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不等於缺血?

本報記者 楊靜

2021年06月23日08:56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貧血不等於缺血?

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困倦、心悸、胸悶、嗜睡,這些症狀都是貧血的常見症狀,是臨床血液病中很常見的一組症狀。在我國海平面地區,成年男性血紅蛋白<120g/l,成年女性血紅蛋白<110g/l,即為貧血。貧血對身體的傷害極大,嚴重者還會出現神志模糊、暈厥等症狀。

6月14日是第18個世界獻血日。在世界獻血日之際,陝西省中醫醫院體檢養生科專家告訴我們,在生活中一旦出現貧血,應該怎麼吃、吃什麼、怎麼補。

貧血貧的到底是什麼?有些人認為貧血就是指血量較少,但其實由於血量丟失導致貧血的病例隻佔極小部分。專家認為,貧血是症狀,不是病名。生活中經常會有人說自己患了“貧血”這種病,事實上,它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種臨床綜合症狀。類似於發熱、咳嗽或者腹痛一樣,貧血只是多種疾病在人體所表現出的冰山一角。

紅細胞生成減少。患者血量不變,但紅細胞數量減少。這是因為人體內缺少造血所需的物質,如鐵、維生素、葉酸等,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感染性貧血等病症。

紅細胞丟失過多。有些患者因為大量出血,丟失血量,隨之造成紅細胞丟失過多。比如,因為外傷而導致大量流血,孕婦分娩時失血過多,月經量過大致使大量血液流失等。

紅細胞破壞過多。各種原因導致紅細胞被破壞,會出現溶血性貧血、遺傳性溶血性疾病等繼發性溶血,從而表現為貧血。在醫院體檢時,血常規很容易確定是否存在貧血,如果發現貧血,就要做進一步檢查,以明確病因。

如何對號入座擺脫貧血?專家認為,貧血雖然只是一個臨床症狀,但其背后也一定有原因,隻有去除病因才能有效治療貧血。

根據原因不同,貧血可分為3個類型。

營養性貧血。鐵、葉酸和維生素B12等微量元素,為血紅蛋白的合成提供了原料。如果缺乏,就會導致貧血。臨床上,因微量元素缺乏而導致的貧血很常見。

疾病貧血。不少人體檢時發現貧血,往往並不在意,殊不知,貧血會埋下禍根,是很多重大疾病的征兆。血液病、惡性腫瘤、慢性感染、風濕性疾病、腎臟病變、肝病、垂體或甲狀腺功能低下等至少7種疾病都可能導致貧血。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可以先看血液科,也可以根據伴隨症狀看消化內科、內分泌、呼吸內科等科室,及時檢查,以免貽誤診治。老年男性或絕經后婦女,一旦出現缺鐵性貧血的表現,一定要追查原因,特別要排除消化道腫瘤。

藥物貧血。常用的4類藥物也會導致貧血,需要特別注意。

解熱鎮痛藥。布洛芬、洛索洛芬、阿司匹林等常用於緩解疼痛,如頭痛、關節痛、偏頭痛、痛經等,也用於緩解發熱症狀,此類藥物可能引起血象異常,包括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溶血性貧血等。很多老年人經常服用的去痛片,成分中含有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都屬於此類藥物,長期服用能引發貧血,還易造成肝腎功能損害,不推薦老人使用。

質子泵抑制劑。這類藥用於治療胃酸相關疾病,代表藥物有奧美拉唑。長期服用這類藥物會有諸多風險,缺鐵性貧血便是其中一項。

短效口服避孕藥。此類藥物通常為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復合制劑,雌激素能降低谷氨酸羥基肽酶的活性而妨礙葉酸的吸收,它還有酶促進作用,可使肝臟的藥酶增加而加速葉酸代謝,從而導致貧血。

部分降糖藥。磺酰脲類可引起溶血性貧血,極個別患者可產生骨髓抑制,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主要以第一代藥物(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和格列本脲更為多見。雙胍類藥物可以影響維生素B12和葉酸的吸收,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偶可引發稀釋性貧血。

有哪4類人要警惕營養性貧血?專家稱,臨床上,營養性貧血較為常見,任何人都有可能患上營養性貧血,而以下4類人尤其要注意。

老年人。調查數據顯示,我國60至79歲的老年人群體中,貧血的發病率近35%,而到了80歲以上,發病率更達到45%。因此老年人要特別重視貧血,及早發現和治療,將不良影響降到最低。老年人由於脾胃虛弱,可適當多食用山藥、白扁豆、大棗、芡實等健脾益氣的食物,促進脾胃運化生血。此外,粗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鐵的吸收,因此不能過量。

素食者。谷類、豆類、蔬菜和水果等植物性食物幾乎不含維生素B12,其中的鐵又不易被吸收,因此素食者容易因為缺鐵和維生素B12出現貧血。

孕婦。孕期的一些生理現象,如血容量增加、孕早期嘔吐等,會導致血液中血紅蛋白相對降低。孕婦在補鐵的基礎上,還要重視富含葉酸食物的攝入,並適量添加葉酸補充劑。同時除正常飲食外,每日適量補充鐵劑0.2至0.3克。

嬰幼兒。嬰幼兒生長發育迅速,需要更多的營養,注意及時添加輔食,牛奶中鐵的吸收率隻有10%,隻用牛奶喂養的嬰幼兒常會引起缺鐵性貧血﹔蛋黃含鐵量雖較高,但其鐵的吸收率僅為3%,雞蛋中的某些蛋白質,會抑制身體吸收鐵質。因此,依賴牛奶和雞蛋來補充鐵質是不夠的,動物肝臟不僅含鐵量高,且吸收率達30%以上,在添加輔食時要適量補充。

(責編:左瑞、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