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基層近一些 再近一些

康 岩

2021年02月25日06:4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離基層近一些 再近一些

連日來,記者們行走在城市和鄉村,走進工廠、學校和農家,用筆端描寫基層一線,用鏡頭刻畫火熱生活,以小切口呈現大主題、小故事反映大變遷、小視角折射大時代。這些報道,反映了我們國家在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成就,展現了普通人迎難而上、砥礪奮進的姿態。

新聞報道如何講好故事,是一門大學問。對於受眾而言,講好中國故事,硬性宣傳不如柔性輸出,板著面孔說教不如娓娓道來講述。在貴州的深山苗寨,記者感慨於一個曾經連水泥路都不通的村子,借助文旅產業實現脫貧,成為知名旅游村,為鄉親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在西藏海拔5000多米的雷達站,記者感動於邊防戰士們,克服各種極端困難、忠於職守,把青春年華奉獻給雪域高原的戍邊事業……落筆有情,文思並舉,記者們眼看耳聽,挖掘出創新創造、自信自強的鮮活素材﹔奮力書寫,真情涌動,記者們身至心至,描摹出隻爭朝夕、生機勃勃的基層景象。

文者,貫道之器也。好文章在辦公室裡找不到,在會議上尋不來,新聞工作者隻有離基層近一些、再近一些,靠腳底板一步一步行走、用眼睛一點一點發現、用頭腦每時每刻思考、用筆觸一字一句書寫,才能讓報道帶著泥土的芬芳,踩到大地的堅實。作家柳青對陝西關中農民生活有深入了解,電視上播出一項涉及農村農民的政策,他腦子裡立即就在思考農民群眾喜不喜歡。同作家搞創作一樣,火熱的一線生活和普通群眾,無論何時何地,都是新聞的基本素材和關注焦點,也是報道的主要源泉。

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田間地頭幼苗生長,農民精心耕作用心呵護﹔工廠車間機器轟鳴,工人精准操作一絲不苟,科研院所實驗繁忙,科技人員縝密思考努力攻關……這些普通人就是記者筆下的“主人公”,這些日常生活就是記者文章中主畫面。隻有堅持把新聞寫在大地上、寫進人民心坎裡,才能感動人、傳得開、留得久。新征程揚帆啟航,催征鼓已然敲響。記錄奮進的中國、美好的中國,新聞工作者重任在肩,大有可為。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25日 第 06 版)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