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升裝鋁制罐裝“笑氣”和用來吸食“笑氣”的袋裝氣球。
西安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民警清點查獲的“笑氣”。
近年來,有一種叫“笑氣”的化學品在KTV、酒吧等娛樂場所流行起來。憑借“誘人”的名字,“笑氣”吸引了不少追求新鮮與快感的青少年。
事實上,“笑氣”是一種危險化學品,屬於易燃易爆氣體,吸入人體后,不僅會讓人心理上上癮,還會對生命健康造成損害。短暫的“愉悅”之后,是沉重的代價。
青少年夜店“新寵”
“打氣球嗎?”2020年7月,西安青年宇文在酒吧消費時,一名酒吧服務員上前詢問。此時,隔壁桌上一個女生正將一個氣球的出氣口對著自己的嘴巴,臉上一副“銷魂”的樣子。
宇文課余時間喜歡和朋友一起喝酒。回憶起第一次玩“笑氣”,他仍記憶猶新。
“當第一個氣球裡的氣體被吸入時,頭很暈,酒吧音樂的聲音仿佛無限放大,周圍一切都飄忽起來。”宇文說,在酒吧服務員的誘導下,他把那個銀色瓶子裡的氣體注入氣球,第一次嘗試了“笑氣”。
“首次嘗試‘笑氣’時情緒短暫失控,壓抑得到緩解。然而,‘笑氣’並不能讓人真正歡樂起來。在神經高強度刺激之下的興奮感消失后,剩下的是長期的壓抑與頹靡。”西安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民警李少崢說,近期西安警方正加大力度打擊“笑氣”這一危險化學品。
由於一般存儲“笑氣”的是瓶罐裝備,如果從罐中吸食,可能會傷害呼吸系統,因此大多數吸食者會通過將“笑氣”打入氣球中,然后再從氣球中吸入,這種行為被稱為“打氣球”“嗨氣球”“吹氣球”等。
“笑氣”在一些網絡購物平台曾被稱為“奶油氣彈”“奶油發泡器”“嗨氣球”等。2018年被列入危險化學品名錄。
據了解,吸食“笑氣”的多為青少年。他們的辨別能力較差,心智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喜歡追求時髦刺激,對誘惑的抵抗力差,從而成為被誘導消費“笑氣”的主要群體。
“笑氣”濫用可致死亡
“笑氣”的化學名稱是一氧化二氮,是一種無色、有甜味的氣體,有輕微麻醉的作用,能致人發笑,早期主要用於牙科領域,現代醫學已經很少使用“笑氣”作為麻醉劑。“笑氣”一般作為助燃劑和氧化劑使用,可以加快燃燒。
“長期吸食這種氣體會侵害人體的神經系統,引發精神障礙,如幻覺、多疑、妄想等症狀。如果吸食者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等基礎性疾病,還會導致心律失常等問題。”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教授王茂義說。
小劉是南京人,在杭州上大學,今年19歲。2020年6月初的一天,他給家人打電話說自己突然癱瘓了,雙腿無法動彈。小劉 被送到醫院住院治療時,醫生告訴他的家人,因為多次吸食“笑氣”,小劉的病情非常嚴重,有可能終身殘疾。
“‘笑氣’對生命健康危害很大,單純吸食‘笑氣’,很快會出現乏力癱軟昏沉、血壓下降的症狀,並使血紅蛋白形成變性血紅蛋白,失去攜氧能力,大量吸食可導致大腦缺氧引起窒息、昏迷及死亡。”王茂義說。
資料顯示,小罐裝“笑氣”因吸入后可產生快感而在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娛樂場所濫用,近年來開始在我國多地出現。定期攝入“笑氣”可導致缺氧,繼而引起高血壓、暈厥,甚至突發心臟病﹔長期接觸“笑氣”可以引起貧血和神經系統損害。高濃度“笑氣”還有導致窒息的風險。
“吸食‘笑氣’危害非常大,我再也不隨意嘗試了。”2020年8月16日,宇文在第3次吸入“笑氣”時因涉嫌非法使用危險化學品被警方拘留。宇文起初很懊惱,后來覺得是萬幸,至少讓自己在“打氣球”的道路上懸崖勒馬了。
監管難題亟須破解
當前“笑氣”濫用有擴大化趨勢,然而在監管上卻面臨一些難題需要破解,這也成為打擊“笑氣”濫用的一道壁壘。
“‘笑氣’在我國法律上並未規定為毒品,而是按照危險化學品進行管理。”西北政法大學楓橋經驗與社會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褚宸舸說,法律對涉毒品的犯罪制裁十分嚴厲,是一般犯罪所不能比的。
“目前,‘笑氣’在生理上的成癮性尚不明確,正在進一步研究確認中。”王茂義說,僅憑“笑氣”在心理上的成癮性還不能將其認定為毒品。
有專家表示,相關立法及司法部門要盡快對“笑氣”的社會危害性及毒品性質等展開風險評估,及時進行立法,發布法律法規,把“笑氣”列入新型毒品行列之中。這樣執法部門才能有法可依,從而減少“笑氣”濫用對青少年和社會的毒害。
“在實踐層面上,要加強生產、流通環節的管理,防止其流入非生產環節特別是娛樂行業。”褚宸舸說,對未取得合法資質違規生產、經營“笑氣”的,按非法經營罪查處。對違反國家規定,制造、買賣、儲存、運輸、郵寄、攜帶、使用、提供、處置“笑氣”的,都要嚴格追究其法律責任。
記者手記
對“笑氣”不能“一笑了之”
劉坤
“笑氣”雖然尚未被列入毒品目錄,但實際上已經有了毒品的某些特征。非法販賣“笑氣”利潤高,犯罪成本較低。近年來,隨著打擊毒品力度的加大,一些不法分子把目光投向“笑氣”,鑽監管的空子,打法律的“擦邊球”。
“笑氣”濫用的背后,一方面是巨額經濟利益的驅動,讓一些不法分子喪失了底線﹔另一方面是一些地方還未充分認識到“笑氣”的社會危害性,監管相對缺失,控制和管理不嚴。
青少年由於辨識能力弱,喜歡追求新鮮刺激,成了“笑氣”危害的主要人群。對於吸食“笑氣”的青少年,應予以有針對性的教育或干預,通過身邊的家長、老師、同齡人對其進行勸阻,及時制止其繼續濫用行為。要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青少年對“笑氣”危害性的認知度,做到對“笑氣”避而遠之。
對“笑氣”這一具有上癮性的危險化學品,我們不能“一笑了之”,要未雨綢繆,引起全社會對濫用“笑氣”行為的抵制。同時,相關部門要從制造、買賣、儲存、運輸、郵寄、攜帶、使用、提供、處置等各個環節發力,斬斷“笑氣”非法流通使用的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