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潤文明三秦 禮贊厚德陝西

博物館裡的奇妙之旅

本報記者 劉楓文/圖

2021年01月15日07:43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博物館裡的奇妙之旅

學生們在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參觀。

明清古民居院落長啥樣?如何守住民俗文化的根?怎樣與學校攜手開展好第二課堂?這些問題,都能在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找到答案。

“前不久,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博物館不僅要搶救文化遺產、珍藏民族記憶、講述中國故事,更要擔負起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發揮好‘大學校’作用,讓更多人從中受益。”1月8日,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常務副院長、文明創建工作組組長瑚燕表示。

一件件“搶救”回來的藏品

關中民居、拴馬樁、上馬石,漫步在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會不自覺被周圍古老傳統的景象吸引。

在這裡,所有關中民居都是從拆遷改造工程中“搶救”回來的。

作為全國首家以民俗文化遺產搶救、保護、研究、展示為主的非國有博物館,30多年來,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聘請當地民間建筑能工巧匠,將散落在關中各地的典型民居整體收購,再遷移復建到該博物院,進行異地保護。目前,該博物院已搶救、保護和征集歷代石雕、磚雕、木雕、字畫以及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俗器物4萬余件(套),收藏保護明清時期古民居院落40院、近千間房屋,而且大多採用一磚一瓦、一宅一院一比一復原保護,初步形成了民間藝術、關中民居、民俗風情、名人字畫等4大系列藏品類別。

此外,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還搶救整理了地方戲曲、民間故事、工藝作坊、禮俗鄉規等,多角度展示關中地區人民的生產生活習俗。在這裡,大到古民居院落,小到煤油燈、食盒等,都在講述一段過往歲月。

“民俗文化反映了人類文化的發展歷程,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民俗文化,不僅是紀念過去,更是創造未來,我們一定要守住民俗文化的根。”瑚燕說。

開啟學生們的奇妙之旅

“汽車要停到停車場,那古代人騎馬會有專門的停馬場嗎?”“大家知道長安八景都有什麼嗎?”2020年11月20日,西安行知中學的學生們在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認真聆聽志願者講解。

除了觀賞古樹名木,感受庭院深深,還能見到“躺”在書本裡的度量衡、戰國排水管道、拴馬樁,邊學邊做,體驗民間手工藝,學生們仿佛開啟了一場奇妙之旅。

“孩子們親眼看到古代物件,親自制作民俗手工藝品,會有一種觸摸歷史的真實感,加深他們對民俗文化的認識和對民族的認同感。我們相信,這種走心的體驗會在他們心裡埋下一顆顆種子,逐漸生根發芽。”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宣教部部長馬曉青介紹。

據了解,為了讓學生群體“吃透”歷史文化,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圍繞中小學研學旅行工作,組織教育學者和文博專家反復研討,形成了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講解方案,並量身定做體驗項目。

不單是“我講你聽、你問我答”,在研學旅行的講解中,學生們通過互動體驗,現場學唱華陰老腔、制作木版年畫拓片、剪五瓣花。為學生們量身定做課程,收到的反饋自然不同。小學生會踴躍回答老師的引導式提問,中學生則傾向於主動提出一些感興趣的問題,在感悟中收獲著。

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成了西安民俗藝術博物院的“鐵粉”。數據顯示,近年來,該博物院充分發揮自身典藏、陳列和宣講優勢,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文物惠民·百萬青少年走進博物館”“國學好少年”等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活動,吸引了近千所學校逾60萬名大中小學生前來參觀學習,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從“護物”到“化人”的轉型

在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越來越多游客“進來了”,一個個志願者卻“走了出去”。

“優秀傳統文化是凝固的,也是流動的。我們都能從日常生活中找到它們的影子。經過不斷傳承發展,這些優秀傳統文化會讓更多人受益……”2020年12月16日,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科普小分隊走進了雁塔區航天二一〇小學,為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文化課。

這並不是第一次嘗試。近年來,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不斷轉變思路、創新形式,接連舉辦了“家西安·70年”——西安市社會科學普及周、“紅袖章、樹新風、保安全、快樂行”“我們的節日”等活動,號召志願者隊伍進社區、進軍營、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宣講優秀傳統文化,讓民俗文化更加接地氣,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此外,為更好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成立了“關中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傳習所”,圍繞傳統技藝、傳統醫藥和民俗等,常態化開展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培訓班,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新的光芒。

“文明創建工作沒有終點。接下來,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會繼續發揮自身典藏、陳列和宣講優勢,完成由‘護物’到‘化人’的轉型,以‘藏物為主’到以‘育人為主’的轉變,把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建成一所弘道修德、觀風增識、崇文培才、覽物進學、呈藝育美的‘大學校’。”瑚燕說。

(責編:左瑞、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