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人民網看陝西

新年音樂會:這群孩子,為什麼能?

王麗
2024年01月05日14:25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奔放的旋律騰起,多變的舞蹈節奏引爆了全場熱情。雷鳴般的掌聲,涌向這群十幾歲的孩子。有家長禁不住熱淚盈眶,“沒想到孩子還有這樣一面!”

1月3日晚,西安鐵一中“成長·綻放”2024年新年音樂會在長安樂·音樂廳舉行。在近2小時的演出中,這群平均年齡十四五歲的孩子,以11個古今中外的曲目,深深震撼了在場觀眾。

“又一次的音樂會!喜歡他們的藝術氣息和氣質!我們隨著節拍情不自禁地應和,和孩子們一起享受著這場音樂的盛宴,一起迎接美好閃光激情澎湃的2024。”西安市民李先生激動地說。

西安鐵一中“成長·綻放”2024新年音樂會。西安鐵一中供圖

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要求大力推進藝術教育教學改革,尊重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創新教學方法,豐富課程資源,提高教學質量。其實,近年來,西安鐵一中(以下簡稱鐵一中)一直深刻踐行以“樂”為基而大於“樂”的教育,堅持五育並舉,讓專業者更專業,讓興趣者有特長,藝術課程精品化、社團活動課程化、美育活動系列化等舉措,以“美育”賦能,啟迪孩子們“向美而生”的人生。

以美培元,營造“向美”校園文化

在鐵一中校園,經常會看見學生們穿著自己設計的校服——融中山裝、學生裝、鐵路制服等元素為一體,大方端庄,彰顯出一份報國青年的正氣。穿過樓宇回廊,鬆竹華茂之中,“品閱書屋”“閱讀吧”“鋼琴吧”等充滿文藝氣息的角落和驛站,常有學生駐足,或有朗朗書聲飛揚,或有婉轉歌聲縈繞。

顧名思義,美育就是通過藝術課堂,對學生進行一種身心教育,全方位培養其敏銳觀察力,深入思考力,批判判斷力,獨立調研力,創新創造力。為此,鐵一中還成立了“藝體中心”,統籌、管理、協調學校美育工作,進行“社團活動課程化”的實踐與探索。學校充分利用教學條件和社會優勢資源,建立了較為完整的“課程化”管理體系等,保証藝體活動向課程化發展的方向,並且建立“西安鐵一中藝術教育聯盟”,互助共建,資源共享,協同發展,輻射帶動區域內藝術教育的發展。

西安鐵一中“成長·綻放”2024新年音樂會。西安鐵一中供圖

“通過豐富多元的美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興趣,激發潛能,有意識地挖掘潛力,有序列地發揮特長,為每個孩子打下多彩的人生底色。”鐵一中藝體中心主任助理馬蒙說。

鐵一中開足開齊上好音樂、美術、書法、舞蹈等藝術課程。在新建的6000 多平方米的學生活動中心,內設了近千個座位的音樂廳、美術長廊、籃球館、擊劍館。實施“浸潤式”美育課程,開設美育選修課和舞蹈、戲劇等活動課,增設美育校本課程。

學生評價成績單裡的“人”回來了,被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教師、學生、家長發現:曾經冷冰冰的、隻見分數不見人的成績單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有溫度、更加豐富多彩的青春成長記錄。

西安鐵一中擊劍隊。西安鐵一中供圖

“我們正處在新一輪的技術變革時代,我們的學生如何與數據競爭?如何與機器對抗?答案是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人。機器隻有芯片,人卻有偉大的愛與心。美育,可以讓學生從藝術中體驗到創意和想象力,激發對美的不懈追求、對未知領域源源不斷的好奇心與好勝心、對生命探索的熱情與執著的信念。理解美、向往美,並朝著美的方向生長。”西安市鐵一中校長慶群一直堅持著這樣的觀點。

以美化人,讓課堂更有“藝”思

節奏明快、鏗鏘清脆、朗朗上口——一個反映愛國擁軍的群口相聲作品,唱出了志存高遠的少年氣。這是鐵一中戲劇社的學生們,創作的反映大災面前軍民同心,魚水情深的現實作品,並登上了當年的全市年度文藝匯演舞台。鐵一中學生王嚴碩自豪地說,“我們都是戲劇社的成員,因為共同的愛好走到一起,我很喜歡快板這門說唱藝術,我們用這種形式,表達對國家的熱愛,對軍人叔叔的致敬。”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鐵一中以藝術實踐與愛國教育的融合,為思政工作創造了更多維的路徑。

2023年10月,鐵一中陸港學校再一次以綜合文藝匯演和校園系列活動,將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思政課”搬上舞台,浸入校園生活中。在文藝晚會上,通過豐富多彩的節目,讓孩子們沉浸在藝術感知與愛國情操中:“張騫”的步伐,走出中原,走向西域﹔“大唐”的禮樂,展現了自信包容的時代風貌﹔在校園社團活動中,頌唱紅歌、齊唱校歌、吟唱班歌中,培養孩子們家國情懷及集體精神。

2024年1月3日晚,新年音樂會上,孩子們用《紅旗頌》《歌唱祖國》《燈火裡的中國》等演奏曲目,表達著對祖國的祝福。

西安鐵一中“成長·綻放”2024新年音樂會。西安鐵一中供圖

“每當我在晚會上演奏《如願》《我和我的祖國》等曲目時,總是不由地被歌詞和音樂中的深沉地愛所感動,五線譜告訴我祖國發展道路的艱辛與偉大,歌詞思想告訴我為何中國是當今之中國。我深刻感受到自己不僅是在演奏音樂,更再一次確定自己未來要成為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張同學如是分享自己的感悟。

“我們把青少年價值觀的培養聚焦在‘未來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上,這正是一個人自我定位的出發點。”慶群在一次採訪中表示:20 世紀 90 年代,學校就提出“責任、榮譽”的校訓,“來為求知,去做棟梁”的校銘,堅守 “為國育才”的教育理想,引導每個學生從少年到青年生命進階的新階段裡樹立遠大理想,讓“立志成為有責任擔當的中國青年”成為每個學生的人生追求。“培養具有建功立業之志、胸懷天下之德、擔當大任之才,能夠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社會進步作出貢獻的青年,是我們的堅守。”

以美歸真,堅定中華傳統文化自信

陝西擁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和足以吟唱千年的歷史,立足家鄉陝西,把中華文化的根脈植入學生骨髓,將鄉音刻在孩子們的心坎,是鐵一中“美育”工作的第一個抓手。

為此,近些年來,鐵一中引領學生從熱愛家鄉母語文化開始,讓學校老師與藝術家一起, 為學生創作了管弦樂《盛世長安》《蘭花花隨想》《曲江情》、管樂《社火鬧長安》、舞蹈《biangbiang 面》《二月飛絮舞長安》《駝鈴回響》、校園劇《心願》等一批陝西藝術風格的作品,體現出對民族音樂文化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的價值追求,多次獲得教育主管部門和藝術家的好評。音美組和語文組等合作完成《民俗文化研究集》,組織學生開展“戲曲藝術研究性學習”等,以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這些具有強烈地域特色的作品讓學生在表演實踐中對陝西文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建立了具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文化觀。

西安鐵一中《秦腔大講堂》。西安鐵一中供圖

2023年10月,鐵一中舉辦了第34屆校園文化藝術節美術作品展,主題便是“傳承•綻放”。畫展上,一組特色農民畫吸引了師生家長的駐足,它吸收和繼承了陝西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創新地以單線平涂手法,結合水墨畫、水彩畫、丙烯畫的表現形式,描繪了鐵一少年的現代生活及三秦父老的民俗文化。

而更令人驚嘆的是,學生們對於非遺地創造性傳承。一組《錦灰堆》的作品打開了非遺的另類審美,該作品以畫殘破的文物片段堆棧構成畫面,包括集破、集珍、打翻字紙簍等方式。而學子們在創作中借鑒了“錦灰堆”這一藝術表現手法,對所謂“垃圾材料”獨運匠心而另辟蹊徑,變拙為巧,點石成金,創作出有歷史觀和滄桑感的作品。

專業排練場地,舞蹈排練室 20 多間,戲劇、陶藝等活動室10 多間﹔民樂團、書法、文學社等 40 多個學生專業團隊﹔開設美育選修課和舞蹈、戲劇等活動課......鐵一中通過常態化、專題性、全員式的美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興趣、激發潛能,有意識地挖掘潛力,有序列地發展特長,為每個學生打下多彩的人生底色,更在文化藝術的浸潤下,讓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活力四射。

如今,西安音樂廳鐵一中專場音樂會已成為享譽社會的盛典﹔“學生美術繪畫作品展”在專業美術館展覽,數十幅學生繪畫作品被海外美術館收藏﹔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微電影獲全國校園影視“金犢獎”。

五育並舉,就像燦爛的陽光,共同溫暖照耀一棵棵小樹苗,助其生根、抽穗、開花、結果,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責編:鄒星、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