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城市管理有“尺度”更有“溫度”

2021年05月12日15:57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如今,行走在宜君山城的大街小巷,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天藍、地淨、人和的和諧畫卷:公園、道路旁樹木郁郁蔥蔥,城市道路整潔衛生,市容秩序規范有序…… 

晨曦中,人們來到宜君縣中心廣場、花溪谷、南山與城北兩公園,或慢跑、或步行、或太極,盡情享受清新空氣和郁郁花香﹔暮色下,流光溢彩的燈飾、伴樂而舞的人群,勾勒出一幅溫馨祥和的夜景…… 

市民說,安居變了!安居美了!

“黃隊長,進來喝些水吧!”

“不了,你們趕緊忙,門口水果擺放的很整齊,沒有超過規定區域,也不影響行人,繼續保持啊!”這是在宜君縣大個水果店門口,老板王朝暉與城市管理執法大隊隊長黃平俊的對話,這樣和諧又舒服的畫面,在宜君處處可見。

漫步在宜君縣街頭,不管是在車水馬龍的鬧市,還是在不引人注意的背街小巷,人們總可以從一些細枝末節的改變感受到城市管理執法大隊工作人員的用心。

增設攤位 開啟城市管理新模式

寬敞的道路,整齊的攤位,統一規劃的店鋪,干淨的地面……這是宜君縣西園小區居民買菜時對家門口水果攤點最直觀的感受。

為促進“地攤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宜君縣城市管理執法大隊在農貿市場、宜陽中街、縣城老街等人流量大的區域集中設置攤位供經營者發展“地攤經濟”,主要以餐飲、服裝、果蔬和農副產品交易等為主,共涉及攤位450余個帶動就業崗位1350余個,同時預留了80余個臨時性攤位,為有經營意願的商戶或自主創業者預留了足夠的經營空間,並按照“一戶一篷一桶”的原則,統一為縣城老街和文化西路的35戶經營者購置了帳篷和垃圾桶,有效促進了對地攤經營者的規范管理,切實激發了經營者的創業活力與熱情。

提起以前沿街叫賣的日子,正在賣水果的劉明俊說:“沒有這個臨時水果攤位,我們就在街道推著三輪車賣,又苦又累也影響市容市貌。”劉明俊口中的“街道”,並沒有固定地點,哪裡人多就去哪裡,空余時間就到醫院門口、小區門口、廣場周邊等地流動叫賣。劉明俊高興地說:“現在好了,有了固定攤位,生意比以前也好了,也不用和城管執法人員玩著‘捉迷藏’的游戲了。”昔日沿街為市的商販告別了日晒雨淋的日子,有了穩定的經營場所,也讓市民感受到了城市管理治理取得的成效。

“既要打擊各類流動及佔道經營頑疾,提升城市環境品質,更要徹底改變流動攤販無固定經營點、每天四處打游擊的現狀。”宜君縣城市執法大隊直屬中隊長和卓軍說,“我們劃定了既不影響市容秩序,又便民利民的經營區域,根據周邊居民消費需求,設置水果、燒烤、蔬菜等攤點,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同時要求經營戶規范經營,始終保持環境衛生整潔,嚴禁佔用消防通道、嚴禁亂搭亂挂和隨意堆放物品,保障安全有序經營。”

便民服務 彰顯城市管理新溫度

“城管兄弟來了,快坐下歇歇。”5月7日,在宜君縣郵局家屬院旁新搭建的修鞋場地,62歲的殘疾人修鞋匠李建軍看到身著城管制服的隊員,熱情地打招呼。

“搬到新地方咋樣,最近生意還行吧。”城管隊員一笑臉,“你們還需要啥幫忙的盡管說,我們人多力量大,搬東西啥的比你們容易……”

在新搭建的修鞋場地裡,修鞋匠李建軍坐在小板凳上專心地給顧客補鞋,他時不時與修鞋的客人閑聊幾句,總是一臉燦爛笑容的樣子。“要不是城管執法大隊的工作人員幫我們搭建這個修鞋簡易房,我們現在還不知道把‘家’安在哪兒呢!”遇到前來修鞋的客人,李建軍總會不厭其煩地提到城管人員幫忙的事。他說,人活的是一種心態,要時刻懂得感恩。

在這個修鞋場地裡除了李建軍,還有3名像他一樣的殘疾人修鞋匠在這裡修鞋,這群特殊的人在宜君修鞋已經有30多年了,他們憑借自己的修鞋手藝撐起了一個家,雖然身體上有殘疾,但是心理上他們從未放棄過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說起這30多年來的修鞋經歷,另一位修鞋匠邵文輝向記者講述以前修鞋的環境,“最早修鞋在農貿市場,最多有個傘能夠遮風避雨,而且所有修鞋的東西每天早上要搬來,到晚上再搬回去,我們都是殘疾人,家住的也不近,每天來回特別不方便。現在政府給我們的這個場地太好了,不用再遭受風吹日晒,所有修鞋的物件可以直接放到房間,回家的時候卷閘門一鎖,不怕丟,也不用在來回折騰了。”

“現在環境好了,場地固定了,我們的生意也變得越來越好了,因為我腿部殘疾,長年坐輪椅,從馬路到修鞋的地方有一段台階,老伴年紀也大了,每次推我上下台階很是費勁,城管執法大隊黃隊長就讓人幫我們修了盲人通道,真的太感謝了,處處都為我們著想。”說起現在的工作環境,李建軍幾次哽咽,激動地留下了眼淚。

為了表示感謝,李建軍與其他3名修鞋匠一起給城市管理執法大隊送上了一面題為“熱情為人民服務,真誠為群眾解憂”的錦旗。李建軍說:“感謝的話千句萬句都說不完,送錦旗那天,我們4個人都去了,有拄著拐杖的,有推著輪椅的,隻想親自向城市管理執法大隊的工作人員表達我們的謝意。”

從“管”轉勸 煥發城市管理新活力

“以前我基本上都是和城管執法人員‘躲貓貓’、‘打游擊’,感覺城管執法人員對我太嚴格了。每次看見他們都害怕把東西收走,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他們說話都和和氣氣得,我們也要配合,大家工作都不容易,相互理解這樣對大家都好。”正在賣炸串小吃的張國君說。

城市管理,“管”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根本目的是讓城市更有序、更宜居,讓市民更安心、更幸福。城市管理已經從簡單粗暴的“管”轉向以人為本,設身處地、站在群眾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努力營造更好的管理氛圍,切實增強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群眾素質也越來越好,隻要好言相勸,大部分群眾都是願意配合的,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我們要以人民為中心管理城市,而不是以城市為中心管理人民,“通過‘溫度’式執法,努力實現讓城市更美麗、讓市民生活更幸福。”宜君縣城市管理執法大隊隊長黃平俊堅定地說。

城市規模不斷擴張,城市人口急劇膨脹,眾多社會矛盾交織體現在城市管理執法工作中,城市管理工作者一方面執行政策必須保持剛性,一方面做好服務又要柔字當頭。宜君縣城市管理執法隊伍一直在“剛性”與“服務”之間餐風飲露,隻為給群眾管好這座美麗城市。

宜君縣城市管理執法大隊隊長黃平俊表示,將繼續以“為百姓管理城市”的情懷,文明執法,熱心服務,以實際行動讓城市管理“有溫度”“有力度”,營造全民共建共治良好氛圍,共同把宜君建設成一個整潔、有序、美麗的新城區。

如今的宜君街頭,縣城衛生環境干淨整潔了,店鋪經營秩序規范了,公共配套設施更健全了,城市顏值正悄然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宜君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也隨之提升……這些變化都源自於城市管理者潤物無聲的“繡花功夫”。(當地供稿 王娟)

(責編:任志慧、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