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0元!9旬黨員老兵史友連續多年交特殊黨費

麥文雄

2021年04月23日09:53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91歲高齡的離休監獄人民警察史友。麥文雄/攝

“戰爭年代,他隨部隊南征北戰,是多次立下戰功受過表彰的革命英雄。”“改革開放時期參加工作,他是和我們年輕人打成一片、任勞任怨的史叔。”“離休以后,史老不忘初心,多次交納特殊黨費了卻回報黨恩的夙願”……近日,幾位曾經在陝西省華山監獄工作戰斗過的監獄人民警察回到故地,他們此行的目的,是為了探望他們的朋友史友,一位今年91歲,有著73年黨齡的離休干部。

艱苦而平凡的日子歷練品格

史友的家在渭南市華州區蓮花寺鎮華山監獄家屬區裡一棟家屬樓的一樓,房子裡的家具年代感十足,老電視、老椅子都被留了下來,和自己孩子年紀一般大的箱子裡滿滿當當裝著史友看過的書籍和獲得的榮譽,寫字桌上擺放的一張張老照片,記錄著史友經歷過的艱苦歲月。

史友留存多年的老箱子裡,裝著榮譽勛章、讀過的名著和老照片。 麥文雄/攝

1930年12月,史友出生在河南省博愛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9歲時母親不幸去世,13歲因家庭貧困,迫於無奈父親把他賣到山西長子縣一戶姓崔的老漢為子。不久,崔老漢病故,為了討口飯吃,史友便靠幫人打短工謀生,飽嘗生活的艱辛。

1947年2月,17歲的史友在長子縣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一個多月的集訓,分配到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十二旅三十團二營六連機槍班正式成為了一名戰士。1947年9月,史友在鎮安縣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從那時我就下定決心,永遠忠於黨,聽黨話,跟黨走,終生信仰共產主義,願為黨的事業奮斗到底。”史友告訴記者。

扛起槍杆開始革命生涯,史友頂著槍淋彈雨隨隊伍轉戰南北,先后參加了攻打山西運城鹽池、解放陝南山陽、商南、旬陽、平利、白河、鎮安大坪、安康牛蹄嶺、湖北鄖陽等戰斗,多次立下戰功受到表彰,被軍區選為一等工作模范。

“1947年10月份,在鎮安縣的大坪,米糧川小河口北山上,我們連本來原定在山上休息,沒有戰斗任務,待到天快黑時候,我們往山下走突然間四周全是敵人,接著敵人就向我們猛烈射擊,我們很快利用地愣地坎地形,進行猛烈還擊,因敵人也摸不清我們的情況,天也黑了,敵人就退走了。我們撤下山底,順川道走了幾裡地,住在一個村子裡,當我晚上打開背包時,發現背包上捆的油紙傘把,被子彈竄了一個大洞,洞離我的腦袋還不到半尺遠。”回憶起參與戰爭時自己與死亡擦肩、戰友在自己身邊倒下的一幕幕,史友至今仍印象深刻。

“我活到了現在,能親身感受國家在各方面取得的發展,但是有多少戰友都沒有看到五星紅旗升起。我懷念為黨、為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犧牲在這塊大地上的干部戰士。”史友動情的說。

“我是經歷過舊社會的人,新社會實現了電燈電話、樓上樓下,大部分老百姓過上了不缺吃穿的日子,這得益於黨的好政策。2020年偉大的脫貧攻堅戰斗收官,考慮到我年齡大了,又身患多種疾病,走也走不動,聽也聽不見怎辦?隻有在精神上支持黨,經濟上幫助黨才是正道。”2019年12月31日,史友向黨繳納10000元特殊黨費。

平凡而優秀的共產黨員形象傳遞品質

“史老對於我,是工作中的老師,生活中的長者。”聊起曾經一起共事時史友對自己的諸多幫助,原華山監獄計劃財務科科長單濤滿是感激。

曾與史友一起共事的原華山監獄計劃財務科科長單濤與華山監獄領導看望史友。 麥文雄/攝

1957年3月,史友從部隊轉業后,先后在陝西省公安廳勞改局,馬欄農場工作,隨后又在耀縣、華山監獄工作,直到1990年光榮離休。在監獄系統從事財務工作三十多年,史友經手的錢數以億計,卻從未沾過公家一分錢,在同事中留下了做的賬目和為人一樣一清二白的好名聲。

“剛通過社會招聘進入財務科時,我和單位裡許多不到20歲的年輕人對會計基礎還一無所知,干工作要從打算盤開始學起。史叔就扮演了老師的角色,告訴我們工作的基本要求、注意事項,還經常鼓勵我們年輕人。”單濤告訴記者,工作中的史友任勞任怨,為了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己負責的報表工作,經常主動加班,而第二天,史友又來的最早,把科室打掃的干干淨淨。

“平時生活中的史叔是平易近人的,以前老和我們一群年輕人一塊兒聊天散步,其實史叔的孩子年紀都比我們大。但他很少和我們提起他曾經打過多少仗、立過什麼戰功。聊起過去,史叔提起最多的是兒時家裡的艱苦、如今生活的來之不易,和對黨的敬仰。”單濤回憶道。

對於史友財務科的徒弟門蓮萍,對自己師傅印象最深的還是師傅曾經拾金不昧的高風亮節。

1985夏天,史友所在財務科的出納員王榮鴿在整理貨款時,為了把收到的現金壓平整,將1000元現金放在辦公室椅子的坐墊下。待准備交款時,一時忙亂想不起現金放在哪裡,急得直哭。晚上史友值班時發現了坐墊下的現金,便第一時間跑到王榮鴿家裡把錢交給王榮鴿。那個時候,1000元相當於一個人兩年的工資收入,而史友沒有佔為己有,這令門蓮萍深受觸動,由衷地敬佩起了自己的師傅。

“與史老共事多年,從我剛參加工作時史老加班幫我一起查找月底結賬賬務不平衡的各種差錯,練就過硬的工作技能,克服工作中膽小怕事的心理障礙。到生活中身上的許多閃光點,給我傳遞的許多正能量。是史老介紹我加入中國共產黨,把我培養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從史老身上,我看到了一個普通共產黨員平凡而優秀的高大形象,這值得我們每個人尊重和敬仰。”門蓮萍在對師傅的回憶中寫道。

耄耋之年 以特殊黨費回報黨恩

1990年,史友離休后,仍然心系黨和國家發展,黨徽時常戴在胸前,黨的恩情也被記在了心上。2008年以來,史友先后為支援汶川地震抗震救災、脫貧攻堅、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黨的重點工作交納4次特殊黨費,共計兩萬兩千元。

史友多年來交納特殊黨費的收據。 麥文雄/攝

“2008年6月6日,史老拿著1萬元現金來到我的辦公室,向我說明交納特殊黨費的緣由時,我感到非常震撼。因為史老的生活並不算富裕,平時自己過的那麼節約,怎麼舍得捐出這麼大一筆錢。我趕忙勸史老考慮清楚。史老跟我說,共產黨對我們這些人這麼好,發工資報銷藥費,如今他老了,不能給國家出力流汗了,隻想在經濟上盡一點自己的心意,給黨徽增添光彩。”華山監獄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所所長武耀良聊起史老幾次提出交納特殊黨費回報黨的恩情時,對這位老共產黨員發自內心的敬佩。

“父親經常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他的今天,他忘不了黨對他的培養和照顧。所以對於父親捐款,我們子女都非常理解。”近期,因為身體狀況原因,史友不得不和兒子住在一起,由兒子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享受著兒女孝順、子孫滿堂的幸福晚年生活,史友仍經常看報紙,了解國家大事,還能和前去探望他的領導、老朋友滔滔不絕地談天說地。

2018年3月,史友開始潛心撰寫回憶錄《我在陝南》,回顧那段不平凡的戰斗歷程,緬懷那些為新中國成立英勇獻身的老首長、老戰友。在回顧1947年9月入黨的情景時史友表示: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指導員在入黨宣誓前嚴肅地問他:“史友同志,你為什麼要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大聲回答:“讓全國人民都過上好日子!”

“是黨把我從一個窮孩子培養成革命戰士、人民警察,我一輩子熱愛共產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今天的好日子。我一直想著用什麼方式表達對黨的感激,今天交了黨費,了卻了我的夙願。”2018年7月,在渭南市華州區委組織部交納“特殊黨費”時,老人這樣說。 

(責編:鄒星、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