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人民网看陕西

人民建议|网友建言保护性开发改造秦渡古镇 西安市文旅局逐条回应

2022年05月24日09:43 |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西安5月24日电(魏鑫) 秦镇,古名秦渡镇,系关中四大古镇之一,保护该古镇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其作为关中民俗文化根脉具有特殊意义和深远价值。近日,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向西安市委书记留言,建议保护性开发改造秦渡古镇。收到留言后,西安市文旅局对建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与网友本人进行联系沟通,就保护开掘古镇的传统文化潜力深入交流。

网友留言截图

网友留言称,秦镇,古名秦渡镇,系关中四大古镇之一,2019年3月开始正式隶属西安市高新区秦渡街道。

秦渡古镇目前已日渐衰败,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文物古迹破坏严重,传统风貌泯失殆尽,千年古镇即将彻底凋亡。

其二,现有街区布局混乱,缺乏整体规划,周边环境“脏乱差”。

其三,“秦镇米皮”作为当地著名地域性标识,品牌效应发挥不足,发展潜能尚待提升。

因此,保护该古镇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其作为关中民俗文化根脉具有特殊意义和深远价值,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以抢救性保护为先,对现存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摸底和梳查,并整理建档。

第二,开发重建需进行精心规划,充分尊重和保留关中传统民居的建筑风貌,突出体现关中风情。

第三,突出秦风秦韵,展现秦人气质,充分发掘千年古镇内含的文化底蕴,将秦渡古镇打造成秦人文化的历史教育基地。

第四,振兴推广“秦镇米皮”产业,集中打造以米皮为主的餐饮美食街区,发挥其品牌引领效应。

第五,荟集传统非遗手工艺作坊,开掘非遗产业的文旅功能和市场效益,彰显地方特色。

第六,利用数字科技发展成果,构建立体式呈现历史演变风貌的文旅模式,营造崭新的“文化渡口”。

官方回复截图

针对网友建议,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回复,网友提出的《关于保护性开发改造秦渡古镇的建议》从问题出发,指出了秦渡古镇目前的现状。一直以来,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是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融合当代生活实践中也呈现出良好的传播传承态势。

目前,西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9项,有传承能力的代表性传承人262人,省级项目101项,代表性传承人72人,国家级项目12项,代表性传承人9人,涵盖非遗十大类别。网友建议中涉及秦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在名录中。例如:秦镇凉皮制作技艺、杨氏木杆秤制作技艺等,都是秦镇区域孕育出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与古镇相邻的户邑、长安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区,如何把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精心规划好、合理利用好,有效保护好,从而彰显地方特色,融入当代生活,正是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努力的方向。2021年文旅部先后出台了《“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中共中央两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凸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做法,是做好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充分显示了国家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针对网友的建议,当前和今后,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两办意见和“十四五”非遗保护规划,努力实践和探索非遗整体性保护措施,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推进非遗代表性项目挖掘整理工作。加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建设,梳理和开展非遗资源调查,加强项目申报和履约工作,加强分类保护。

2.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完善代表性传承人体系,健全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制度,以传承为中心持续加强推荐认定工作。继续支持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资助工作,随着财政预算的提高,争取资助经费的提高。保障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有效开展传承活动。实行代表性传承人年度考评制度,建立表彰奖励和退出等机制。提高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义务的能力;加大对传承人教育培训、培养力度。

3.探索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推进关中文化生态保护区调查、研究、规划及申报工作。

4.建设非遗预约式体验点。完善文旅融合非遗传承体验功能;拓展传承体验空间。

5.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服务国家和西安发展战略;促进老字号、传统工艺活化利用;深化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6.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加强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扩大交流合作;推动非遗普及教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现代生活多姿多彩,用好多元传播载体与应用场景,积极寻找传播推广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让古镇绽放光彩,让渡口文化流芳百世。

(责编:魏鑫、吴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