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

促就业 高校在行动

刘 峣
2022年01月27日09:1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原标题:促就业 高校在行动

在华南师范大学拍摄的广州市海珠区“优才计划”教师专场招聘会现场。

新华社记者 邓 华摄

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076万人,比上年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稳就业,高校毕业生是重要一环。近段时间来,中国各地高校多措并举,在开拓就业渠道、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指导能力、帮扶重点群体就业等方面积极出招,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精准服务帮助就业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2021年四季度高校毕业生景气指数(CIER)降至0.88,这是自2020年一季度以来该指数的次低点。

面对稳重承压的就业市场,各地高校确保就业政策措施落实。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各地各高校已为2022届高校毕业生举办校园招聘活动4万多场,累计提供岗位信息近2000万条。同时,教育部启动实施“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围绕定向人才培养培训、就业实践实习基地建设、人力资源提升等方面,推动校企合作,深化就业与培养有机联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小吴拿到了华为、中兴等多家电子信息企业的录取通知。近3年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兴、华为、腾讯等单位均进入该校研究生就业人数前十名单。为加强就业研判,电子科技大学面向1000余家用人单位开展招聘需求专项调研,掌握最新用人需求、市场趋势。同时,拓展“电子信息+”行业就业资源,积极向航空航天、船舶、金融等行业企业输送毕业生。

南宁师范大学组建了专门团队,积极为毕业生就业搜集信息,精准发送给求职学生,多管齐下帮助学生就业。与此同时,学校还开设了专场双选会、招聘会,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帮扶。

南京大学连续多年开展生涯规划嘉年华活动,通过一日大型路演、一周自我探索、一月生涯主题活动,以线上和线下互动、讲座和招聘交叉、经验分享和主题教育结合方式,让不同就业去向的学生参与到合适的生涯指导模块。

上海市为高校定制了专属服务方案,打造“高校乐业空间”“空中训练营”“在线模拟面试”等不同平台,推出“微分享”精品课程,推进全时空、多亮点、精准化就业服务。

面向市场开拓就业

去年以来,山东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毕业生朱可嘉收到多家企业的“就业邀请”。大学期间,她曾多次深入企业实践,参与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与项目合作企业初步达成成果转化意向。

据该校自动化学院院长张焕水介绍,学院近年来实施“学院+企业”双制育人模式,先后与30多家科研院所、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实践“大课堂”,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

“以往本科生进入生产一线工作实践能力薄弱,企业需要进行很长时间的培训。”张焕水说,为了弥补中间环节,学院不仅在校内构建起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类的工程训练平台,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创建了一批校外工程实践基地。

“我们的定位,就是培养企业最需要的人,让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李玉霞说,“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普遍受用人单位青睐。”

面向就业市场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拓了路径。

上海交通大学通过实习实践、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等方式不断加强与国家相关重要行业重点单位的深度合作,共建就业引导核心圈。此外,通过校企联合就业育人项目、“一站式”招聘服务模式、“一体化”人才精准推荐等途径,联动学院为重点单位及毕业生搭建更优质、更精准、更高效的就业平台,实现“学生不毕业、招聘不停歇”。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说,对于高校而言,就业不是阶段性而是全程性、全链条的评价,高校要跳出就业看就业,从招生、育人等环节系统化、一体化地统筹。

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章冬梅建议,毕业生应当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尽可能选择更多的就业领域;树立先生存、再发展的观念,尽可能地早就业,在岗位上丰富实践经验和阅历,根据实际进一步规划职业发展方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1月27日 第 09 版)

(责编:李志强、魏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