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家店才開業不到1個月,已經銷售1萬多元了。”2月23日,安康市嵐皋縣藺河鎮毛絨玩具直銷店店主白忠梅告訴記者,“我們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主要向國內銷售縣上各廠家生產的毛絨玩具。”
嵐皋縣目前有毛絨玩具生產企業3家,工廠遍布全縣12個鎮30多個村和社區。“以前這些毛絨玩具,主要是面向歐美市場出口的,從我們這兒運到上海裝船離岸。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們的外部銷售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遇到了很多困難,但另一方面,國內的需求有所增長,這就促使我們必須‘兩條腿’走路,通過直銷店激活毛絨玩具內需潛力。”安康金德利文化創意產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遠志說。
張遠志的選擇,正是當地政府支持走的路。2020年底,嵐皋縣通過政府統一租賃、裝修門面房、補貼水電費等方式,在縣城和鄉鎮累計開設毛絨玩具直銷店12家,由政府和企業聯合選聘25—35周歲有意願、有能力、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員創辦經營,提供給經營者30萬元以下創業貸款,幫各毛絨玩具企業搭建起線上線下內需銷售平台。
“直銷店不僅是我們面向國內包括當地消費市場宣傳、展示、銷售的窗口,也是我們探知國內市場需求、調整生產加工方向和種類的窗口。”嵐皋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前武說,“比如說,由於國內外文化差異,以前出口國外的一些毛絨玩具種類在國內就不怎麼走俏,而玫瑰娃娃、大鯊魚、玩具貓等國外不怎麼需要的,在國內就賣得很火,我們就根據國內市場訂單,幫企業引進工藝,積極主動適應市場。”
嵐皋縣這一做法直接帶動了毛絨玩具產業的進一步壯大升級。
“現在工廠的訂單量沒問題,就是擔心按期趕不出來。比如,上海、廣州、深圳一些幼兒園、企業、游樂園就通過直銷店發來了訂單。為了趕工期,同時提高員工收入,實現員工上班和照顧家兩不誤,我們對有條件的員工由廠裡給他們家裡免費配置縫紉機等設備,這些員工可以把一些操作簡單的半成品活拿回家做,第二天再帶來。”張遠志說,“此外,我們農歷臘月初八才在藺河鎮草埡村新增了1家分廠,目前正著手開發生產國內所需的產品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