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珠凝望遠方。 本報通訊員 徐光嵐攝
1月21日,冬日暖陽洒落秦嶺北麓,位於周至縣的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暖意融融。上午10時左右,圓滾滾的大熊貓珠珠坐在外舍的院中,晒著太陽咀嚼著新鮮的竹葉。吃完竹子還沒休息,它就轉身匆匆向室內走去。
“珠珠具有很強的母性,它這是著急著進去喂熊貓寶寶了!”工作人員介紹說。
珠珠出生於2000年,如今已有21歲高齡。2020年10月11日上午9時31分,珠珠產下自己的第7個熊貓寶寶,成為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生產年齡最大、產仔數量最多的雌性大熊貓,也因此成為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的“英雄母親”。
珠珠具有明顯的家族特征,它的鼻子和嘴角邊有一點黑色毛發,這點遺傳自它的母親。珠珠的母親是一隻頗具“傳奇色彩”的秦嶺大熊貓——白雪,曾兩次“出逃”的它,鼻梁上有一輪黑色的月牙,這是它獨有的標志,而鼻子和嘴角邊的“黑胡子”,則成為白雪家族的特殊標志。目前珠珠正在喂養的大熊貓寶寶也遺傳了這一特征,像是戴了個黑色口罩,辨識度很高。
2008年,8歲的珠珠首胎產下一隻雄性大熊貓秦川﹔僅過了一年,珠珠產下第二胎——雌性大熊貓丫丫﹔2013年,它生下一隻雌性大熊貓安安﹔2017年,珠珠生下第四胎大熊貓善嬉﹔2019 年,珠珠首次產下一對龍鳳胎大熊貓寶寶佳佳和園園﹔2020年10月,它生下現在正在喂養的大熊貓幼仔。
截至目前,珠珠已生育6胎7仔,創下了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的繁育紀錄。
“珠珠是一隻聰明活潑的秦嶺大熊貓,日常訓練中,它的動作掌握得特別快,而且它是母性很強的一隻大熊貓,抱仔能力非常強。”在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工作了19年的保育員楊創學介紹道。
大熊貓進入產仔期后,會出現減食、嗜睡等現象,產仔時體力消耗也特別大,每生一胎都伴隨著長時間的煎熬和等待,產仔前,它會蜷縮著,或來回踱步、嘶吼、翻身……經過10多個甚至20多個小時,一隻大熊貓幼仔才能順利降生。
2020年10月11日,珠珠產下167克的熊貓寶寶。眾人還來不及細看,珠珠便立即把幼仔攬在懷裡,緊緊地用前肢護住幼仔,不時地舔舐著熊貓寶寶。隻要保育員一靠近,珠珠就順勢倒下裝睡,保育員用它最愛的蜂蜜水吸引,它也絕不多看一眼。愛子深情讓人動容。
“為了保証珠珠在育仔期間的營養,除了每天定時定量喂食巴山木竹,我們還會摘一些鮮嫩的箬竹竹葉,配上少量精飼料,確保珠珠奶水充足、身體健壯。”楊創學說。
更為難得的是,珠珠不僅對自己生的幼仔充滿母愛,它還能幫忙哺育其他熊貓寶寶。全球唯一人工圈養的棕色大熊貓七仔小時候,珠珠就是它的“奶媽”。
母乳是幼年大熊貓健康成長的保障。2009年,年幼的七仔剛被送到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瘦弱的它需要以奶粉為主食,同時配合母乳以確保健康。挑選哪隻熊貓當七仔的“奶媽”,成了大熊貓研究中心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研究中心經過多次商議斟酌,確定了當時9歲、身體健壯、隻喂養一個幼仔,且奶水充足的大熊貓珠珠作為七仔的‘奶媽’。”楊創學介紹道。
為了讓珠珠接受七仔,當時工作人員給七仔涂上了珠珠的尿液,然后將七仔放進珠珠懷裡。珠珠疑惑地看了看這個毛色奇怪的小家伙,又湊上去不放心地聞了聞,便把棕色的七仔當成自己的孩子喂養了,它一直把七仔照顧到半歲多。如今,11歲的七仔已成為熊貓界的“大明星”,體重達110多公斤,健壯有力。七仔能有今天這樣健壯的體格,珠珠這位藏在幕后的好“奶媽”功不可沒。
大熊貓在人工繁育中存在“發情難、配種難、育幼難”三大難題,10多年來,珠珠在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產下6胎7仔,實屬不易。它的成長見証了陝西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多年來取得的成績,也見証了工作人員付出的辛勞和汗水。更重要的是,珠珠的家族讓人工繁育的秦嶺大熊貓種群不斷發展壯大。
“看著研究中心的大熊貓一天比一天多,熊貓寶寶們一點一點長大,我們心裡有說不出來的欣慰。”楊創學說,“今年珠珠已經21歲高齡,可能不會再繁育了,希望它能開心地度過今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