客也都提供兩種不同的筷子,其中一雙是公筷,以此來為消費者筑起一道安全屏障。“我們為了區分公筷和客人自用的筷子,專門將兩種筷子進行了不同顏色的區分,黑色為生食筷,黃色為熟食筷。這樣客人在就餐過程中就不會出現錯拿公筷的情況。”海底撈火鍋益田假日裡店負責人告訴記者。

像海底撈這樣將“公筷公勺”設為標配的餐館還有很多,“一席雙筷”“隔桌待客”逐漸成為“新食尚”。

 

傾城癮食大都薈店桌上擺放著“文明用餐 公勺公筷”的宣傳標語、酒精和一副公筷和公勺。馬靜怡 攝

作為最受歡迎的“網紅店”之一,傾城癮食也將“公勺公筷 文明用餐”貫徹到底。“我們店從上個月中旬就開始使用公筷公勺,我們會在每一張桌子前擺上公筷公勺、酒精和公示牌,等客人落座后,工作人員會在給客人倒水的過程中會給客人進行文敏用餐的講解。”該餐廳負責人說。

用“網紅店”打樣兒,不但向食客推廣使用公筷公勺,傳播文明用餐、健康生活理念,同時也為餐飲行業大大小小的餐廳做好表率,共創“筷”樂健康生活。

“公勺公筷”逐漸走進家庭餐桌

經過全民抗疫,許多市民已經養成了戴口罩、勤洗手的好習慣,對於使用公勺公筷的分餐“新食尚”,大伙兒也紛紛遵循,並樂在其中。

 

西安飯庄大都薈店門口擺放的“文明餐桌 西安在行動”簽名板。馬靜怡 攝

在西安飯庄大都薈店門口,立著一個“文明餐桌 西安在行動”的簽名板。“文明就餐,守護健康。”“一雙公筷,健康常在。”“有一種節約叫光盤。”……倡議文明用餐的留言貼滿了簽名板。“在疫情期間,分餐制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危險,餐廳能主動提供公勺公筷是為了我們的健康著想,我們也會積極配合自覺使用。”一位食客說。

長安大排檔大都薈店的店員表示,目前,70%-80%進店用餐的客人都會自覺使用公勺公筷,極少部分不願意使用公筷的客人在我們的提醒下,也會嘗試先用公筷將菜夾在自己的盤中。

西安市民王楠曦向記者講述了自己最近一次使用公筷公勺的經歷。“上周末家庭聚會,一進包間的門就看到了圓桌上放置的公筷和公勺。雖然家人都是最親近的人,但是我還是有意識的要求自己使用公筷公勺,這樣不但對自己負責,也對身邊的人負責。”王楠曦說,原本以為上了年紀的人不容易適應文明用餐新方式,可是家裡的老人也主動用公勺將飯菜乘在碗中,這讓她感到無比欣慰。

疫情引發了人們對日常生活不良習慣的反思。推廣“公筷公勺”,每個公民都是受益者和踐行者。僅僅在飯店、餐廳、食堂等公共就餐場所推行遠遠不夠,要讓公筷公勺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每個人用餐時的標配。

“筷”樂理念還需持續推進

相對於綜合體中知名連鎖的餐飲機構,公筷公勺在中小餐館尤其是夜宵攤中的相應度要低不少。

23日晚,記者走訪了幾家路邊的夜宵店發現,均沒有推行“公筷公勺”用餐。老板們表示,顧客來用餐大多選擇一次性筷子,且小店鋪利潤低,無法承擔購買公筷公勺的額外費用。

除了餐飲行業對公筷公勺的推行力度不宜,許多市民對於公筷公勺的態度也各有不同。盡管有越來越多的市民支持分餐制並且在就餐時自覺使用公勺公筷,但是由於與長期形成的生活習慣和傳統合餐制文化的沖突,一些食客表現出了對“新食尚”的不接受和不適應。

張先生反映,來小吊梨湯用餐大多分為三類,家庭聚餐、朋友聚會和商務宴請。一般兩三人的家庭聚餐使用公筷頻率遠低於朋友聚會和商務宴請。“我們在包間內執行的是在每一個菜品旁邊都擺上一副公用的筷子和勺子,但是有時客人認為數量太多要求或提出撤掉,我們會在客人允許的情況下撤掉一部分公勺公筷,但是確保桌面上至少有4副公勺公筷。”張先生告訴記者。

在採訪中,有部分店長也向記者反映,有些客人在吃飯聊天的過程中會無意識的忘記用公筷夾菜。這說明人們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適應分餐制,這也離不開餐飲行業的引導和宣傳。

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並非一日之功,難以一蹴而就,需要多方面多維度的共同努力。現在是全民戰疫的關鍵時刻,同樣也是培養文明習慣的良好契機。需要大家共同攜手向舊習發出“挑戰書”,讓餐桌更健康、更文明。

(責編:李志強、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