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人文物盜竊團伙被抓,95件珍貴文物被警方追回。近期,公安部督辦2018第9號大要案件破了!衛某剛犯罪團伙被繩之以法。經陝西省咸陽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咸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以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倒賣文物罪等罪名判處被告人衛某剛等23人有期徒刑十五年至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不等的刑罰。被盜掘、倒賣的文物一件不差,完璧歸“秦”!
兩代“摸金校尉” 3次作案,祖傳盜古塔!
“玲瓏金剎跨幽陽,七級芙蓉舍利藏。”黃河兩大支流——汾河、渭河流域水深土厚,孕育了中華民族燦爛的古代文明,尤其是秦都名城咸陽,千年古塔眾多,豐厚的寶藏,吸引了為數不少的盜墓分子,他們瞅准了文物保護的漏洞,抱著僥幸心理,靠著團伙作戰,一次次把手伸向古墓、壁畫、佛像,甚至發展成家族化、產業化的盜墓團伙。
盜掘文物的衛某剛犯罪團伙被警方抓獲。圖片由公安部門提供
今年53歲的山西人衛某剛就是其中之一。他曾於2004年被山西省新絳縣法院以盜掘古文化遺址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經減刑,2011年1月釋放。沒想到,釋放不到半年,他又重操舊業,惦念上了陝西興平市的清梵寺塔。
據衛某剛交代,通過自學研究,他斷定古人建塔,往往會在塔頂或地宮裡放置珠寶、佛像、佛經甚至舍利,而古塔在咸陽市內眾多,文保部門“顧不過來”,他們有很大勝算盜竊成功。
2011年7、8月間,衛某剛安排團伙趙現花(在逃)租下興平市北街一處民房,離清梵寺塔50米以內。隨后,安排衛某軍以“打餅子”為掩護,找人在屋內打了一個通向古塔的地洞,最終在塔的地宮裡盜掘了一個銀質阿育王塔、一座石塔、一個銅棺、一個琉璃瓶(裝有疑似舍利、佛金骨)、疑似瑪尼餅、銅錢數枚等眾多文物。
有了這一次的“大獲成功”,衛某剛團伙更加猖狂。根據“經驗”,接連干了兩起!
2013年11月,衛某剛伙同“太師傅”張某永(已死亡)來到陝西省旬邑縣,合謀盜掘建於北宋嘉祐四年的泰塔。張某永在泰塔附近租了民房,以經營蒸饃店為掩護,安排被告人衛某璽、衛某軍、贠某心採取挖洞方式盜掘。泰塔地宮被打開,地宮內的臥佛像、銅棺(內含銀棺)、琉璃瓶(內含疑似舍利)、小佛像等文物被悉數盜走。
2015年初,衛某剛團伙又轉向陝西省彬縣(現為彬州市),這一次他瞄上的是父親 “未完的事業”——開元寺塔(又稱彬塔)。
據衛某剛交代,父親早年就自行研究,知道這座塔建於唐朝,藏有大量珍貴文物。多年前盜竊此塔時,被捕入獄。在父親的“經驗傳授”下,衛某剛其實早就在心裡盤算好了如何“彌補”父親的不慎,確保自己的成功。他借助前兩次的套路,和劉某忠(在逃)、董某杰(已死亡)商議后,在離彬塔200米左右的地方租了一處門面房,開了“川湘食府”這樣的飯店(同年4月開業)。
犯罪分子指認現場。圖片由公安部門提供
自此,春風滿面的接待食客,晚上這一窩“蛇鼠”,便從飯店衛生間旁邊地下向彬塔挖洞,凌晨4點左右將挖出的土用塑料編織袋裝好用車運走。6個月后,他們將地宮打通,盜竊了石棺、金棺、銀棺、銅棺、鎏金棺、銅鏡、疑似舍利等珍貴文物。
經查,該團伙這3次作案共盜竊花卉紋鎏金銀棺、雙鳳紋鎏金銀槨、石塔、阿育王塔等一級文物4件,此外還有二級、三級、一般文物等數十件。
據陝西警方介紹,除了上述3起案件外,該團伙還曾作案4起:2011年盜掘陝西省蒲城縣雙塔之一的慧徹寺塔、2013年盜掘陝西省岐山縣太平寺塔、2014年盜掘山西省代縣阿育王塔、2016年盜掘山西省運城市東郭村墓地。前兩起打開地宮后發現已經被盜﹔第三起沒找到地宮﹔第四起作案時間跨度長,衛某剛等人被抓獲前還未挖到文物。
陝西公安鐵騎千裡擒賊 百余件文物完璧歸“秦”
“這伙人慣用的作案手段是先踩點,然后在目標附近租房子,經營飯店、小吃做掩護,打地洞盜竊文物。作完案后用土將洞回填。”咸陽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楊君鋒說。
回看案情,不難發現盜塔團伙的“專業”和狡猾。被捕的衛某剛團伙23人,文化程度大部分為小學、初中甚至文盲,多名犯罪嫌疑人與衛某剛曾經是獄友,而衛某剛在選擇同伙時,重點也是其在服刑期間結識的獄友,或者是同村的親戚。記者看到他們的作案工具,大大小小有百余件,自制軌道、電鋸、照明燈、推土車等等,“應有盡有”。
據警方介紹,衛某剛家裡的床頭,更是放滿了研究古文獻、古塔、文物的書籍,被翻閱得書頁都卷了起來,“下了不少功夫”。
這注定是一條錯綜復雜、人員關系交織的案件,而文物被盜后,會流轉多地,既有上游的組織盜竊,還有中間的倒賣團伙,下游的黑市等等。
這個案子的破獲,銘記了陝西警方的千裡擒賊,在山西、北京、河南、寧夏、四川、浙江等地留下了他們艱辛的身影和足跡。36個犯罪嫌疑人,追回了被盜一級文物4件、二級文物5件、三級文物29件、一般文物57件。
彬州市開元寺塔被盜案件的偵破,便是一個典型的縮影。“彬塔”是衛某剛父子和師徒三人的“惦念”,更是他們“翻船”的開始。
2018年1月16日彬縣公安局立即成立專案組,抽調精民警力全力開展案件偵破工作。可是,2015年到2018年,已經過去了三年時間,在專案組立案偵查的時候,對於犯罪嫌疑人究竟是誰、被盜文物去了哪裡……毫無頭緒,一連串的問題擺在民警面前。
但警方扛著重擔,愣是把這塊硬骨頭啃下來了。在這期間,有驚心動魄,有峰回路轉,更有皇天不負!負責這個案子的是科班出身主管刑偵工作的副局長馬英,被稱為“彬州神探”。2018年,1月20日,馬英冒著嚴寒帶領專案組民警火速趕赴山西展開調查,初步確定以衛某剛為首的犯罪團伙就是盜掘彬塔的嫌疑人衛某剛。
“抓捕衛某剛之前,專案組民警光蹲點蹲了三四天,對他的情況基本有了掌握。最后根據既定方案,抓捕組秘密接近衛某剛門店,在門店內將其合圍,該案一號人物被成功抓捕。”馬英介紹說。
驚心動魄,又慶幸的是,在去山西追捕途中,民警張愛軍、楊凱等4人在高速路翻車了! “好在我們都隻受了皮外傷,找當地交警協助,把車拖到修理廠,修理廠老板給我們借了輛車,我們繼續追嫌疑人,到底是抓到了!”彬州市公安局民警張愛軍回憶說,這個黑黑的高大漢子,長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大家告訴記者,“他付出了很多!”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衛某剛的抓捕歸案,至關重要。幾天時間裡,彬州公安很快又抓捕了8名犯罪嫌疑人。在強大的壓力下,犯罪嫌疑人陸續交代了來彬縣盜掘彬塔文物的犯罪事實。
首戰告捷,旗開得勝。但文物最終由衛某剛一人經手賣出,文物被賣向了何處,斗智斗勇之下,衛某剛終於放棄抵抗交代了他是通過臨汾市的張某喜將文物賣給了河南的張某敏,從此專案組開始了艱難的追繳文物工作。這並不比抓捕犯罪分子輕鬆!
在抓張士敏的時候,專案組去汾陽一共五次,短的時候去一周,長的時候多達半個月,大多都是十天左右,經過多次工作,張某敏最后還是投案自首了。這給專案組后期追蹤文物提供了可靠的方向,后面的工作才得以順利開展,馬英帶領專案組連續奮戰駕車趕赴許昌市、漯河市、南京市、成都市,終於規勸唐某春、牛某峰、鄧某宏、譚某先后投案自首,最終查清將彬塔被盜文物以2300萬元賣給了杭州市的阮某某。馬英隨即安排專案組民警徐磊和小杜開車到杭州,兩天時間 ,幾千公裡路,馬不停蹄,終於找到了被盜的文物!
警方繳獲的文物。圖片由公安部門提供
第二天晚上,咸陽市公安部門請來文物專家,對文物進行了鑒定。專案民警在房子看了一晚上,第二天專案組民警帶著石棺1個、銅棺2個、銀棺2個、銀鎏金棺1個、金棺1個、骨質舍利1塊、舍利子數百粒、銅質菩薩像8尊,銅鏡10面、琉璃瓶8個等珍貴文物共49件文物榮歸故裡。
這只是偵辦和追回文物過程的一個橫截面。鍥而不舍、一心為公,堅韌不拔和劍膽琴心的警察們,化身護寶英雄,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更震懾著不法分子,讓生活在地上的百姓和深埋在地下的文物,都多了一重“安全感”。
文物保護任重道遠 廣大群眾也需主動參與文物保護工作
文物回來了,離不開公安機關付出的艱苦努力。但是同時讓人深思的是,公安機關其實已經是文物保護的最后一道門,文保是重在前期的工作,也是要做在前面、做在全社會的工作。回看衛某剛團伙案件始末,也是發人深思。
該案中被盜的6座古塔和1座古墓葬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有的甚至是當地標志性文物古跡。如今,在幾處被盜的古塔附近,居民們恬靜地生活著。詢問當地百姓,大部分人都表示不知道塔下還有文物,隻知道要保護地面上的古塔。
犯罪團伙盜掘文物所留下的地道。圖片由公安部門提供
面對猖獗的文物盜竊、盜掘等犯罪活動,公安部和國家文物局持續重拳發力、雷霆亮劍,2017年以來,公安部會同國家文物局連續組織開展全國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破案件、打團伙、繳文物、摧網絡,偵破盜掘、盜竊、倒賣等文物犯罪案件30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000余名,追繳文物4萬余件。陝西省結合本地實際,持續9年開展“鷹”系列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累計破案2800余起,追繳文物1.7萬余件。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1月16日,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布平台正式上線啟動,平台使用中、英兩種語言,向社會開放瀏覽,平台上發布的文物信息包括文物影像圖、文物類型、文物名稱、編號、年代、工藝技法、完殘狀況等內容,同時還具有查詢及線索舉報等功能。可以說,這一平台將為我國打擊文物犯罪、追繳被盜文物及海外流失文物依法追索提供依據。
2020年8月31日,公安部會同國家文物局再次聯合部署開展為期一年的全國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各地公安機關與文物部門密切協作配合,克服疫情影響,廣辟線索來源,強力破案攻堅,積極追捕逃犯,全力追繳文物,全鏈條偵辦案件,取得顯著成效。截至12月31日,共偵破各類文物犯罪案件1100余起,打掉文物犯罪團伙200余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000余名,追繳文物2.2萬余件。在公安機關嚴厲打擊下,近年來盜掘、盜竊文物犯罪發案逐年下降,文物犯罪的多發態勢得到初步遏制。
不能忽視的是,在暴利的驅使下,文物犯罪分子仍然在頂風作案,並且手段日益專業化、智能化,文物犯罪已形成探、掘、盜、運、銷“一條龍”的地下文物犯罪網絡,文物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對此,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安機關將深入推進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繼續依法嚴打文物犯罪,遏制文物犯罪多發態勢,切實把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產守護好。同時,公安機關呼吁廣大群眾,不斷提高文物保護意識,主動參與文物保護工作,積極向公安機關檢舉揭發盜掘、盜竊、倒賣、走私等文物犯罪線索,為守護中華民族根脈、保護國家文物安全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