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高校師生積極發揮優勢,開展特色扶貧項目

打造“帶不走”的扶貧隊(深聚焦·教育扶貧攻堅克難③)

本報記者 吳 月

2021年01月31日08:0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打造“帶不走”的扶貧隊(深聚焦·教育扶貧攻堅克難③)

核心閱讀

深入鄉村學校,讓孩子接受更高質量的教育﹔提升醫療服務,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開展文化扶貧,把“指尖工藝”變成“指尖經濟”……決戰脫貧攻堅,各高校創新幫扶形式,把人才、資源優勢等與貧困地區短板結合起來,讓脫貧具有可持續的內生動力。

教育扶貧

把夢想種在孩子心裡

【鏡頭】翻閱學生的期末成績,正在甘肅宕昌縣大寨九年制學校支教的天津大學學生賈浩然十分欣慰:“一學期下來,平均分提高了十幾分,孩子們也更大方自信了。”2020年8月,賈浩然與研究生支教團的同伴們帶來了“夢想加油包”。除了新書包、筆記本、小貼畫,還有無人機、航模、尤克裡裡……

“教育扶貧是管長遠、管根本的治本之策。”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說,“用高校資源帶動偏遠貧困地區發展,將教育之火播撒到鄉村,是廣大高校的責任與擔當。”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而高校具有教學資源豐富、師資力量雄厚的優勢。為助力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多所高校通過設立志願者支教服務基地、選派骨干教師支援當地中小學、開設遠程課堂等,提高扶貧縣教育教學水平。

在雲南彌渡縣,高中教學水平不高、優質高校錄取率不理想等問題曾導致生源流失,學生外地求學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北京大學支持彌渡一中設立“博雅自強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提升教育質量。在雲南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中國人民大學幫助籌措教育建設經費647萬元、圖書7萬冊、電腦563台等,人大附中、人大附小與蘭坪縣的中小學建立了長期幫扶機制。

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不少高校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師培訓,支持扶貧縣教師隊伍建設。上海交通大學近年來累計培訓雲南洱源縣教師1900余人次,洱源一中音樂教師李愛玲就曾到上海交大附中跟班學習、到上海音樂學院進修。“我不僅學到了先進的教學方法,還明確了奮斗目標——不斷學習成長,不辜負學校對我的培養!”

【感言】支教不僅教授課本知識,更要鼓舞孩子們的信心。每一個孩子都是等待發掘的寶藏,我們要在他們心中撒播下夢想的種子。

——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 趙曉宇

健康扶貧

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

【鏡頭】2020年12月,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耳鼻喉科醫生、第十批援雲南永平縣人民醫院醫療隊成員金漭完成了到永平后的第一例全麻手術。患者是一位5歲的小姑娘,反復咽痛伴打鼾、憋氣兩年多,術后症狀明顯改善。“腺樣體切除術是一項成熟的小手術,但在永平縣還是首例。通過帶教傳授,相信縣醫院不久就可以自主開展了!”金漭說。

“我們以前不敢給一些病人診斷,現在診療水平上來了。”永平縣人民醫院內一科主任田大全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和中山醫院進修后,治病救人的技術和信心也增強了。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超聲科主任徐作峰手持探頭操作,不到5分鐘,一份5G遠程超聲診療圖文報告就送到雲南鳳慶縣患者手中﹔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專家團隊深入平均海拔5000米的西藏那曲市班戈縣新吉鄉,農牧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資源……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針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高校發揮醫學學科專業及附屬醫院作用,幫助扶貧縣改善醫療衛生設施和條件,提供醫務人員培養培訓、巡回醫療、遠程醫療等,引進幫扶資金,建立醫療人才幫扶“綠色通道”,推進醫聯體及重點專科建設,持續提升扶貧縣醫療服務能力。

“上醫治未病”,幫助貧困地區群眾樹立公共衛生意識、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和減少疾病發生是健康扶貧的重要內容。為此,華中科技大學校醫院醫護人員走村到戶,開展村醫培訓、健康普查。

“以前我們發放嬰幼兒免費營養包,一些村民幾乎從來不用,他們不會煮,也不大相信我們。”雲南臨滄市臨翔區邦谷村村醫劉應君感覺到,鄉親們的健康意識增強了,“現在,我們到村民家體檢、教他們煮營養包,村民們可歡迎了!”

【感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不僅要為患者除病痛,還要為當地培養人才、把技術留在邊疆,打造一支永遠不走的醫療隊。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內鏡中心副主任 李士杰

智力扶貧

富口袋更要富腦袋

【鏡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南校區6號樓407宿舍的3名男生參加“研究生助力團”歸來,一起交流經驗。“我跑遍了陝西鎮巴縣青水鎮的每個村,開展科普教育。”郭忠義說。“我在鎮巴縣簡池鎮開展了蜱虫流行病學調查。”張欣說。“在我們陝西合陽縣和家庄鎮,農戶的中藥材種植技術大大提高了!”張昊笑道。

目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已探索形成“書記幫鎮助力團”“專家教授助力團”“研究生助力團”“本土優秀人才先鋒服務隊”等智力扶貧體制機制,將智力扶貧做實做細。

扶貧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廣大高校發揮智囊團作用,聚焦貧困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扎實開展調查、論証、研究、推廣、培訓等工作,為當地提供了決策咨詢、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城鄉規劃、產業發展、資源利用、生態保護……貧困地區發展中面臨的問題,都可以從高校師生那裡找到答案。

過去的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景陽鎮土關村,垃圾、污水處理難,廁所在戶外。北京建筑大學丁奇教授團隊帶領村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臭水溝變成了生態河道,家家戶戶用上了沖水式廁所,村裡還辦起農家樂。在寧夏隆德縣張樹村,不少群眾養殖肉牛,但缺乏青貯飼料制作技術,飼料霉變嚴重,浪費較大。張樹村駐村第一書記、廈門大學干部胡雄聯系廈門大學教授盧英華,應用盧教授研制的青貯飼料發酵劑,提高了飼料品質。

據統計,“科技小院助力脫貧攻堅”行動帶動高校專家教授編寫農民培訓教材276套,培訓農民20多萬人次﹔“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帶動318萬名高校師生深入貧困地區,開展了37.8萬個創新創業項目。

【感言】參與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通過智力幫扶推動脫貧攻堅都是我們肩負的使命。兩種使命,一種情感,高校師生義不容辭!

——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副研究員 柳彥博

文化扶貧

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鏡頭】“以前從沒想過,我們做的挑花產品能進入大城市!”湖南隆回縣白水洞村村民奉娟花介紹,一個挑花袋增收30元,一根相機帶增收50元。“一年能多收入上萬元!”奉娟花笑得特別甜。自2012年定點幫扶隆回縣以來,湖南大學組建“花瑤花”文創設計團隊,邀請100余位設計師與當地工匠聯合創新,開發特色文創產品200余款。

“扶貧不僅要發展產業、增加群眾收入,還要喚醒保護意識,做好文化傳承。”白水洞村駐村第一書記、湖南大學定點扶貧辦副主任康添慧說。

運用傳統擀氈技藝制作披肩、電腦包,將彝族銀飾和典型圖案設計到禮服中……2020年9月,北京國際設計周主題展“脫貧攻堅中的設計創新”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非遺扶貧案例吸引了參觀者。“我們與四川昭覺縣的非遺傳承人合作,不但能更好地傳承文化,還能幫助困難群眾就業脫貧。”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李迎軍說。

近年來,很多高校發揮特色學科專業優勢,挖掘貧困縣民間藝術和傳統技藝,激發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走進雲南劍川縣土陶從業者董志明的工作室,造型優美的茶具等琳琅滿目。“以前,我們的思維停留在做花盆等日常器皿上。中央美術學院的師生指導我們設計研發,我做的土陶甲馬、燒烤盤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獲了銀獎!”董志明說。

“文化扶貧可以培養人才,幫助當地群眾提升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融合意識,激發脫貧的內生動力,這是立足長遠的事。”中央美院藝術設計研究院院長、駐劍川傳統工藝工作站站長強勇說。

【感言】打贏脫貧攻堅戰,離不開對當地文化資源的轉化利用。“保護一項非遺,創新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造福一方人民”,是需要廣大師生長期探索的課題。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彝族服飾課題組成員 溫 博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31日 第 05 版)

(責編:左瑞、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