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定家庭農場的食用菌大棚,彭慧玲(左三)與專家交流種植技術。 本報通訊員 屈洋攝
2020年12月15日,一場大雪讓寧強縣巴山鎮披上雪白的盛裝。位於石壩子村的永定家庭農場,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冒著飄飄洒洒的雪花,漢中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李冰,帶領市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崗工作人員,以及漢中職業技術學院農林學院院長張可躍、食用菌漢中研究所所長黃慶林和農林學院技術骨干張黨省,為王永定夫婦創辦的永定家庭農場進行食用菌種植技術現場指導。
巴山鎮平均海拔在1100米以上,雨量充沛,林草資源豐富,適宜發展食用菌產業。創業4年,王永定和妻子彭慧玲建起80座大棚種植猴頭菇、香菇、黃金木耳等食用菌。食用菌種植給他們帶來200多萬元的年收入,還幫助周圍一些貧困戶脫了貧,但一些技術難題始終困擾著他們。
“我們收益較高的猴頭菇,卻容易發生菇體發紅、味苦、保鮮難、易粘連等問題,缺乏有競爭力的產品。我們也不會生產菌種,隻能從外地購買。這些都制約著我們的發展。”彭慧玲說。
對於永定家庭農場而言,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隨著生產規模不斷擴大,面臨的風險將會更大。
“袋栽猴頭菇菇體發紅,原因一是光照太強,二是出菇時夜間溫度偏低,晝夜溫差大而導致菇體養分過於充足,變成粉紅色,並隨著氣溫下降而顏色加深。”
“猴頭菇保鮮僅僅低溫還不夠,還需要單個包裝隔離,防止菇體粘連。”
“味道苦是猴頭菇的特點,沒有必要刻意修正。培養基中加入5%至10%的木糖醇渣就可以改善。還要注意把握好採摘時機,採摘過晚也會影響口感。”
專家們現場“把脈”,一一開出“藥方”。對於菌種引進與生產問題,專家們表示,隻需再配置一些設備,投入不會很大,卻可以省下不少錢。
經過實地查看和面對面交流,專家們還發現了王永定夫婦尚未提及的問題。
“永定家庭農場生產規模較大,但總體上生產還處於粗放經營型,缺乏品種更新和技術創新,今后還是要在產品創新上下功夫,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路子,這樣才能將企業做大做強。”專家們建議,以掌握關鍵技術為突破口,通過採取“企業+院校+農戶”的發展模式,企業主攻生產銷售,院校協助開展技術研發,農戶進行日常栽培養護,推動永定家庭農場實現從粗放型走向精細化、從人工化生產走向智能化生產、從傳統農業走向現代農業。
一次專家把脈,給永定家庭農場既解決了眼下的難題,又指明了未來的方向。而這一次把脈,並非偶然。
“上周五,我們接到寧強縣人才交流中心提交的永定家庭農場對技術人才的需求,隨即開始匹配‘人才池’專家,提供上門服務。”李冰說。
李冰口中的“人才池”,正是漢中市近期推出的一項新政策。
據了解,“人才池”是為滿足漢中市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重點是中小微企業和農村各類合作組織對人才的需求,突破地域、戶籍、身份、檔案、社保、人事關系等限制,在不改變與原單位隸屬關系的前提下,採用政府補貼和用人單位有償使用相結合的一種新型人才儲備、培養和使用機制。
漢中市推出“人才池”政策,旨在由政府搭台,專家把脈,為有需求的中小微企業和農村各類合作組織提供政策咨詢、項目對接、技術攻關以及管理升級等服務,通過人才共享破解中小微企業和農村各類合作組織所需人才“引不來、養不起”的問題。
獲益的不只是永定家庭農場。目前,漢中市正在廣泛收集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農村合作組織在經營管理方面亟須引進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各類緊缺實用人才,以及技術項目合作或解決技術難題需求情況,有針對性地匹配“人才池”專家,努力讓各類人才動起來、活起來,為區域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