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健康

秋雨时节 严防传染病

本报记者 张家祯
2021年09月10日08:18 | 来源:陕西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秋雨时节 严防传染病

近期,全国多地遭受强降雨袭击,我省南部也普降大到暴雨,其中汉中东南部、安康西南部发生暴雨,局地发生大暴雨,防汛形势严峻,传染病发生风险也随之升高。传染病学专家提醒,尽管目前尚未出现传染病暴发流行,但防病防疫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仍需引起公众重视。

专家提醒,强降雨期间,水源容易受到污染,要及时修复被洪水淹没的公厕、垃圾收集站点等,并进行消毒处理;对水灾致死的动物要及时掩埋或焚烧;日常要保持水具洁净,最简单有效的安全饮水方法是喝开水不喝生水;水源浑浊时要进行混凝沉淀,去除水中杂质,净化水源;对于来源不明的水,最好在净化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消毒。

针对强降雨造成的卫生安全隐患,我省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应对。近日,省爱卫办要求各市县和省爱卫会各成员单位,要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季节特点,以卫生城镇创建、健康城镇建设为抓手,广泛动员群众,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不断筑牢疫情防控的环境基础,加大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力度。相关部门应以环境治理和消毒消杀为重点,结合地域特点、秋冬季传染病流行趋势和病媒生物危害情况,组织开展鼠、蚊等重点病媒生物防制活动,有效降低病媒传播疾病风险,同时,应加强专业消杀队伍的培训演练。

饮食卫生安全也十分重要。相关部门应在食品采购、加工、保存等环节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工作流程,严把质量关,重视细节和环节控制,避免食品受到污染。市民群众不要食用被洪水淹过或因其他原因造成的污染变质的面粉、饼干、面包等,不要用非食品包装袋和容器装运直接入口的食品;餐具使用前要洗净,要煮沸消毒或使用消毒水进行消毒。

强降雨过后,会出现很多动物死尸,下水道脏水也容易溢出,导致蚊子、苍蝇、老鼠等快速繁殖。它们都是病毒携带者,容易传播疾病,因此要及时予以消灭。灭蚊的关键是清理房前屋后、院落内盆罐等处积水,疏通沟渠。灭蝇时应注意及时清除垃圾死角,厕所要及时打扫、消毒,彻底消除苍蝇滋生地。灭鼠可采用鼠夹、粘鼠板等,切记千万不要使用剧毒鼠药,以免污染水源,造成难以估计的后果。

长时间雨水天气过后,容易发生肠道类传染病、接触类传染病和病媒类传染病。对于肠道类传染病,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保障饮食、饮用水的洁净卫生;预防接触类传染病要勤洗手,不和他人共用脸盆、毛巾等个人卫生用品;对于病媒类传染病,最重要的是消除蚊蝇滋生地,并准备蚊帐、杀虫剂等,减少蚊虫叮咬。

每种传染病的流行都有一个过程,第一时间发现是关键。除了广泛科普宣传教育,教会普通人群认识疾病、及时就诊外,专业巡诊尤其重要。应采用定期、不定期巡诊方式,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才能尽早切断传播链,阻止传染病传播流行。

除了区域性暴雨,秋季阴雨连绵,天气多变,也容易引发疾病。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近期,各医院接诊的流感患者明显增多。专家提醒市民,个人防护不能松懈。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采取一些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手是接触病原微生物风险最高的部位,要注意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嘴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拥挤、密闭的公共场所时,要佩戴口罩,尤其是自己有打喷嚏、流鼻涕、发热等症状时,更要戴好口罩,及时就医。在公众场合,避免直接接触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接触后要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等将手清洁干净。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用手捂之后、饭前便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家中或办公场所要加强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做好垃圾、污水的处理。秋冬季节是流感的高发期,一旦出现发热、头痛、畏寒、咳嗽、咽痛、打喷嚏、皮疹、嗅觉或味觉异常等症状时,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减少和他人接触,及时到医院就诊。

秋季,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也逐渐好转,很多人便开始大鱼大肉地进补起来。在饮食上要注意“病从口入”,多食用新鲜食物,饮食宜荤素搭配,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如果吃太多肉类、油腻重口味食物,则不利于健康。尽量不吃生的水产品,鱼、虾等海鲜类和肉类要煮熟煮透再食用。处理生的肉、禽、水产品后,要及时清洗双手。家庭用餐或在外聚餐,最好使用公筷公勺,提倡分餐。

此外,市民群众要注意提升免疫力,注意夜间保暖,保证每日充足的睡眠,每天进行适度锻炼,提升身体素质。与此同时,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对预防传染病也有积极作用。

(责编:麦文雄、吴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