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皮膚、護理皮膚已成為全民性的社會需求。5月25日是第15個全國護膚日,旨在通過系列活動,幫助大眾樹立科學、理性的護膚理念。如何科學認識大眾的日常護膚和醫療美容?如何幫助大眾走出護膚和醫療美容誤區,樹立科學、理性養護理念?如何正確選擇醫美項目,避免過度醫美?帶著諸多問題,記者在“5·25全國護膚日”當天走訪了相關醫療機構。

科學養膚 健康“變美”

記者 楊靜文/圖

2021年05月30日08:06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科學養膚 健康“變美”

  5月25日,西京醫院在門診大廳開展 “后疫情時代的科學護膚”公益宣傳義診活動。

  5月25日上午,在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門診一樓大廳,專程前來參與“5·25全國護膚日”大型義診宣傳活動的群眾絡繹不絕,在現場排成數列長隊。

  “我的皮膚總長痤瘡,之前到美容機構也做過一些美容項目,但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更嚴重了。今天是全國護膚日,我專門跑過來找西京醫院的專家看看,沒想到這麼多人。”32歲的李女士一大早從西安北郊趕來。

  這是第15個全國護膚日當天,在西京醫院義診活動現場的一幕。

  “5·25全國護膚日”由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倡議並設立,旨在通過開展一系列宣傳普及活動,讓人們深刻理解皮膚健康的重要性,讓大眾從根本上轉變觀念,樹立選擇專業皮膚科醫生進行護膚咨詢的正確認識,以此應對我國民眾在皮膚健康方面的嚴峻問題。

  “隨著時代發展,護膚方式也在不斷升級。但是,就怕護膚方式升級過高,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種負擔。真正意義上的醫美,就是先醫后美,醫療在先,美容在后。當一個人的整個狀態是健康的,就是美。最怕的就是人們在患病的時候,還想著把美容放在更高的位置。”西京醫院皮膚科美容中心副教授高琳表示。

  后疫情時期,如何日常護膚?

  “我們所說的科學護膚,實際上要根據皮膚不同的狀態來選擇護膚品。”西安交大二附院皮膚科副教授劉艷介紹,面部皮膚可分為干性、中性、油性、混合性、敏感性皮膚。不同類型的皮膚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特性的皮膚需要不同的保養方法。與此同時,除做好皮膚保養外,還可以通過調節生活、飲食習慣,選擇適宜的醫美手段等延緩衰老。

  科學護膚,不僅可以預防皮膚疾病,還可以讓你擁有美麗的皮膚。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護膚習慣,一旦走進護膚誤區,輕則達不到護膚效果,嚴重的甚至會傷害肌膚。

  “目前,常見的護膚誤區存在兩種。一種是由於皮膚出現問題,不停地換護膚品﹔另一種是皮膚出現問題干脆不用護膚品,讓皮膚自然修復。事實上,皮膚出現問題就是屏障受損了,需要用一些修復功能的護膚產品。”劉艷說。

  與以往不同的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隨著佩戴口罩、勤洗手等習慣日趨常態化,人們的護膚習慣和觀念正在發生變化。由於在較長時間內皮膚直接接觸口罩,可能導致局部形成接觸性皮炎﹔反復洗手,尤其是用酒精反復洗手,會明顯洗脫皮膚屏障的油脂,讓皮膚變得干燥、易脫屑,甚至誘發頑固的手部濕疹……諸多后疫情時代的皮膚問題,該如何有針對性地予以解決?

  “日常護膚最重要的還是清潔、保濕、防晒三大原則。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對一次性的普通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不要反復使用,長時間佩戴后,記得及時更換口罩。在不影響防疫的前提下,可適當摘下口罩,尤其是戴口罩后出現痤瘡的人群。同時,日常護膚過程中應減少面膜的使用頻次,加強保濕乳/霜的使用。如果皮膚問題加重,請及時就醫,使用由醫生開具的藥物,不要隨意自行用外用藥物治療。”西京醫院皮膚科主任王剛說。

  戴口罩還需要防晒嗎?王剛表示需要。因為口罩對紫外線的隔離效果並不強,不能阻隔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害。如果長期不防晒,不僅會晒黑,導致戴口罩和不戴口罩的部位顏色差異明顯,還會加重我們面部的光老化問題,比如老年斑的形成、面部皺紋的產生,尤其是對於有痤瘡、玫瑰痤瘡、雀斑、黃褐斑、敏感性皮膚的人群,還會誘發或加重病情。所以,即便戴了口罩,也應該嚴格防晒。

  “醫美熱”下,健康“變美”是關鍵

  醫美需求不斷上漲,反映出大家追求美的意識被喚醒。似乎在這年頭沒挨過兩針水光針,沒吃過熱瑪吉的苦,就有些“落伍”了。但如此高的醫美需求,也催生了行業亂象。

  艾瑞咨詢統計,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合法醫美機構僅佔全行業的14%。新氧的數據則顯示,國內醫美行業正規診所僅有9500家,而無証診所有6000家。

  “醫療美容區別於生活美容的根本點,在於醫療美容需要在正規醫療機構由專業的醫生通過診斷、分析並制定出方案。醫療美容有正規的治療告知書,治療過程中採用的一切藥物、耗材以及器械均須通過國家器械藥物管理局批准及使用。所以在選擇醫美時首先要選擇有資質的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同時要聽從專業醫生的建議選擇適合的醫美項目。而且,動刀的、見血的醫美項目,一定要在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高琳表示。

  在高琳多年的從業經歷中,讓她痛心的是很多愛美人士因為美失去了健康。高琳講述了前段時間遇到一個25歲的患者,因為打了過量瘦腿針,險些失去生命。

  “肉毒素本身是安全,但是這位患者用的產品是在不正規的美容機構買的,單位含量遠遠超標,並且打針的位置不對。”高琳回憶,經過數天搶救,這位患者的生命是保住了,但是之后整個身體的狀態變得比較差。

  “還是那句話,醫療美容,本質是醫,其次才是美。項目的選擇上,我們是根據患者皮膚的厚度來選擇。在做醫美的時候,所謂的理智就是要去多聽聽多看看。”高琳強調。

  “雖然美容院的美容護膚項目很多,給患者的負擔也較高,但是它和醫院的治療效果不一樣,因為美容院的儀器與醫院的儀器是不一樣的。醫院的儀器一定是醫療設備,而且這些設備隻有達到一定的級別才能進醫院。同時,美容院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証。如果治療失敗后再到醫院,會給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劉艷提出。

  如何合理支出美膚費用?

  學會保養皮膚很重要,但是學會合理開支保養費用同樣重要。

  “醫療美容並不是隻有花錢多才可以美,而是在治病的同時讓你美。比如每年用預算5000元打肉毒素等可以讓你美,每年花費1000元做下眼周和臉部祛斑等也可以讓你美。”高琳說。

  “在選擇護膚品時,應將產品功效、安全性作為首要考量,而不是一味關注品牌宣傳和營銷效果。不要頻繁地更換護膚品。敏感性皮膚的人士,更要謹慎選擇。”劉艷說。

  劉艷解釋,在日常的皮膚護理中,干性皮膚表現為皮膚干燥、粗糙,缺乏彈性,易敏感。保養需注意補充水分與肌膚營養成分、調節水油平衡。避免過度清潔洗浴,使用具有保濕及滋養功能的清潔護膚產品。

  中性皮膚水、油比例適中,皮膚光滑、細嫩、柔軟,富於彈性,紅潤而有光澤,毛孔細小,是最理想的皮膚類型。保養注意使用溫和的護膚品補水、調節水油平衡。

  油性皮膚特征是油脂分泌旺盛、毛孔粗大,彈性較佳,不易起皺紋,對外界刺激不敏感,但容易出現毛孔堵塞而發生痤瘡等問題。保養應注意控油補水及適度清潔。

  混合性皮膚呈現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外觀(同時具有油性和干性皮膚的特征),多為面部T區易出油,其余部分則較干燥。保養按偏油性、偏干性、偏中性皮膚分別側重處理,在使用護膚品時,注意適時補水、滋養,調節皮膚的平衡。

  敏感性皮膚表現為較敏感,易出現紅、腫、刺、痒、痛和脫屑現象。皮膚出現過敏症狀時,需立即停止使用普通護膚品和化妝品,對皮膚進行適當治療和修護。選擇護膚品需進行適應性試驗,在無反應的情況下方可使用。注意不要頻繁更換護膚品,選擇適用於敏感性皮膚的化妝品。

(責編:鄧楠、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