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春風好讀書 他鄉還與故鄉同

記者 呂揚

2021年02月14日08:21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長安春風好讀書 他鄉還與故鄉同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為假期留校的同學們舉行了“歡歡喜喜西電年,導師為我寫春聯”活動。 照片除署名外均為本報記者 呂揚攝

西安工業大學留校同學加入學校“愛校衛士”,假期為學校把好關、站好崗。

西安石油大學學生王博因疫情不能返鄉,留在學校堅持學習。

西安工業大學的留學生在老師家裡學包餃子,體驗中國的年味兒。本報通訊員 楊靜攝

今年的寒假和春節有些特殊。因為疫情和學業等原因,會有一些學生在高校不能回家過年,雖有遺憾,但他們不孤單。高校採取各種措施,關心著同學們的健康、學習和生活,讓他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年味兒。

讓留在學校的學生暖心過年

“放假了不能回家過春節有些遺憾,但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有責任為疫情防控作貢獻。”西安科技大學楊佳儀、趙陸、范奕汝等幾名同學的老家都在石家庄,疫情的影響讓他們回家過年成了問題。“和家裡溝通了,父母也很理解,讓我們安心留在學校。”

記者在1月25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召開的寒假期間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上了解到:我省高校已全部放假,因疫情的影響和科研需要,仍然有一些學生留在學校。

確保寒假留校師生能獲得有溫度、有質量的假期生活,度過一個健康、祥和的春節和假期,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要求各高校立即啟動值班值守制度,實行領導帶班負責制,完善值班編排,毫不鬆懈抓好假期疫情防控。同時,在生活上為留校學生提供關懷。

“疫情防控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做好疫情防控更是高校目前的重點工作。”西安科技大學副校長陳春林告訴記者,學校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揮部,對因為學業需求留校的學生和因疫情留校的學生提前摸底,提前預判,以便給學生提供周到的服務,目前包括水、電、氣、暖、飲食和學生在校內的安全等問題都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周密安排。

為了更方便地給留校學生寒假期間生活和學業上提供幫助,西安科技大學將三個校區的留校學生集中到一個校區,並在放假前專門採購了口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物資。根據留校學生人數合理安排食堂的營業規模和營業時間,科學制定供餐計劃,為留校師生提供優質滿意的餐飲服務。配齊管理、保潔、維修等工作人員,有效落實場所消毒、人員管控等防控舉措,充分保障學生洗浴、熱水供應等生活需求,做好宿舍樓的供暖保障,確保留校師生溫暖過冬。

在西安科技大學學生食堂門口有一排醒目的標識,溫馨地提醒著同學們,如“一層麻辣香鍋由此排隊”“一層排骨面由此排隊”“二層營養快餐、小籠包、拉條子由此排隊”“三層米飯套餐由此排隊”等。

“學校很關心我們,宿舍的暖氣很熱,學校的超市正常營業,生活上很方便,我們感到很踏實。”楊佳儀、趙陸、范奕汝等幾個同學說,“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很完善。從校門口、食堂進出時都有體溫檢測,並要求戴口罩。”

選擇留下,便選擇了堅守

寒假前夕,西安工業大學針對疫情防控和關愛留校學生做了精心准備。學校聯合未央湖街道辦組織開展了全員核酸檢測應急演練,通過演練,為應對疫情突發情況提供了實戰經驗,為常態化疫情防控奠定了堅實基礎,並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健康教育,對教室、宿舍、食堂、圖書館等區域全面消殺。

“一家不圓萬家圓,總是要有人來擔起保護學校的責任,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大家安心過好年。”西安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大二學生岳世祺說,“國家提倡就地過年,我響應國家號召,今年春節選擇留校過年。學校為我們備足了生活用品,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兒。”

今年寒假,西安工業大學部分國內外學生響應號召,自願選擇留在學校。他們在做好個人疫情防控的同時,也不忘用自己的方式為學校貢獻力量——選擇成為“愛校衛士”。

西安工業大學“愛校衛士”隊伍成立至今已將近10年,對於隊員們的選拔也嚴守著選優和助貧的原則,入選后會對隊員們進行安全、消防、交通知識及學校安全條例等系統性培訓,通過考核之后方能正式上崗。

“成為‘愛校衛士’,既能夠加強學生們的安全意識和法律常識,也可以全面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學校保衛處處長助理張華鋒說,“當然,他們的加入也擴充了疫情期間學校安保的青春力量。”

今年寒假“愛校衛士”隊伍中共有18名國內學生,被分配在學校未央、金花兩個校區,隊員們的食宿由保衛處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統一管理,日常實行“非必要不外出,外出需請假”的管理制度。

現任“愛校衛士”組長的岳世祺是一名復員軍人,自從退役后就加入了“愛校衛士”的隊伍,協助保衛處老師做好校園日常治安管理與秩序維護工作。“平時我們認真學習,定時鍛煉,負責學校的安全檢查和疫情防控。”

“愛校衛士”的身影成為校園中的安全防線,他們每天早晨不到7點便會到崗值班,疫情期間,嚴格把控進出校園的人員檢測環節,為學校把好關、站好崗。

假期,學校專門為他們設置食堂、學習室及運動場所。“在校園也可以感受到如家般的溫暖。”第一次擔任“愛校衛士”的常瀚中同學聊起在校生活顯得很輕鬆,“日常生活中,學校對我們每一個留校的學生都十分關心,還專門安排我們小范圍相聚,吃餃子、看春晚。”

就地過年,隻為更好的相聚

“從留校到現在,學校領導和老師無微不至的關心,讓我真實感受到了溫暖,雖然回不了家,但是學校讓我有了家的感覺。”西安石油大學研究生馬金採說,因為家在河北中高風險區而不能回家過年,最初,她有些擔心。

“輔導員李路老師讓我不要擔心,說學校會統一給我們安排留校。學校安排專車幫助我們把行李從鄠邑校區運送到了雁塔校區,李路老師把我們安頓好才離開。”馬金採說,學院領導很關心她,專門到宿舍安慰她,並叮囑她有任何問題都要及時與學院、輔導員聯系,學院會全力以赴提供幫助。

寒假以來,西安石油大學科學謀劃,安排部署寒假留校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對留校學生進行集中住宿管理,建立臨時班委,確保對留校學生能夠進行網格化管理。與此同時,學校及院系及時開展看望寒假留校學生活動,了解留校學生科研、學習情況,做好后勤保障,讓同學們安心在校學習。

因科研任務留校的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王博說:“在校園裡,我們的生活沒有因為疫情和放假的原因而不同。每天早晨起床,樓道裡已經噴洒了消毒水,水房依然24小時提供熱水,進出宿舍時宿管阿姨會為我們測量體溫,食堂和澡堂依舊開著,水、電、暖氣也照常。”

他說,白天進行科研工作時,導師會關心提醒自己注意保暖,要勤洗手、多通風、戴口罩。回到宿舍,校領導和輔導員也會來慰問,關心大家的生活是否方便、近期的科研計劃是否順利,詢問學校在后勤和防疫方面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每當走在空蕩蕩的校園裡,心中不免有一些失落,但是想到學校依然有這麼多的老師和后勤工作人員為了我們能夠正常生活,依然堅守在崗位上,就很感動。我想對他們說一聲——感謝你們的付出,你們辛苦了!”

馬金採說:“宿管阿姨每天對學生公寓進行消毒,學校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安全、健康、整潔、舒適的住宿環境,食堂可口的飯菜也解決了我們的吃飯問題,開放了部分自習室以及實驗室,方便我在校期間開展學習、科創活動。學校和老師們的關心和支持,使我能夠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希望我的家鄉早日戰勝疫情,我在西安為家鄉加油!”

讓留學生在異國他鄉感受年味兒

“疫情期間,學校很關心我們在華外國留學生的身體健康,提供了全方位的幫助,讓我們在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孤獨,也不恐慌。家人們都很放心我在這裡生活和學習,謝謝中國政府和學校的努力和關懷。”西安財經大學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留學生ADASHEV SHOKHRUKHKHON開心地說。

為了讓留學生在異國他鄉的2021新年過得更有年味兒,西安財經大學舉辦了來華留學生喜迎新春佳節、游覽鐘鼓樓與大唐不夜城、參加迎新春跨國融媒體直播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並精心准備了春節禮包,把挑選的福字、中國結、窗花等具有中國元素的節日用品一一發放到留學生手中,送去節日問候與新春祝福。學校還組織留學生參與錄制學校2021新年祝福視頻,共同迎接新年的到來,讓他們感受到了學校及老師們的關懷和中國傳統節日濃郁的文化氛圍。

巴基斯坦留學生HUSSAIN ATIF說:“很開心能來到西安財經大學學習。在這裡,我不但進一步學習了中文,也深入了解了中國文化,收獲很大。中國政府在疫情防控中展現出的大國擔當讓人欽佩,感謝中國為巴基斯坦提供的一切幫助,我相信中國會更加富強,中國人民和巴基斯坦人民之間會友誼長存!”

在我省高校,有不少留學生多年都選擇留在中國過年,西安科技大學的尼日利亞留學生王阿奇就是一個。他還曾兩次代表學校參加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並獲得銀獎。

“以前過年到大雁塔玩,到處是人,太熱鬧了。”王阿奇笑著說,今年自己打算去人少的地方感受中國的春節氣氛。

在西安工業大學“愛校衛士”的隊伍中,也有外籍學生的面孔,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在這個特別的假期選擇了留校。

加納留學生埃文斯說:“我每天早晨10點就會到崗,領取自己的安全巡邏袖章,然后環校園檢查,一旦發現不安全事件便會立刻報備,希望我也能在假期為學校的工作出力。”

不同於往年除夕為留學生們安排的餃子宴,今年農歷新年,西安工業大學通過走訪、發放春聯等方式為留學生們送去中國春節的濃濃年味。

西安石油大學的哈薩克斯坦留學生阿謝麗今年是攻讀碩士學位的最后一年:“我住在校外,老師很關心我們。我會聽從老師的建議,不去擁擠的地方,保護好自己。”

留在西電過大年 導師為我寫春聯

受疫情影響,今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有300余名研究生無法在春節期間和家人團聚,首次留校過年。為了讓留校學生在這個特殊的春節能感受到家一般的幸福與溫暖,2月7日下午,學校啟動了“春節暖心行動”。行動包括向每位研究生通過銀行卡發放新春紅包200元,向每位同學發放春節餐券和新春大禮包等。當天下午,“歡歡喜喜西電年,導師為我寫春聯”活動拉開帷幕,6位老師為留校研究生現場撰寫春聯,傳遞祝福。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揮毫潑墨者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位揮毫潑墨者就是微電子學院教授馬曉華。聽說學校准備給同學們送春聯,他第一個報名,義務給大家送出自己的丹青書法,“希望老師們的心意可以通過一個個春聯和福字傳遞給留校的同學,用這些春聯承載的真摯情意陪伴大家一起過一個圓滿的農歷新年。”

現場獻藝的老師還有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執行院長邵曉鵬、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李耀平、電子工程學院雷振亞、體育部王紅衛。此外,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西安市灞橋區文化館館長史興海作為特別來賓,為活動助陣。

喜慶的春聯、大紅的福字,讓同學們在學校也能感受到濃濃的春節氛圍,找到過年的感覺。雖然今年不能回家和父母團聚,但能和老師同學們在學校團圓也是一種不同尋常的難忘體驗。

付琳是河北石家庄人,看到學校貼心准備的春聯和新春禮包,她覺得無比溫暖。“平日裡,導師都是學術大家,在科研上一絲不苟,今天看到他們揮毫潑墨,為我們寫春聯,讓我深受觸動。疫情阻隔了我回家的路,西電老師們卻給我們送上了濃濃的情。這是我在西電讀書的最后一年,這個春節是最獨特的春節,也會是最難忘的日子。”

“在疫情的特殊時期,眾多年輕的在讀研究生響應國家號召,就地過年,留在了學校,這是新一代建設者與接班人的高風亮節。而學校也給予同學們關懷與照顧,讓大家非常感動。願所有人一起努力,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美好。”微電子學院百優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張赫鵬說。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