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的草莓讓人垂涎欲滴。
產業工人正忙著對盛開的櫻桃花進行人工授粉。
設施大棚裡的茄子長勢良好。
“大棚裡太熱,大家進來后記得脫掉棉衣,避免一會兒出去感冒。”2月1日中午,記者剛走進位於禮泉縣史德鎮史德村的陝西天際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蔬菜大棚,公司總經理常戰偉就熱情地招呼。大棚裡的氣溫接近30攝氏度,讓人完全無法和冬季挂鉤。
大棚裡,當季的西紅柿、茄子長勢良好。常戰偉介紹,近年來,禮泉縣大力發展設施農業,自己流轉了2200畝土地發展種豬繁育和設施大棚,帶動了136戶貧困群眾通過土地入股分紅、資金入股分紅、大棚務工收入等形式順利脫了貧。
距離史德鎮不遠的城關街道國光村,禮泉二庫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大棚草莓也進入採摘期。合作社理事長吳二庫告訴記者,他流轉10畝土地經營7座草莓大棚,每年可收入20萬元以上。“冬閑閑不下來了,大棚改變了傳統的農作方式,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他說。
在位於西張堡鎮白村的陝西新潤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布魯克斯櫻桃種植基地,30多座大棚裡的櫻桃樹已經繁花滿枝,產業工人們正忙著人工授粉。工人田亞來自附近的駿馬鎮北庄村,她說這個季節家裡沒有什麼農活,在櫻桃種植基地務工,每天有80元到100元的收入。“好好干一段時間,掙點錢把年貨置辦好!”她的臉上滿是喜悅。
人勤春來早。設施農業的發展,讓冬季的農民有了更多的農活。豐收的蔬菜、新鮮的草莓、盛開的櫻桃花,讓人們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已經扑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