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能點亮人生

記者 郭妍 通訊員 姜先榮

2021年04月21日07:18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用技能點亮人生

4月14日,陝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的學生正在備戰即將舉行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本報記者 郭妍攝

近年來,陝西不斷深入推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通過深化內涵建設和提高產教融合水平,全面提升職業教育辦學水平。

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每年5月起,一場場熱火朝天的職業技能大賽會在全國各地上演。陝西的職業院校每年都會派出最優秀的學生,參加各種級別的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這些在技能大賽中獲獎的佼佼者,往往還未等到比賽結束就會收到企業伸來的橄欖枝,成為用人單位爭搶的“香餑餑”。

4月16日,陝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教師羅明,正帶領6名學生備戰即將舉行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汽車技術賽項。馮帆同學是備戰選手之一,他今天訓練的項目是競賽模塊中的發動機管理技術。馮帆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對汽車發動機的故障進行診斷與排除,發現和確認故障點,並將有故障的車輛修理到正常狀態。

羅老師按下計時器,訓練正式開始。馮帆立刻進入故障車輛駕駛室啟動車輛。這時,車身發生抖動,發動機發出異響。馮帆開始用萬用表、故障診斷儀、示波器等常用設備進行故障診斷。他用儀器檢測各個元器件的技術參數,傾聽發動機發出的聲音,很快就排除了故障,順利完成訓練。

羅明老師說:“汽車技術賽項主要檢驗參賽選手理論知識的掌握、軟件的應用與故障檢測的能力,培養的是適應當前汽車行業發展所需的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在比賽中,選手需要面對裁判組設置的重重障礙不斷闖關,在6個小時內完成4個項目的考核。能夠在技能大賽中脫穎而出的學生都具有很強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是深受企業歡迎的專業技術人員。很多獲獎的選手沒畢業就提前被企業預定了,他們在工作崗位上很快就能獨當一面,成為技術骨干和優秀的管理人員,待遇豐厚,用技能點亮人生。”

陝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2016屆優秀畢業生王博,在校學習時積極利用寒暑假參加各種現場測量工作和學校測量比賽,在全省和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分獲二等獎和三等獎。因為較強的測量專業水平及業務學習能力,他被中鐵七局選中,在西安地鐵五號線擔任測量員至今。王博在工作崗位上表現突出,多次代表公司參加技能大賽,取得多個獎項,並榮獲陝西省技術能手稱號。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蓬勃興起,產業的革新推動著職業技能大賽內容的更新,而大賽的變化又引領職業院校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等方面的改革,技能大賽已成為職業院校教學改革方向的指南針。全省各職業院校不斷將大賽中涉及的知識點轉化為教學內容,並參照大賽的硬件設施要求建設實訓室,讓學生早日成為產業發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羅老師說:“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成為引領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方向,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汽車技術這項比賽的形式、內容都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發生了深刻的改變。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汽車一起,列入大賽使用車輛,比賽也更注重全方位考核學生的理論、軟件、實踐等綜合能力。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陝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對標產業發展准備了最新的智能網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建立專業實習實訓中心,與企業生產相融合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工學結合,提升動手實踐能力。”

校企合作讓畢業生順利就業

4月14日,在陝西北元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氯鹼分廠生產車間內,張波正對生產設備進行日常巡視。張波是神木職業技術學院化工裝備技術專業的畢業生,2018年,還未畢業的他,因為在校企合作訂單班中表現優異被陝西北元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優先錄用。

張波說:“校企合作訂單班開設的實訓課讓我們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特別是離心泵拆裝的學習,讓我在工作后能快速上崗。”

神木職業技術學院為了讓學生出校門就能進廠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將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標准與職業標准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証書與職業資格對接,培育學生以技能掌握未來,傳播專業知識,傳授職業技能,傳承工匠精神。

學校開設多個校企合作訂單班。企業不僅為學生提供實習平台,還與學校共同組建師資隊伍,派出企業技術骨干到學校上課,組織學校教師到企業實踐,校企雙方探索搭建雙向交流機制,不斷完善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方案,訂單培養專業人才,形成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態。

神木職業技術學院與陝西北元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成立校企合作訂單班,邀請企業技術人員將崗前培訓放到學校課堂上,提前將生產中的安全規范、技能要點講授給學生,讓學生提早了解企業發展前景和崗位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使畢業與就業接軌。訂單式培養提升了學生與崗位的匹配度,縮短了學生畢業入職后的崗前培訓時間,為企業節省了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也增強了企業與學校協同育人的積極性。

截至目前,神木職業技術學院已與60余家企事業單位建立校企合作關系。

陝西職業教育蓬勃發展

陝西不斷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大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顯著提升。陝西職業教育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全省現有職業院校416所,在校生84.8萬人。其中,中職學校230所,學生26萬人﹔技工學校145所,學生18萬人﹔高職院校39所,學生39萬人﹔本科層次職業院校試點2所,學生1.8萬人。

2020年全省中職學校(含技工學校)共招生16.8萬人,計劃完成率120%。全省高職院校共完成招生19.95萬人,其中擴招階段招生5.96萬人。

為了提升職業教育的辦學條件,陝西印發了《陝西省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作方案》《陝西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基本要求》,首次以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名義對中職學校辦學條件不達標、教學管理不規范提出剛性要求,在全省中職學校開展了辦學條件和教學基本要求“雙達標”活動,旨在解決中職辦學資源“散、小、弱”的問題,為陝西職業教育發展打基礎、強內涵、立長遠。

省教育廳組織專家對31所中職學校開展了“雙達標”省級復核,督促各地政府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中職學校基礎辦學條件,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西安、咸陽、渭南、銅川、榆林、漢中、商洛等市的10多個縣區啟動了新一輪中職學校改擴建項目。

職業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僅2020年,全省職業院校共向社會輸送技能人才15.15萬人,其中,中職就業率達98.3%,高職初次就業率達84.7%。職業教育積極開展“1+X”証書制度試點,2020年試點院校共129所,參與試點學生達11.3萬人次。

全省職業教育中高本銜接貫通體系正逐步完善。陝西積極落實《陝西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管理辦法》,把“3+2”作為中高職銜接貫通培養的基本制度,鼓勵中高職教育在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方案方面形成接續一體化。2020年全省中職“3+2”在校生達到6235人,40%左右的學生通過自主分類招生和職教單招形式升入高職院校學習,中職學校已成為陝西省高職重要的生源。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