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人民網看陝西

“把‘好事情’送到藥王故裡了!”

王麗
2025年09月27日11:48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9月26日清晨,銅川市孫塬鎮藥王廣場的孫思邈雕像下,早已聚攏起熙攘人群。隨著一聲激昂秦腔“炸響”,2025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陝西省集中示范活動(以下簡稱“三下鄉”)在銅川啟動。

聽聞村裡來了專家學者與名醫,周邊村鎮的村民紛紛趕來。大家或攥著病歷本,或捧著農技手冊,在各個服務台前有序排隊,熱切尋求幫助。

活動現場,當地村民在閱讀農業技術宣傳手冊。人民網 王麗攝

“三下鄉”活動現場,當地村民正在學習農業技術宣傳手冊。人民網 王麗攝

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的展位前,圍滿了前來咨詢的農戶。“教授,我家花椒葉子為啥春天也發黃?”年過六旬的村民劉平娃舉著枝葉照片和病害樣本,急切地向植保專家請教。專家詳細詢問種植密度與施肥情況后,迅速給出解決方案:“這是蚜虫危害,用生物農藥按比例噴洒,一周就能見效。”說著,他遞過技術手冊補充道:“掃手冊上的二維碼能觀看實操視頻,后續有問題還能線上咨詢。”

“以前學農技只能‘看別人做’,如今專家從基礎理論到實操技巧,手把手細致講解。”銅川市宜君縣五裡鎮賀塬村果農賀存懷喜笑顏開,手裡攥著剛領取的《蘋果枝干輪紋病綜合防控技術規程》。他坦言,這幾年“三下鄉”活動不僅把專家送到田間地頭,還為村子建起雙矮示范園與低質低效園改造基地,成功解決了困擾果農許久的果樹病害難題。

不遠處,農用無人機“小試牛刀”,現場表演,引起陣陣驚嘆。西安科技大學“三下鄉”實踐團隊成員熟練操控無人機盤旋升空。“這台機器1小時能噴洒30畝地,比人工省力太多了。”團隊負責人介紹,他們已與當地合作社簽訂幫扶協議,助力農業生產提質增效。

一位醫生正在進行“義診”。人民網 王麗攝

一位醫生正在進行義診。人民網 王麗攝

在“名醫義診”區,陝西省中醫院的義診台前隊伍排起“長龍”。65歲的孫塬村村民李女士剛做完針灸治療,醫生胡衛濤細心叮囑:“配合艾灸治療效果會更好,后續我還會再來復診。”據悉,此次活動中,多支醫療團隊不僅帶來常用藥品,還與鎮衛生院簽訂“遠程會診”合作協議。“以前看病得跑幾十公裡,現在專家上門,還能在線問診,太方便了。”李女士揣著處方單,笑開了花。

陝西省教育廳展位前,一排排清新可愛的果品、果汁包裝盒格外吸睛,這些均出自西安培華學院學生之手。“我們還為涇陽茯茶、漢陰富硒米、洛川蘋果、水蜜桃等農產品設計過包裝,助力打造品牌影響力。”西安培華學院未來產業學院老師堅強表示,經過6年的“三下鄉”積累,學校已培育出一支精准對接地方需求、扎根基層服務的社會實踐隊伍。

西安培華學院設計的蘋果及其加工品的外包裝。人民網 王麗攝

西安培華學院為蘋果及其加工品設計的外包裝。人民網 王麗攝

“今天看到的、學到的都是好東西,這真是把‘好事情’送到咱藥王故鄉了!”劉平娃感慨道。

活動當天,村民群眾與高校團隊、專家教授熱切交流,文化、科技、衛生的觸角深深扎進藥王故裡的沃土。戲台旁的文化區裡,秦腔《三滴血》選段唱得酣暢淋漓﹔來自文化系統的書法家們揮毫潑墨,應村民需求,書寫出“家和業興”“和樂鄉裡”等一幅幅飽含美好祝願的字幅。

本次活動由農業農村部、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人民政府主辦,農業農村部有關領導,陝西省政府分管領導,銅川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出席啟動儀式。

“當前,‘三下鄉’已從‘送服務’升級為‘種能力’。”活動負責人介紹,今年陝西創新建立“需求清單+項目對接”機制,提前廣泛征集鄉村需求,讓幫扶項目精准匹配民生痛點。另一方面,內容呈現多元化,涵蓋農業科技、醫療健康、文化服務、品牌助力等多領域,全方位滿足村民需求。同時,活動融入青年力量,讓高校實踐隊伍成為基層服務的重要力量。

當青年學子與專家教授的腳步走遍鄉村小徑,當城市優質資源轉化為鄉村“造血”動力,“三下鄉”活動正從階段性幫扶,蛻變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長效紐帶,深深植根鄉野田間,與鄉村的希望共同蓬勃生長。

(責編:鄒星、鄧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