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陝西的最南端——

安康渝龍村:鄉村蝶變圖景新

本報記者 陳嘉 方敬堯

2021年06月15日09:02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安康渝龍村:鄉村蝶變圖景新

渝龍村全貌。本報記者 陳嘉攝

柯雷(右)與村民交流中藥材種植。 本報記者 陳嘉攝

渝龍村裡新修建的橋梁。 本報記者 陳嘉攝

蘇萬財在查看土豆長勢。 本報記者 方敬堯攝

渝龍村位於安康市鎮坪縣華坪鎮,是一個依偎在大巴山懷抱中的村庄。它偏居一隅,有著“久在樊籠裡”的人們向往的安寧靜謐﹔它簡朴古拙,卻時時處處展現著新思想新技術帶來的變化。

它地處北緯31°42′24〞,東經109°22′47〞,恰恰是陝西最南端。秦渝相望、心手相牽,秦巴文化在這裡經久不衰。在過去的8年裡,渝龍村和中國千千萬萬的村庄一樣經歷了偉大的脫貧攻堅戰,結束了世代的貧困,掀開了歷史上嶄新的一頁。

渝龍村變了,勤勞質朴的渝龍人把日子過得比百花蜜還甜﹔渝龍村卻又沒變,大巴山與鄉民的和諧共生讓“人與青山兩不負”的佳話代代續寫。

古鹽道上飛出的新歌

時令已快到夏至,但海拔1000多米的渝龍村還是春天的景象。沿南江河溯流而上,鎮坪與重慶巫溪縣之間的高速公路正在加緊建設,如巨龍一般蜿蜒於群山之間。通車后,兩地之間的車程將由現在的3小時縮短至30分鐘。

30分鐘,這是年過六旬的李大慶做夢都不曾想到的。這個土生土長的渝龍人對於路的記憶,開始於那條被譽為“南方的絲綢之路”的古鹽道。

“千香百味都不久,隻有鹽味戀得長﹔有鹽洗牙骨節緊,少鹽佐菜喝淡湯﹔柴鹽洗臉眼明亮,炭鹽泡菜水汪汪。”李大慶脫口而出的民謠傳遞出當地人對鹽巴的認知,但這背后卻是“鹽背子”(鹽工)數不盡的艱辛。

古鹽道從重慶巫溪縣大寧河走來,河北岸峭壁處有一天生洞穴,一股鹽泉自穴中噴涌而出,流淌不息。先民便用此泉水埋鍋煎鹽,並銷往周邊各地,后產量驟增,鹽廠收為官辦,名為大寧鹽。

“新中國成立前,我們用竹編做成鹽包,100斤一包,肩挑背扛從重慶馱到咱陝西。那時候巴山裡哪有路可走,人們就在山崖上每隔2米鑿一個寬20厘米、高10厘米的洞,插上原木,搭起木板便成了路。”李大慶介紹。

“鹽背子”面對的挑戰不僅來自地理環境的險峻,還有沿途的土匪劫掠。李大慶的父親年輕時過鹽道來陝西境內販運羊,結果被強盜打劫,身無分文的他自此便留在了鎮坪境內。

食鹽的生產和販運不僅極大繁榮了渝、陝、鄂三地間的經濟貿易,更推動了多元文化的產生和發展。這些文化現象經年累月沉澱在古鹽道上,使得這條千年商道成為一條文化走廊。

“男人去挑鹽,半月無音訊,十去兩不歸,鹽道多孤魂,奴家好擔心。”

五句子歌,正是這樣一種伴隨著古鹽道發展起來的民歌。其內容既有即興逗樂的,也有表達情意的,能讓“鹽背子”們打發時間、緩解疲勞、減輕離愁。

過去的鹽工們不曾想到,這種抒發心底真摯感情的歌曲竟成了今天人們口口相傳的文化遺產。

李大慶是五句子歌的文化傳承人。他和眾多年過半百的渝龍村村民一樣,李大慶見証了古鹽道的繁榮,也見証著渝龍交通建設的全面發展。

自古蜀道難,今朝路路通。

年逾七旬的劉正玖家是渝龍村最南邊的一戶人家。一山之隔的巫溪境內住著他的親戚。過去,翻山越嶺就為了看一眼親人。如今,公路修到了家門口,年事已高的劉正玖和老伴探親再也不必大費周折。

“別說去巫溪探親了,往年我們一個月才能去一趟華坪鎮上,路差得沒法走。趕上暴雨,我們就隻能與世隔絕了。”劉正玖回憶說。

如今,劉正玖和老伴兒不僅用上了智能手機,還常常跟在縣上經營小餐館的兒子進行視頻電話。“現在啥都好了,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想吃什麼就能買到什麼,村上的干部還經常來看我們,生怕我們生活上有啥不方便,現在都好,都好咯!”劉正玖高興地說。

脫貧攻堅開展以來,針對渝龍村偏遠落后的面貌,幫扶部門縣委辦從基礎設施這個最大瓶頸入手,直接投入資金120余萬元,協調項目資金2600余萬元,將路、橋、電、排水排污等短板全面補齊。

2019年,從村委會到劉正玖家10.8公裡的村道路面全部實現硬化。現在轎車直接開到院壩裡,進出村方便了,一家人吃穿用度等各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脫貧攻堅為統攬,富民產業齊發展,基礎設施大改善,人居環境換新顏,志智雙扶成效顯。”2020年,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李大慶還專門創作了這首五句子歌。

“過去我們用五句子歌唱出的是艱辛困苦,現在的幸福生活也要用五句子歌唱出來,而且要唱得更響亮。”李大慶激動地告訴記者。

巴山藥鄉開出致富“藥方”

閑暇之余看看書,每年有一兩次說走可走的旅行,自行車山地騎行……這是渝龍村村民蘇萬財一直向往的生活。如今,他的夢想實現了。

蘇萬財右手天生殘疾,父親早逝,過苦日子長大的他,打小骨子裡就有一股向前沖的拼勁兒。

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是他懂得萬事靠勤奮的道理,更深知幸福不會從天降,一切必須靠自己打拼。與很多渝龍人選擇外出務工不同,正值壯年的蘇萬財選擇留在老家,他說這是他一輩子都舍不得離開的地方。

5月25日一大早,蘇萬財把近幾天採摘的淫羊藿捆綁成束,等待約好的藥材商上門收購。

據蘇萬財介紹,晒干的淫羊藿每斤能賣到6元,兩天就收入300元。一年四季,巴山都有野生藥材產出,蘇萬財空閑時間進山採藥,也算是主業之外掙的零花錢。

真正讓蘇萬財實現脫貧致富的則是村裡大力發展的主導產業——魔芋和黃連。靠著30畝黃連和50畝魔芋,他每年就有將近5萬元的收入。

不僅如此,勤勞好學的蘇萬財還主動聯系村干部,想要多找找門路。於是,在村干部的幫扶下,去年他又發展了69畝板栗。

如今,房前屋后種的都是寶貝。“不過這寶貝咱也要開發有度,比方說這中藥材,咱們採摘時也得有所存續,這樣土地才能持續產出,咱們才能持續獲得大自然的饋贈。”蘇萬財認真地告訴記者。

雖然現在手有閑錢,家有余糧,不過蘇萬財並不滿足於現狀。最近他每晚都會研讀經濟學和民法的書籍。用他的話說:“過去很多年我在尋找擺脫貧困的‘藥方’,現在脫了貧,但是學習不能停止,隻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才能徹底擺脫貧困。”

同樣靠掌握技術過上好日子的還有“蜂漢子”姚代平。

渝龍村地處高山地區,這樣的地理條件對發展養蜂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本就有一定養蜂基礎的姚代平懂得天時地利人和的道理, 他認為憑借家鄉優良的自然環境,自己再加把勁兒,就能在養蜂產業上搞出大名堂。

如今,他家的70個傳統蜂箱遍布山野,養蜂成了他最上心的事業。每年都有四川等省外客商上門收購蜂蜜。

“姚代平懂技術、愛鑽研,而且不怕失敗,要不然這70個蜂箱咋能給他每年帶來近8萬元的收入。”渝龍村駐村第一書記柯雷告訴記者。

“養蜂,千萬要留有余地,我一年取一次蜜,每次都會給中蜂留下過冬的口糧,這樣的蜜不僅口味醇正,而且更利於產量提升。”一聊起養蜂,姚代平總有說不完的話。

漸漸地,鄉裡鄉親關於養蜂的問題都愛咨詢姚代平,土專家甚至給村干部支起了招。

走進姚代平家,牆上兩張營業執照特別引人注目。把“甜蜜經濟”做大后的姚代平,經營了2個合作社,經營范圍包括魔芋、藥材、生豬養殖等,隻要在這大巴山裡有前景的產業,他都想參與。

現在,姚代平的三口之家成了名副其實的產業之家。兒子也打算繼承父業,把父親的養蜂技術學到手。

“我們就是要給大家帶好頭,隻要產業有前景,我們就希望左鄰右舍都參與進來。大家都嘗到甜頭了,這日子才是好日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姚代平打趣道。

曾經,貧困成為渝龍村發展的最大障礙,守著這青山綠水,卻不知道如何利用。現在,巴山藥鄉的渝龍人,經過脫貧攻堅以來的探索,干部群眾攜手找到了脫貧致富“藥方”。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全村魔芋種植面積達1000畝,藥材方面訂單林下黃連3000畝、訂單獨活150畝,烤煙200畝,養蜂穩定在1000箱左右,養豬、養雞等傳統產業規模達到3000頭(隻),為實現戶均千元增收提供了保障。林業產業形成了以核桃1000畝、漆樹2000畝、板栗3000畝為主的山林經濟園,在群眾長遠增收上初步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好路子。

親山親水有“親人”

渝龍村人的生活節奏很慢。早起做飯、喂豬、下地干活,多數村民的一天始於晨曦、終於晚霞。但華坪鎮黨委書記郭長海的生活節奏一點也不慢。

5月24日,郭長海從鎮上出發來到渝龍村村民劉正興家中走訪。“昨天村上組織的體檢去了沒有?”“去了,身體都還好,村干部還幫我把養老認証辦了。”

一問一答間,劉正興招呼一行人進屋,把剛摘的櫻桃遞了過來:“自家樹上結的櫻桃,來嘗嘗。”

話家常、問情況、講政策……郭長海的到來讓劉正興的家一下子熱鬧起來。“郭書記經常來看我們,原來路不通的時候就來得勤,現在路好了,來得就更勤了。”劉正興顯得格外高興。

從劉正興家出來時已臨近中午,郭長海便來到渝龍村黨群服務中心稍作休息。在渝龍村黨群服務中心門口貼有“干部聯戶 貼心服務”幾個大字,一旁的標語上寫著:“在群眾中滋養初心,在擔當中踐行使命。”

“作為一名黨員,我必須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真心實意、扑下身子、深入群眾,讓更多群眾能夠在小康路上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郭長海說。

站在渝龍村黨群服務中心門前望去,遠處群山莽莽、青山含翠,清澈明亮的毛壩河靜靜流淌,近處的坡地上放置著一排排蜂箱,駐村工作隊隊員陳自林將這些蜂箱當作寶貝。為了能給村民們更好地教授養蜂技術,陳自林就在渝龍村黨群服務中心附近支起了蜂箱,手把手教村民們養蜂。

在渝龍村,黨員們帶領群眾發展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群眾也就把黨員們看作是自己的家裡人。目前,幫扶部門縣委辦19名干部、鎮村12名干部包聯全村73戶農戶,每月至少2次入戶開展幫扶工作,在貧困戶脫貧退出后黨員干部的幫扶力度依然不減。

“今年,我們還將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把為群眾辦實事落到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上,讓老百姓的日子更有盼頭。”柯雷說。

此外,為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渝龍村黨支部探索在全村創新開展在家黨員幫帶全村157戶農戶的“黨員作示范 幫帶群眾干”活動,構建起了支部帶動、黨員帶頭、政策幫扶、村民參與的“四位一體”模式。

近兩年來,渝龍村先后被評為新民風建設紅旗村、支部建設標兵村。隨著村中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產業發展逐漸成熟,一些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開始選擇回到村中。發展更多年輕黨員便成為渝龍村黨支部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立足山林自然稟賦優勢,使村集體經濟成為群眾增收的重要增長極,進一步打造美麗宜居鄉村,開發利用境內優質旅游資源,以旅游資源激發增收潛能,進一步提升群眾精神風貌,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郭長海說。

記者手記

接續奮斗

實現鄉村振興

方敬堯

“住在我省最南端,你感覺有啥不同?”“也沒啥不同,跟別的村子一樣。水泥路修到了我家門口,村裡也通了公交車,政策我也都享受到了。”村民劉正玖這麼說。

在渝龍村,其他村民的感受與劉正玖相同。渝龍村雖位於我省最南端,但這裡的生活與其他地方並無多大區別:吃飯穿衣不愁,自來水通到家家戶戶,通村、通組道路暢通無阻。地裡種植的魔芋、黃連,房前屋后養著的土雞和蜜蜂,讓渝龍村人心裡有了底。

以前的渝龍村交通受阻,連綿的大山成了天然的阻礙,村民們吃鹽得去重慶背,在古鹽道上不知流下了多少汗水。今日的渝龍村早已是舊貌換新顏,在滿足了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后,村民們又有了新的追求:劉正玖想多看點新聞,了解一些國家大事﹔蘇萬財家中又添了幾本新書,在閑暇時間看書、思考是他的樂事……

這是脫貧攻堅帶來的深刻改變,而更為關鍵的是,苦干實干、接續奮斗精神,在這個偏遠山村得到充分彰顯。

未來,要實現鄉村振興,渝龍村還要繼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讓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全過程﹔繼續擴大產業規模,讓村中的特色產業長效發展﹔加強新民風建設,讓奮勇爭先、拼搏奮斗的精神發揚光大。陝西最南端的土地上將會出現更多的歡聲笑語,大巴山裡將會傳來更美妙的歌聲。

(責編:麥文雄、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