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交往,一段佳话
特色,是博物馆的生命。其它博物馆收藏的一般都是过去的历史,而对现状不愿涉及。那我们的博物馆能不能开辟一块当代最著名口腔医疗技术和口腔医生的藏品专区?赵铱民的又一个“点子”冒了出来。
他第一个想到了布伦马克。这是一位瑞典医生,上世纪60年代,他偶然发现骨头可以和一种特殊金属良好地结合在一起,深入探究,最终建立了影响医学界的“骨结合”理论,进而创造了被誉为人类“第三副牙齿”的种植牙,并在1967年就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种植牙手术。这是20世纪口腔医学最重大的发现,而布伦马克当然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口腔医生和贡献最大的口腔学者。
这么顶级的医学大咖,全医院却没有一个人与其谋面。赵铱民托学术界的各种关系与布伦马克联络,希望收藏有关他医学成就的文物。然而,收到的答复无一例外都是:“不可能”。有国外的朋友找到布伦马克,向他直接转达赵铱民的请求,80多岁的布伦马克除了一笑了之,再不作任何回应。长达几个月的努力,结果令人沮丧。赵铱民只好准备放弃了。
一天,赵铱民在晚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连云港有个小学生,用所学的简单外语坚持给各国领导人写信,用这样的方式收藏到了100多个外国首脑的签名。这触动了赵铱民,他觉得自己还不如这个孩子执著。他决定直接给布伦马克写信。
没想到,信发出去的第10天,他就收到布伦马克的回信。布伦马克在信中说,他从互联网上了解到赵铱民也是一名优秀的颌面修复医生,为许多穷苦患者提供了很大帮助,很有好感。就这样,他俩开始了漫长的忘年之交,布伦马克对赵铱民的称呼也从Dr.Zhao到Dear Brother。
两年后,赵铱民向布伦马克谈起建设口腔医学博物馆和希望收藏几件布老研究种植牙文物的愿望。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后,布伦马克做出一个令赵铱民意想不到的决定。一个晚上,他回信:赵教授,我同意你的意见,决定把自己保留下来代表我身份和贡献的全部文物,无偿地、永久地赠送给你们,并保存在你们的博物馆。这一喜讯让当时的赵铱民激动得泪流满面,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国际主义者的博大情怀,更深刻地感受到信任和责任。2014年,布伦马克在病重期间,专门嘱咐妻子,要把自己最后工作的医院里的办公室连同室内的所有物品都完整地收集起来,送往西安,送给赵教授。这是一份多么巨大的信任!这一切,今天都变成博物馆中的布伦马克纪念厅,供人们永久地瞻仰。布伦马克的捐赠从某种意义上说,奠定了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在世界口腔医学界的独特地位。也吸引了更多的国际珍贵藏品入馆。
儿童口腔体验区
一座新馆,一座丰碑
在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百余位国际知名教授均将其创新成果和珍稀的口腔医学文物捐献于此,并引以为荣,因而被业界誉为世界口腔医学的“圣殿”。
如今,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已成为世界口腔医学的文化符号和教育中心,成为广大民众走近科学提升素养的体验基地和学习课堂。
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注重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口腔疾病发生机理演示;为儿童开展生动有趣的口腔健康互动教育;对社会开放“牙齿的起源与演化”、“幸福生活从齿开始”等14个专题讲座,对广大群众普及口腔健康知识起了重大作用,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广大民众的赞赏和喜爱。在口腔疾病预防展区,展出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图片资料和100多件口腔卫生用品。在儿童口腔体验区,通过“我是小牙医”、口腔科普娃娃“淘气”、刷牙示教区等项目,让孩子们在快乐玩耍中了解和掌握口腔保健知识。
“每参观一次,我都会被这些人类口腔医学的发展成果所震撼。也会对在博物馆建设中付出艰辛努力的建设者心怀敬意。”空军军医大学临床系本科学员曹克说:“这些将是我一生追求和学习的榜样!”(梁夏对此文亦有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