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魔鏡”真風口還是偽需求?

記者 孫奇茹

2021年06月24日10:23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健身“魔鏡”真風口還是偽需求?

買了健身卡沒時間去,夏天健身房氣味不好聞,身材不佳不好意思進健身房……面對一面能監測運動情況的健身鏡,您願意為幾千元買單嗎?今年以來,針對有健身需求人群的諸多痛點,繼海外的Mirror、國內的FITURE后,樂刻、咕咚等運動健身平台相繼推出智能健身鏡。一面售價數千元的鏡子,真能成為讓消費者和資本都買賬,掘金智能健身市場藍海的“魔鏡”嗎?

“百鏡大戰”呼之欲出

“有多少人不願意去健身房是因為自卑?現在健身房已經成為身材好的人秀身材的地方,當你肚子很大不敢去健身,更不敢請私教時,FITURE健身魔鏡可以讓你在家就有教練教。”幾天前,直播“一姐”薇婭的直播間裡出現了一件售價超3000元的智能健身鏡。

關機狀態下,它與一面普通的穿衣鏡並無二致。開機后,鏡面上會出現一個虛擬教練。當你跟著虛擬教練進行健身、跳舞或跑步等運動時,不僅可以通過鏡中自己與教練的影像同步對比動作,系統自帶的AI攝像頭還能捕捉用戶的動作,智能糾正,堪稱把一個AI健身教練請回了家。

在健身鏡於薇婭直播間亮相之前,“魔鏡”背后的公司FITURE已被資本看中。這家成立於2019年的創業公司,從2020年9月到2021年4月,連續獲得三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4億美元。

后疫情時代,家庭健身場景逐漸成為主流。傳統健身房紛紛探索線上創新的道路,開啟了線上線下結合的健身新階段。2020年,FITURE在國內市場率先推出了AI人機交互體驗課程和7800元的智能健身鏡。不過,由於價格高昂、課程內容等局限性,很多普通消費者對其仍持觀望態度。此后,咕咚、樂刻等互聯網健身平台也相繼發布智能健身鏡。市面上目前還出現了J&J Mirror、邁族、gymgest、億健、小喬體育、佑美等十余個品牌的健身鏡,一場“百鏡大戰”呼之欲出。

健身鏡尚難成剛需

由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與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IQ聯合編制的《2021年大眾健身行為和消費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大眾健身年均總消費為5670元,實現了35%的同比提升﹔女性平均總消費更是高達6362元,增幅接近50%。智能健身這個新興領域也成為產業新風口,被業界認為是一條價值千億元的白金賽道。

不過,智能健身鏡是否真的如廠商們宣傳和預想一般,成為既為消費者節省往返於健身房的時間,又能讓健身一族們暢快運動的“魔鏡”呢?

購買了健身鏡並使用兩周后,健身達人馬克吐槽,當自己做一些無法看向屏幕的動作時,健身鏡依然只是在屏幕上給出類似“左臂豎直向上伸直”這樣的文字提示,而不是語音告知。此外,系統給出的運動測評結論和建議也過於程式化,“對於耐力、核心肌力、下肢靈活性等每個類目的評測結論幾乎都一樣,並沒有根據我個人進行個性化的測評。”

在活動價6800元時入手了健身鏡,加上超過1000元的會員年費,林女士總共花了7980元,而這還隻能供她一人使用。如果想要全家人多賬號共享,她需要額外多花一份會員費。

“你買一塊全身鏡,買個手機支架,把手機架在鏡子前,打開健身APP不就得到了一個簡易版的健身鏡?”一位科技企業資深從業者認為,從目前實現的功能來看,健身鏡頗有些“雞肋”。

在閑魚等二手交易平台上,一些使用次數不多的智能健身鏡已經作為閑置品出售。

低定價賺“動起來”的錢

尚待完善的運動體驗、性價比有限的市場評價之下,智能健身鏡已被拉下“神壇”。

以官方定價7800元的FITURE魔鏡尊享版為例,截至發稿前,盡管經歷了一場“618”大促,其在天貓官方旗艦店的銷量顯示為月銷“200+”。相比之下,其近日推出並在薇婭直播間首次亮相的魔鏡旗艦版價格就親民了不少,定價4699元、目前活動價3999元,月銷量1000多台。

“用戶不會隻為一面鏡子買單,隻有良好的體驗才能打動消費者,整個市場的崛起需要各廠商給出完整的解決方案,進而推進行業的良性競爭”,FITURE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張遠聲在接受採訪時坦陳。

樂刻運動不久前推出了市面上價格最低的智能健身鏡LITTA MIRROR,定價2499元、活動價1999元。樂刻運動創始人兼CEO韓偉表示,希望把智能健身鏡的價格做到極致性價比,賺“用戶動起來”的錢。“如果把它理解成銷售硬件設備的邏輯,那健身鏡應有更高的利潤,但如果把健身鏡理解為是居家健身服務的一部分,甚至只是其中一種解決方案中的一環,那麼它可能是另外一種邏輯,即不依靠硬件賺錢,靠提供內容、服務賺錢。”韓偉說。

(責編:鄧楠、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