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鞍子鎮干田村——

修通山村路 下好致富棋(一線調查·走村串戶探脫貧)

本報記者 劉新吾 劉涓溪 吳 凱

2020年12月15日09: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修通山村路 下好致富棋(一線調查·走村串戶探脫貧)

核心閱讀

曾經的重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鞍子鎮干田村,沒有一條硬化公路,沒有一個支柱產業。如今,全村建成通暢公路20余公裡、通達公路12.2公裡,特色產業成為脫貧致富引擎,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2019年,干田村成功脫貧,目前全村貧困發生率降至0。

雲霧褪去,天色放晴,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干田村裡,立馬亮堂了起來。遠遠望去,平整的公路蜿蜒前行,一棟棟小樓鑲嵌山間,處處生機盎然……

村民謝清,這會兒正在牛棚裡忙著給牲口加飼料。房是新修的,牛棚也是新蓋的。陽光的照射下,白牆黛瓦,格外漂亮。

幾年前,可沒這好光景。因為給妻子治病,花光了全家的積蓄,謝清一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橫亙的大山沒有成為村民脫貧難以跨越的坎。乘著彭水脫貧攻堅的東風,在鎮村兩級支持下,謝清不僅搞起了肉牛養殖,還在石榴基地當管理員,兼職村裡的公益崗位,一年能掙3萬多元,徹底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謝清的經歷,只是干田村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當地修通了公路,發展了產業,2019年,干田村成功脫貧,目前全村貧困發生率降至0。苗鄉豐收喜悅的山歌,不時傳出大山……

設施日臻完善

村內公路四通八達,院前院后路面硬化,山村正不斷煥發生機

細雨蒙蒙,公路如帶。一名老農手持大傘,漫步雨中。走近一看,原來是干田村村民老何,正准備去住在隔壁的族弟家看看。

老何名叫何友高,今年75歲,曾任村委會主任。看到記者來,他連忙邀請大家到家中做客。隻見老何腳穿皮鞋,光滑發亮﹔院壩一角,一雙橡膠雨靴靜靜地躺著。“它好久沒上過腳了,上面的泥點子,還是很久以前留下的。”何友高說。

“以前,這橡膠雨靴可是出門必備的家伙。”一坐定,何友高便打開了話匣子:在去年之前,院壩前面還是土路,遇上個綿綿雨,濕漉漉的土地就變成了泥窪窪,最軟的地方一腳踩下去,能陷到腳踝,“現在,有了硬化路,腳都不沾泥嘞!”

眼下,身邊的改變不時發生……過去,吃水得用背桶去背,步行來回幾個小時,也背不了太多﹔家家戶戶守著門口的一小片地,種點自家吃的口糧。“那時候的年輕人,個個都想往外跑。”何友高說,“哪個年輕人願意一輩子看著腳丫子上的泥點子生活呢!”

何友高的大兒子早早就走出大山,去了成都,一直說要帶老何去“城裡享享清福”。“要擱前幾年,我都有點動搖了。但現在,咱村裡條件不比城裡差。每天都有縣城來的大貨車賣吃穿用品,屋前院后都是大馬路,土廁所換上了沖水廁所,還蓋上了淋浴房,在家能用4G網,走不遠就有老年活動中心,這生活滋潤得很哩……”

何友高所說的改變,源自近年來當地脫貧攻堅的發力。在兩江新區禮嘉街道的對口幫扶下,干田村修建通暢公路約4公裡,建成通達公路4.5公裡,還幫助解決便民服務中心配套設備,為貧困戶修建房屋……基礎設施日漸完善,人居環境逐步向好,山村裡正不斷煥發生機。

產業促進增收

特色農業上了規模,生態優勢帶動旅游,日子在奮斗中綻放光彩

“兩粒谷,一窩秧﹔好技術,萬莫忘!”見到農技人員尹葉華時,他正向村民講解自編的栽培技術科普“三字歌”。

皮膚黝黑,雙手粗糙,尹葉華在地裡忙乎了30余年﹔說起這片山、這方水,他總有著說不完的話:“別看咱叫‘干田村’,但地裡可一點都不‘干’,雨水充足著呢!”尹葉華指著窗外的農田對記者說。

前幾年,尹葉華四處找項目、學技術,他總覺得,“產業上了規模,才能穩定增收。”懷著這樣的想法,尹葉華帶領村民成立全縣第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社。

“用好地緣優勢,向地要糧食,不僅能填飽肚子,也鼓了大伙的腰包。”尹葉華說,經過13年發展,干田村的合作社已成為當地農戶增收致富的重要平台之一,帶動了周邊7個村鎮、近1.26萬戶農民增收,其中貧困戶近4000人。

“這干田村的‘干’,可不是干濕的干,而是實干的‘干’。現在的好生活,都是村民‘實干’出來的。”對於村子名稱,鞍子鎮鎮長簡遠成有著獨特的理解。

李俸玉就是一名實干的村民。從合作社展銷中心走出來,沿著蜿蜒的水泥路,便來到俸玉農家樂。院子中間有一口台子,前來旅游的王先生正在體驗當地特色項目——“打糍粑”。李俸玉抱著剛進的貨,正房前屋后地忙碌著。“自從通了公路,周末、節假日來的游客就多了起來﹔這不,臘肉都供不應求了。”說話間,笑容挂在李俸玉的臉上……

吃上生態飯,走好致富路。“下一步,我們將結合民族特色文化優勢,精心建設羅家坨、石磨岩、木甌水三大片區,大力打造‘鞍子苗寨’品牌,吸引游客前來。”簡遠成介紹。

人才逐漸回流

花椒地裡干勁十足,電商直播接續開展,村庄吸引力不斷增強

謝清不善言談,但講起對兒女的教育,一下子話多了起來。“讀書,就是出路。”謝清說,“學了知識,就能養活自己,不會再吃苦了。”

謝清對后代的期望,也是整個苗鄉的希望。近年來,當地把教育扶貧作為提升全縣綜合實力的關鍵重抓重管,大山走出的青年人才,不少選擇反哺家鄉。

回鄉創業者謝從付就是其中之一。“別看小小的花椒,但很適合遠距離運輸,西南地區需求量很大……”在自家的花椒基地裡,謝從付干勁十足。

年輕時,他進城做過保安、干過銷售,也搞過工程﹔經過多年打拼,在城市站穩了腳跟。但他始終覺得“農村蘊藏著巨大的機遇”,反哺家鄉成為他心中的夢想。2017年,乘著鄉村振興的政策春風,他選擇回鄉創業。

說干就干,流轉了土地,引進了九葉青花椒,謝從付建起花椒基地,動員村民一起干……

“這小伙子以前種過香芋,但沒做成,這次到底行不行?”“咱從來沒種過花椒,花椒咋種?能不能種好?”村民們的猶豫,謝從付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我聯系了幾個村民代表,包車一起到山城花椒協會去實地考察。談好了銷路、講明了運輸、體驗了技術,村民們回來之后,個個豎著大拇指說,‘這產業,我看行!’”

剛過了信心關,又遇上了場地關。花椒需要烘烤,烘烤設備佔地面積比較大,原來的廠房不能容納……沒過多久,謝從付的困擾就傳到了縣裡。“政府工作人員了解了我們的擔憂,立刻四方協調幫助解決了場地問題。”謝從付說,現已建成500多畝的花椒基地,產值達1000萬元。“我想讓更多村民參與進來,讓青色的花椒帶動紅火的日子。”

如今,家鄉的吸引力越來越大。今年剛畢業的大學生黃永琴放棄城裡的工作機會,回鄉入職村裡合作社,用年輕人的思維引進電商銷售。

“我相信通過互聯網,能把山坳裡的特色產品送到更多人面前。”這幾天,黃永琴正在著手制作短視頻、直播節目……

■記者手記

助力村民家門口就業

錯落的吊腳樓前后,硬化路面向四處延伸﹔動聽嘹亮的歌聲中,飽含著人們鼓足干勁的心氣能量……在干田村,當地充分發揮地方優勢,結合本地實際,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脫貧之路。

脫貧攻堅,就要因地制宜。如何選擇適合的產業,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是各地應有的思考,需通過實踐看成效。干田村利用優渥的資源稟賦和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堅守底色,一面發展基礎產業,打造特色旅游﹔一面吸引外地游客的同時,也吸引了更多人才回鄉創業,反哺家鄉。靠一代代人的持續努力,實現了全面脫貧與跨越式發展,值得點贊和借鑒。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15日 第 06 版)

(責編:左瑞、谷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