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第十一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暨第八屆全國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將於2021年在陝西舉辦,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已進入沖刺階段。這場體育盛會也是展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民群眾精神風貌的窗口。
11月的天色暗得早,陝西省西安市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已是燈火璀璨、人聲鼎沸。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的宣傳標語“相約西安,筑夢全運”在燈牌上閃耀。“希望到時候全國各地的朋友來陝西、來西安,不僅來看全運會,也來看發展。”工作人員發出熱情邀請。
2021年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第十一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暨第八屆全國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陝西舉辦,這是全運會首次來到西部地區,賽事將在全省各市落地。
51個競賽場館全部竣工,5G技術成為亮點
灞橋畔,一朵巨大的“石榴花”綻放在大地上,28片“石榴花花瓣”下,絲帶造型的牆體飄逸靈動,這便是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第十四屆全運會開幕式將在這裡舉行。
西安奧體中心是目前西北地區建設規模最大、科技化程度最高的場館之一。在中心的綜合性體育館內,場地正中的巨大4K斗屏引人注目,通過屏幕,現場觀眾能看清賽場上的特寫細節。西安奧體中心運營團隊綜合部相關負責人說:“場館還能實現籃球場和冰球場的快速轉換,在48小時內就可以制冰1800平方米。”
西安奧體中心還將實現5G技術全覆蓋。第十四屆全運會場館建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利用5G大帶寬、高並發、低時延的特點,觀眾可以享受5G+AR賽事直播、AR賽事導覽、全息展示等全新觀賽體驗,場館5G應用建設預計將在明年3月完成。咸陽、寶雞、安康等地部分場館也進行了5G應用場景規劃設計。
截至目前,本屆全運會51個競賽場館全部竣工,西安全運村將於12月31日前建成,各項基礎配套設施也在建設當中。第十四屆全運會西安市執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西安正在建設17條重點道路及多個橋梁隧道,地鐵工程10線共建,大量民生工程全力推進。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以全運會為契機,讓城市以更美好的形象迎接全國的運動員和觀眾。”
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到賽事籌辦中
“全民全運 同心同行”,正如本屆全運會的主題口號一樣,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到賽事籌辦中。
李景濤是渭南市青少年體育運動學校一名高二學生,主練跳遠的他如今已達到了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作為體校學生,李景濤對於在家鄉舉辦的全運會懷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我想成為一名志願者,為舉辦全運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文安驛學校位於延安市延川縣,2018年學校開設橄欖球課程,成立紫燕橄欖球隊,當年就奪得全國青少年觸式橄欖球錦標賽12歲以下組冠軍。初三學生高敏是球隊主力,“以后希望自己能入選陝西隊,參加全運會橄欖球比賽。”
在西安市閻良區石川河全民健身示范區,全國優秀社會體育指導員徐福全帶領當地群眾進行全民健身展示活動,現場氣氛熱情洋溢。徐福全說,曾經的石川河斷流干涸,河道生態環境惡劣,“經過大力治理,現在的環境特別好,我們每天都會來這裡健身,感覺特別幸福。”
在渭南市體育中心,一排展板展示了拍攝自實物的歷屆全運會郵票。這些郵票的主人是75歲集郵愛好者盧勇田。不久前,他將珍藏多年的一批體育類郵票捐贈給渭南市體育局,其中包含自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至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期間,歷屆公開發行的16張珍貴郵票。盧勇田說:“明年全運會將來到咱家門口,我希望能夠用這樣的方式為賽事舉辦加油助威!”
展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精神風貌
全運會不僅是體育盛會,也是展示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民群眾精神風貌的窗口。在延安寶塔山,第十四屆全運會視覺形象設計執行負責人、西安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張浩介紹,本屆全運會會徽中心的設計元素包含延安寶塔山與延河水,“我們想在傳播陝西革命聖地紅色文化的同時,向世界展示陝西的發展成果。”
延安市體育局副局長申長良介紹,全運會將有3個項目在延安進行,陝西省第三屆全民健身運動會也將於2021年在延安舉辦。借助舉辦全運會的契機,延安對全域體育設施進行了提升完善,目前80%的縣區擁有大型場館,90%的村庄社區建成健身設施。
“朱朱、熊熊、羚羚、金金”是本屆全運會吉祥物的名字,設計靈感來自於“秦嶺四寶”朱鹮、大熊貓、羚牛和金絲猴。在陝西安康恆口示范區毛絨玩具文創產業五大中心,記者了解到,安康市毛絨玩具協會已同一家全運會特許產品經銷商達成生產和供應協議,吉祥物玩具預計12月投入生產。
據介紹,作為幫助陝南搬遷群眾增收、確保脫貧不返貧的重要舉措,安康自2018年發展毛絨玩具產業,目前已擁有毛絨玩具社區工廠411家,吸納就業突破1萬人。安康市恆口示范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吳大林說,“成為全運會吉祥物毛絨玩具供應商,對於提升企業美譽度和產業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第十四屆全運會申辦成功后,陝西就開始全面規劃、建設八百裡秦川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長廊。這條西起寶雞市金台區寶雞峽渠首,東至渭南市潼關縣渭河入黃口的健身長廊,惠及渭河沿岸寶雞市、咸陽市、西安市、渭南市、楊凌示范區、西咸新區四市兩區,有效解決了群眾“去哪兒健身”難題。
“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長廊渭南段建成后,渭南市將新增體育場地面積256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增加0.45平方米,每年前來健身的群眾將達300萬人次,極大豐富群眾文化體育生活。”渭南市體育局群體科科長殷學忠說。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24日 第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