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在農業農村生產一線

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關注)

本報記者 吳月輝 喻思南

2021年03月29日06: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關注)

核心閱讀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要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讓廣大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

21年來,數十萬名科技特派員活躍在農業農村生產一線,為科技興農富農作出了突出貢獻。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科技特派員將承擔更加重要的使命,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1畝葡萄等於10畝田,在家種葡萄也能賺錢,感謝科技特派員這個好機制。”說起種葡萄給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福建省南平市考亭村村民朱坤華滿心歡喜,“年輕時在社會上闖蕩,錢沒賺著,時間荒廢了不少。后來,謝福鑫老師作為科技特派員來到我們村,他鼓勵我種葡萄,不但免費贈送葡萄苗,還教授果穗套袋等種植技術。如今,種植和經營這30畝葡萄園,我們家一年能收入幾十萬元。”

1999年,科技特派員制度從南平市起步,后來逐步在全國推開。21年來,數十萬名科技特派員活躍在農業農村生產一線,目前已領辦創辦1.5萬家企業或合作社,平均每年轉化示范3萬余項先進適用技術,為科技興農富農作出了突出貢獻。

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說:“科技特派員制度從地方實踐上升成為國家層面制度性安排,展現出強勁的生命力,在服務‘三農’,特別是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取得顯著成效。”

廣大科技特派員進鄉村、下田野,把實驗室建在田間地頭,增加了技術的源頭供給,突破了農業生產的技術瓶頸

手把手傳授技術,為農民解決實際困難。瑪目都村是四川的一個高原特困村。當地原本種植的主要是土豆、玉米,為了早日摘掉貧困帽,村裡成立了合作社,組織農民種植中藥。但苦於缺乏技術,農民積極性不高,成效不明顯。

2015年,四川農業大學教授田孟良作為科技特派員來到瑪目都村時,發現村裡土地稀缺,果樹種植佔用了不少土地。田孟良向村裡建議,推廣林下經濟,實行果藥復合種植,發展高原中藏藥材人工栽培。

一切從頭開始。選擇品種,整理土地,搭建遮陽網,田間管理……每一個技術環節,田孟良都給農戶們細心講解。遇到不容易說清的問題,他挽起褲腳、操起鋤頭就下地示范。

在田孟良的精心指導下,如今的瑪目都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高原中藏藥材人工栽培及野生撫育示范基地。

輸入技術很重要,留住技術更關鍵。為了把技術真正留在農村,科技特派員制度培養了一大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鄉土人才。

“農民是農業和農村的核心,提升農民的綜合素質才能夠讓科技成果更好地轉化為農業生產力。”耕耘江蘇農村幾十年,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趙亞夫深有體會。

為了將眾多科研成果更好地傳授給農民,這些年裡,趙亞夫組織科研人員編寫了各種科普讀物,免費發給農民閱讀。同時舉辦農民培訓班,給當地農民講授科技知識。據統計,趙亞夫為農民編寫的科普讀物至今已超過百萬字,平均每年上課超過百堂,培訓農民達30萬人次,近百項現代農業科研成果在農民手中派上大用場。

在重慶涪陵區,從事涪陵黑豬選育的科技特派員朱丹,8年間對16000人次進行養豬技術培訓,在現場培養養豬技術“二傳手”上千人。“土專家”“二傳手”既是拉近農民與科技的橋梁和紐帶,也是當地群眾學習、應用新技術的好榜樣,有了一個“明白人”,就會有更多的“明白人”。

圍繞產業和農業需求,與農民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利益共同體,推動農村科技創新創業走向縱深

傳授技術讓農民提升了技能,而將資本、管理等生產要素向農村聚集,則助推農業全產業鏈增值和向品牌化、高端化發展。

這些年來,科技特派員圍繞當地產業和農業需求,與農民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利益共同體,推動農村科技創新創業走向縱深。

創新技術,讓農業生產更高效。在浙江武義,種香菇曾經是個出了名的苦營生。菌棒的生產是食用菌產業中的關鍵環節。武義的菇農過去一般採用“煮棒”的土法來滅菌,即使幾天幾夜不合眼緊盯著,也不能保証料棒滅菌徹底。當地的種菇大戶謝獻武就曾因此吃了大虧。因為原料質量把關不嚴,成批的菌棒報廢,當年一下子損失了三四十萬元。

2008年,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副所長蔡為明研究員帶領的“食用菌團隊科技特派員”入駐武義,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解決菌棒生產的這個技術難題。

蔡為明和團隊參與創辦了武義創新食用菌有限公司,由企業提供資金、技術和服務,通過研發新建專業化的生產線集中生產菌棒,把統一制好的菌棒直接交給菇農進行出菇管理,讓菇農種菇既輕鬆又有保障。

目前,武義縣已經建起了20多條專業化菌棒生產線,年產菌棒3800多萬棒,技術惠及全縣90%以上的菇農,僅武義縣一地,這項技術的推廣應用就累計節支增收超億元,種菇也不再是件苦差事了。

領辦企業,加速產業市場化。扎根山區多年,科技特派員王友國利用科研成果大力促進了重慶酉陽的油茶產業發展。2015年退休后,為了繼續做強做大油茶產業,他說服家人,放棄安逸生活,領辦了遇到技術瓶頸的重慶五福盈林業發展有限公司。

在7年的科技創業中,王友國探索了以酉陽縣天館鄉1萬畝油茶為示范的“145”利潤分紅模式,即集體經濟佔10%、企業佔40%、農民用土地入股佔50%。僅2019年,就有1000余名貧困人口通過利益聯結模式人均實現務工和分紅收入1萬元。

“我是農民的兒子,吃過苦、受過累,最能理解農民需要什麼。我退休后再創業,帶領鄉親們富起來,覺得無比甜蜜。作為一名科技特派員,意義就在這裡。”王友國說。

先進的農業科技成果和現代農業生產理念在農村扎根,“科技興農”促進農民增收、鄉村致富、農業發展

通過科技特派員的不懈努力,先進的農業科技成果和現代農業生產理念在農村扎下根來,許多農村從“靠天吃飯”到“科技興農”,為農民增收、鄉村致富、農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促增收,讓農民腰包鼓起來。滲水地膜旱作高產技術是一項多學科、高集成的創新成果,不僅實現了良種良法配套,還形成了農機與農藝的有效結合,鋪膜播種一次完成,作業效率大幅提高,但在技術推廣的過程中需要專業的指導、示范。

2017年,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姚建民及其團隊開始在陝西佳縣4個鄉鎮示范種植滲水地膜谷子1000畝,共有119戶農民參與種植,戶均種植8.4畝,經測畝產達到500公斤以上,實現產量翻番,除去種植成本每畝增收1000元,農戶平均增收8000元。

扶產業,讓發展可持續。廣大科技特派員培育出一大批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的鄉村產業,打造出一個個響當當的地方特色品牌。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率領的團隊制定了柞水黑木耳菌包生產等4項技術規程,為陝西柞水縣選育出4個黑木耳、1個玉木耳宜栽品種,通過大面積推廣,輻射帶動全縣9個鎮辦、42個村發展木耳產業,實現產值近3億元,3000多戶貧困戶依靠木耳產業穩定脫貧。

科技特派員以農民需求為服務方向,提升農民脫貧增收的能力,更激發其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

安徽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江春說:“科技特派員們長期駐守脫貧攻堅一線,與農民兄弟同吃同住,給他們帶來新的思維方式、新的發展觀念,增強了他們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志氣。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實現了‘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的根本性轉變。”

新時期有新要求。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科技特派員將承擔更加重要的使命,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徐南平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繼續豐富完善新時代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內涵和實踐,營造良好制度和社會環境,激發廣大科技特派員服務熱情和創新創業活力,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組織效能,把科技特派員打造成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排頭兵和鄉村振興的先遣隊。”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29日 第 19 版)

(責編:左瑞、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