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城根下的人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

——西安市提升改造背街小巷側記

記者 田若楠

2021年01月18日09:23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讓老城根下的人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

承載了萬家煙火和千年文化的古城西安也有不少背街小巷。如今,這些背街小巷正在改造提升。一個更加便民、更加美觀的“最西安”正在和十四運會一起走來。

改造599條背街小巷

2020年12月23日一大早,在雁塔區興善寺南街開店的王季提著早餐走向自己的店鋪。“原先這條巷子真是‘臟亂差’,出行很不方便,特別影響我開店做生意,現在政府把這改造得亮亮堂堂,充滿了文藝氣息,來我店裡的客人也越來越多了。”王季說。

多年來,我省各地市容市貌整治重點一般都在繁華大街,背街小巷往往被忽略,背街小巷給人的印象也通常是“臟亂差”。2019年,西安市啟動“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計劃在2021年6月底前,完成主城區599條背街小巷提升改造任務,讓“臟亂差”變成“美淨齊”。

西安市“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是迎全運會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步伐的重要內容,也是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補齊民生短板的現實需要,更是搶抓國家政策窗口期、提升城市形象的工作抓手。

記者了解到,此次改造主要包括違法建設治理、機動車及非機動車管控、市政設施提升改造、街景綠化建設、建筑物外立面提升整治、牌匾標識提升改造、架空線纜落地和歸順整理、市容環境整治、豐富街巷文化內涵等10個方面。

雁塔區的興善寺南街是西安的老街道。提升改造前,道路兩側圍牆破損、綠化缺株、佔道經營、違法建筑、機動車不規范停放等問題均不同程度存在。

“在改造過程中,我們綜合考慮興善寺南街的歷史文化底蘊及未來將產生的商業價值。”雁塔區背街小巷改造辦公室負責人梁潤才說,“興善寺南街道路兩旁的植株採取街道周邊居民認養,邀請居民參與打理,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

為每一條小街巷賦予不同文化元素

用“繡花工藝”整治背街小巷環境,用人本情懷推進改造。西安市背街小巷改造,在兼顧“容貌”的同時,更加注重歷史文化和市民感受,為每一條小街巷保留、賦予不同的文化元素。

位於碑林區柏樹林街辦的信義巷周邊有西北局機關食堂舊址、張學良公館、十世班禪故居等部分民國時期以及建國初期建筑。除此之外,南段原西安市平絨廠改造的老菜場也小有名氣,整條街巷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濃厚的市井氣息。全長460米的信義巷,是老城區最為典型的背街小巷,也是碑林區127條需要提升改造街巷中的兩條示范街之一。

碑林區城管局副局長張亮介紹,此次改造以尊重、保留歷史文化,打造近代民國風情街巷為目標,從違法建設治理、街景綠化增加、牌匾標識整治、架空線纜落地、建筑物外立面整治、豐富街巷文化等幾個方面進行提升。“堅持拆舊還舊的原則,不搞大拆大建,在原有基礎上改善居民生活品質,增強居民的幸福感。”張亮說。

背街小巷提升改造是關乎城市功能形象、人居環境改造的重要民生工程,也是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

為城市精細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西安市還印發了《西安市城市精細化管理標准(試行)》。

一條小巷,就是一段故事。以人民為中心推進城市建設,城牆根下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與日俱增。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