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脆骨病的他,身高不足110厘米。拄著雙拐,他憑著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通過“互聯網+洛川蘋果”模式,6年的銷售總額超900萬元,盈利100多萬元,帶領16名殘疾人過上了好日子,先后被評為“延安模范”“陝西好人”“中國好人”。

屈萬平:我命由我不由天

記者 喜順 文/圖

2020年11月17日07:12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屈萬平:我命由我不由天

“咱這蘋果美得很!”屈萬平向人們夸贊洛川蘋果。

屈萬平經常守在發貨點,保証每一件高品質的“洛川蘋果”送到客戶手中。

深秋的延安,空氣中到處都彌漫著蘋果的甜香。剛在果園裡忙完採摘,果農們馬上又投入到分揀蘋果的工作中。

最佳蘋果優生區洛川縣忙碌的人群中,就有“玻璃人”屈萬平的身影。

11月3日,見到屈萬平時,他正在整理當天的蘋果訂單,打印出來的單據連在一起比屈萬平身高的兩倍還要多。

“今天的訂單大概有450單,按照銷量來看,今年的銷售額應該在150萬元左右。”屈萬平說,洛川蘋果口感、色澤都相當不錯,訂單量還在不斷增加。

47歲的屈萬平,身高不到110厘米,走路離不開雙拐的保護。1973年,他出生在洛川縣交口河鎮彌家河村,他的誕生給這個家庭帶來的喜悅僅僅維持了8個月。細心的母親發現他與其他孩子不同,輕輕抱一下,他就會哇哇大哭,但母親又不明白是什麼原因。“母親帶我到鎮上的醫院檢查后,才發現是骨折。由於鄉鎮的醫療水平有限,又加之當時周圍的人並沒有接觸過這個病,也就忽視了。”屈萬平回憶說,骨折在隨后的日子中反反復復發生,到他五六歲的時候已經遭遇骨折五六次。11歲的時候,他被確診為脆骨症。這是一種極為罕見的先天性骨骼發育障礙性疾病,患者的骨骼像玻璃一樣異常脆弱,連打個噴嚏、拽拽被子這些稍微受力的動作都可能造成骨折,所以鄉親們都叫他“玻璃人”“瓷娃娃”。47年來,他經歷了30多次骨折。

生活的貧困在屈萬平的記憶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記,1斤4毛多錢的粗鹽巴都買不起,家裡除了土炕和幾床破爛的被褥,什麼都沒有。

1990年,在鄉親們的幫襯下,他開了一間小賣鋪。然而,平靜的生活沒有持續多久,災難接二連三地降臨到他的家庭。先是大嫂因難產去世,后是哥哥因無法忍受壓力導致精神分裂。家庭的重擔落在了“玻璃人”的身上,屈萬平一下子變得無比堅強。

2013年7月,在北京協和醫院看病期間,他看到王府井商業街上有洛川蘋果銷售。“我以前也種過蘋果,看一眼就發現蘋果顏色不對,那是外地蘋果冒充洛川蘋果呢。”屈萬平說,從那時起,他就開始心裡盤算著要把真正的洛川蘋果銷往北京市場。

2014年12月,在朋友的鼓勵下,屈萬平做起了微商,他給自己的微信取名叫“生命力”,開始通過微信銷售正宗的洛川蘋果,他成了村裡第一個“微商”。

“當年12月6日,我的第一筆訂單——100箱洛川蘋果發來時,我都蒙了。我掐掐自己的手背,趕緊坐著輪椅找村裡管理水平高的鄉親去果園現摘果子,再挨個挑選。”屈萬平說,那一天鄰裡來幫忙包裝發貨,經過三天兩晚的勞作,他掙了2000元。“記得那天晚上我一宿沒睡。這比小賣部一年的收入還多。后來,我把業務拓展到了北京、福建、江蘇等地。”屈萬平激動地說。

第一筆生意成功后,村裡村外的人都來“看稀罕”。“你個殘疾人都能把生意做成?”“會不會是人家可憐你?”一時間說啥話的都有。屈萬平在本本上寫了“誠信”兩個字讓大家傳看,頓時,嘰嘰喳喳的人群靜了下來。那一天,他還建了一個殘疾人互相幫助的群,當天就加了80多名殘疾人朋友。大家在群裡互通致富信息,互相進行人生鼓勵。

2015年8月,屈萬平的淘寶網店開業了。為了確保客戶吃到優質蘋果,屈萬平與果農合作,建立了綠色蘋果生產基地,注冊了“屈萬平”的品牌。靠著誠信經營,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源源不斷。

要想銷售好,產品質量得有保障。即便開網店、做微商,也並不代表坐在家裡就能賺錢。果園生產需要關注,市場動態得隨時掌握,產品包裝、運送更不能一手不伸。

為了保証收購蘋果的品質,屈萬平經常去果園巡查、果庫選果。四五個小時下來,他的腿疼得撐不住。每到這個時候,他總是對身邊的人說,這些困難比起家庭幸福都不算啥。給家庭分憂,為社會減輕負擔,不讓特殊的家庭倒下,這就是他最欣慰的事。

借助洛川蘋果的品牌優勢,再加上誠信經營,屈萬平走上了線上銷售蘋果的電商之路,盡管吃了無數苦頭,但持之以恆的他最終有了收獲。這些年來,他不光有自己的品牌,還創辦了公司,通過網絡銷售洛川蘋果3.6萬多單、300多萬公斤,年均銷售額接近150萬元。

摸到了致富門路的屈萬平,通過微信群幫助了更多的殘疾人。2017年9月20日,屈萬平當選洛川縣殘疾人協會會長,擔起了幫助更多殘疾人脫貧的擔子。幫忙開網店、傳授經驗、聯系果源、介紹客戶,在屈萬平的幫助下,目前洛川縣已有16名殘疾人開起了微店,人均年收入達到1.2萬元。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