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會址。新華社記者 劉 穎攝
遵義會議會議室。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攝
位於西柏坡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會址。新華社記者 牟 宇攝
小崗村農民駕駛收割機收割水稻。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攝
港珠澳大橋。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攝
2020年2月12日,抗疫人員在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前豎起拇指為自己和同伴加油鼓勁。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中國共產黨走過百年風華,見証過太多太多難忘的時刻,有過太多太多可愛、可親、可敬的黨員,創造了太多太多珍貴的記憶。
這是一個百年大黨的自豪,也是一個百年大黨的榮耀。
翻閱黨史,珍貴的記憶難以計數,沒有人可以寫完。那些鮮活事例、偉大人物、光榮歷史,隨時隨地在中華兒女心中涌出。本報選取其中一些故事,它們大都在人民日報“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特刊中出現過,至今依然在我們的記憶中閃閃發光。
感恩紅色土地
山河為証,歲月為鑒。一片片紅色的土地,見証了中國共產黨打碎一個舊世界、成立新中國的奮斗歷程。
上海,興業路76號,當年的望志路106號,百年前的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裡召開。如今,梧桐掩映的道路上,沿街一幢小小石庫門建筑靜靜佇立。黑漆大門,青磚粉線,屋角紅旗飄揚。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后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趕赴這裡,稱之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江西,1927年10月27日,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來到井岡山茨坪,開始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1928年2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初步形成。在這裡點燃的星星之火,指引著中國革命一步步走向成功。
福建,在龍岩市上杭縣古田鎮,白牆青瓦的古田會議會址庄重古朴,“古田會議永放光芒”8個大字熠熠生輝。1929年12月28日,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在古田召開,即我黨歷史上著名的古田會議。會上重申了黨對紅軍實行絕對領導,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從此,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貴州,遵義市紅花崗區子尹路96號的匾額上,“遵義會議會址”6個大字熠熠生輝。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召開。會址就在這裡。這是歷史的偉大轉折點。28年新民主主義革命,遵義會議位於時間軸中點。由此,中國共產黨開始真正獨立自主,闖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革命之路。在這裡,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黨在政治組織上和軍事戰略戰術上逐漸走向成熟。
甘肅,黃土高原上聳立著一座會師樓,俯瞰著腳下這片浸潤著長征精神的大地山川。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和將台堡會師,標志二萬五千裡長征勝利結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長征的終點出發,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展開了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新畫卷。
陝西,自1937年起的10年間,革命聖地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國革命的總后方。到過延安后,海外華僑陳嘉庚在海內外奔走疾呼,“中國的希望在延安”。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裡召開。迄今,會場禮堂后牆,依然保留著毛澤東親筆題寫的主題詞“同心同德”。
河北,平山縣西柏坡土黃色的小房子,記錄著“新中國從這裡走來”的崢嶸歲月。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這裡是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駐地。正是在這裡,毛澤東指揮了三大戰役。也正是從這裡動身前往北平時,毛澤東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
從西柏坡到香山,再到北京城,難忘的足跡印証著共產黨人改天換地建立新中國的不凡歷程。
回首一路走來,留在中國共產黨人記憶中的,更多是簡朴的住所,一個大黨的自信,來自於信仰,來自於精神。井岡山八角樓、延安土窯洞、西柏坡土屋……一處處矮小的房舍,見証過一個大黨與一個大國成長的故事。
甚至,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在海外也留下了痕跡。
在俄羅斯莫斯科郊外,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常設展覽館開館不到5年,已接待各類代表團1100多個,觀眾約2.4萬人。作為中國在海外的唯一一個關於中共黨史的常設展覽館,中共六大會址成為中國民眾追尋中共黨史、了解中國革命歷程、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的紅色教育基地。中共六大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唯一一次在境外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
正是因為處處都有對這個大黨的信念和追隨,才會有新中國成立的偉大壯舉。
銘記革命先烈
中國共產黨,從50多人發展到超過9100萬黨員,百年滄桑。從萌芽,到創建,再到星星之火,再到燎原之勢,是無數黨員鑄就了豐碑,是無數先烈換來了今天。
那些上刑場的時刻、與親人同志訣別的時刻,先烈們秉持著堅定的信仰,對此毫無懼意。
1928年3月20日,在行刑之前,敵人問夏明翰還有什麼話要說,他要來紙筆,寫下一首千古絕唱:“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隨后,壯烈犧牲,年僅28歲。
1930年5月6日,惲代英在上海被國民黨當局逮捕。1931年4月29日,他被殺害於南京,年僅36歲。在獄中關押時,他寫下這樣的豪邁詩篇:“浪跡江湖憶舊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1931年4月5日,濟南市緯八路侯家大院刑場,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身負鐐銬,高唱《國際歌》從容就義,年僅30歲。
1933年5月,鄧中夏在上海工作時被捕。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他大義凜然,視死如歸,他對獄中地下黨支部負責人說:“請告訴大家,就是把鄧中夏的骨頭燒成灰,鄧中夏還是共產黨員。”
父子、夫妻、兄弟,都可以是最好的戰友。從陳獨秀、陳延年、陳喬年父子,到蔡和森、向警予夫婦,黨史上有太多的榜樣。
1928年3月20日,向警予因叛徒出賣被捕。5月1日,她昂首闊步,慷慨就義於余記裡空坪刑場,時年33歲。蔡和森聞訊后,寫下《向警予同志傳》,文中說:“偉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沒有死,你永遠沒有死!你不是和森個人的愛人,你是中國無產階級永遠的愛人!”
1931年,蔡和森赴香港指導廣東革命工作,不幸被捕。在獄中他頑強斗爭,直至英勇就義,生命定格在36歲。他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踐行了當年立下的豪邁誓言,為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戰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毛澤東說:“一個共產黨員應該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先烈的名字,早已刻在中華大地上。
陝西省志丹縣,傳唱著劉志丹的故事。這位誓言為共產主義信仰奮斗到底的先烈,用生命踐行了承諾。1936年3月,劉志丹率紅28軍參加東征戰役,挺進晉西北,迭克敵軍。4月14日在中陽縣三交鎮戰斗中親臨前線偵察敵情,不幸左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33歲。為紀念他,中共中央和陝甘寧邊區政府決定將他的出生地保安縣改名為志丹縣。
吉林省靖宇縣,人們依然念叨著楊靖宇。這位在河南和東北曾5次被捕入獄的中共黨員,在壯烈犧牲后,殘忍的日軍將其割頭剖腹,發現他的胃裡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通化支隊改名為楊靖宇支隊,濛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一位又一位中國共產黨員,始終對黨忠誠,對革命事業忠誠,期盼著可愛的中國、光明的前途。
難忘方志敏,1924年3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時,他激動地寫道:“從此,我的一切,直到我的生命都交給黨去了。”即便到了獄中,他也奮力寫下《可愛的中國》《清貧》《獄中紀實》等著名篇章。他說,“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如今,先烈的許多心願都已實現。
難忘葉挺,1941年,皖南事變震驚中外,他去談判時被非法扣押,被囚長達5年多。即便如此,他始終不變其志,寫下著名的《囚歌》,“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裡爬出……”
難忘張思德,1944年初,響應黨中央大生產運動號召,主動報名參加中央機關組織的生產小分隊。在趕挖新窯時,炭窯在雨中發生崩塌。危急時刻,張思德一把將戰士小白推出窯口,自己卻被埋在坍塌的土裡,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正是在張思德的追悼會上,毛澤東發表了《為人民服務》的演講。
直至今天,經過中南海門前,一行大字“為人民服務”仍熠熠生輝。
不忘光輝歲月
歷史長河波濤洶涌,關鍵處往往隻有幾步。
我們不會忘記,在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開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次會議,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批評“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充分肯定必須完整、准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高度評價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從此,我國改革開放拉開了大幕。
我們不會忘記,40多年前,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在一間破舊的茅草屋內,18戶村民按下紅手印,簽下大包干“生死契約”,拉開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
我們不會忘記,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同志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視察,發表了重要談話,明確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比如,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判斷姓“社”姓“資”的標准,發展才是硬道理,社會主義的本質問題,等等。
我們不會忘記,2012年11月8日,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中國共產黨在開放與自信中寫下繼往開來、團結奮進的時代篇章。1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我們不會忘記,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我們不會忘記,2021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庄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准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奔流不息的時間長河中,還有許多重要歷史時刻因其影響深遠而被永遠銘記。
1997年7月1日零時零分零秒,香港會展中心新翼燈火輝煌,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奏響,鮮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冉冉升起。這是中國人期盼了一個多世紀的庄嚴一刻,香港終於回歸祖國的懷抱,開啟“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歷史新紀元。
1999年12月20日零時,在澳門文化中心,伴隨著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鮮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在萬眾矚目中冉冉升起、高高飄揚。闊別數百年,澳門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
我們也會銘記於心,那些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的時刻。
1998年夏季,由於氣候異常,我國南方長江流域和北方鬆花江流域、嫩江流域出現了罕見的持續強降雨。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緊急行動,特別是受災省份的廣大干部群眾同前來支援的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一起,團結奮戰,力挽狂瀾,同洪水進行了驚心動魄的殊死搏斗。
2003年2月中下旬,非典疫情在廣東局部地區流行,3月上旬在華北地區傳播和蔓延,4月中下旬波及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大力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敢於勝利的精神,舉國上下緊急動員,堅持群防群控,攜手共克時艱,有效控制了非典疫情,保持了經濟較快增長。
2020年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一聲令下,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迅速打響。10多天時間先后建成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大規模改建16座方艙醫院、迅速開辟600多個集中隔離點﹔4萬多名白衣天使逆行出征,全國10%的重症醫務人員齊集武漢﹔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沖鋒陷陣,400多萬名社區工作者在全國65萬個城鄉社區日夜值守……中國率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曾經,毛澤東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說,“誰要跑到我們蘇區來看一看,那就立刻看見是一個自由光明的新天地。”
如今,誰要跑到中國來看一看,會發現中國共產黨百年來所致力於創造的,正是自由光明的新天地。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5月26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