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河村裡看“村晚”

“我急得在家坐不住,早早來這裡等著看節目哩。”1月29日,大年初一,商洛市商州區陳塬街道上河村七組的李巧愛,早早就在村裡的小廣場佔了一個好位子,等著在家門口看“村晚”。
早在10天前,商州網絡聯盟陳塬分會會長李偉偉就在微信群裡發通知,歡迎志願者報名參加大年初一舉辦的“陳塬過大年網絡‘村晚’”,也向陳塬街道的群眾發出觀看邀請。
“在咱商州城鄉,過年看‘村晚’成了一種新風尚。”陳塬街道辦事處主任楊博說。
12時許,上河村以及附近的村民三五成群,陸陸續續往村委會院子聚攏。13時,伴隨著歡快的歌曲,商州網絡聯盟陳塬分會的13名志願者身著鮮艷的演出服,從舞台兩邊輕快地走向舞台中央,輕歌曼舞。
65歲的閆彩娥是上河村村民,也是商州網絡聯盟陳塬分會會員。“我今天是義務為群眾演出,家裡人都很支持。我們既鍛煉了身體,又為父老鄉親送上了‘文化大餐’。”她笑著說,“為了今天台上這幾分鐘,我們精心排練了10多天。”
台上演得火熱,台下看得投入。看到精彩處,院子裡傳來陣陣掌聲、叫好聲。
“演得好,演得熱鬧。”79歲的李雙科家住麻街鎮自願村,“我早早吃完團圓飯,跑了10多裡路,就為了看咱這台‘村晚’。”
“我既是觀眾,又是‘村晚’參與者。”沙河子鎮沙河子村70歲的村民白三民說,“兒子開車送我過來。我們演一出自編自導自演的小品——《快樂一家人》。過年了,要把快樂送給咱鄉黨。”
上河村被稱作“商州核桃第一村”,全村科管種植核桃2400畝。
“今年的‘村晚’以核桃為主題,活動精彩,群眾高興。”李偉偉跑前跑后,忙得不亦樂乎。
“舉辦‘村晚’離不開街道和村上的支持。”李偉偉說,“以后要經常開展文化活動,不但要讓群眾鼓了口袋,還要讓群眾富了腦袋。”
近年來,上河村實行支部包片、干部包組、黨員包戶模式,先后申請注冊上河村微信公眾號和“騰訊為村”平台,建成了幸福家園、文化活動中心和志願者服務隊。
“我們將繼續通過文化活動聚民心、暖人心、強信心、筑同心,弘揚傳統文化,引領社會新風。”上河村黨支部書記王永鋒說。(鄭斐 張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