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翁故裡淄川:

三百年“高齡”俚曲登戲台重獲新生

記者 趙秋麗  通訊員 閆盛霆 唐瓊

2020年11月03日08:2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三百年“高齡”俚曲登戲台重獲新生

“聊齋俚曲在內容上展示了當時社會的生活畫卷,塑造了社會各階層中的典型人物,可以說是《聊齋志異》的延續。300多年前的俚曲唱起來了,蒲鬆齡他老人家該放心了。”蒲鬆齡第11世孫蒲章俊感慨地說。

蒲章俊是第二批聊齋俚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他從7歲跟著太祖父蒲人潤學唱聊齋俚曲。“一到晚上,睡覺前,太爺爺不是給我講故事,就是教我唱曲子。小時候光知道學唱,不知道唱的是聊齋俚曲。上小學后,從啟蒙老師那兒才知道,原來這就叫聊齋俚曲。”採訪中,蒲章俊再次唱起了聊齋俚曲《蓬萊宴》中曲牌名為“銀紐絲”的小曲,輕巧別致,韻味十足,俗中見雅,讓人稱贊。

傳承與創新

聊齋俚曲,流行於山東淄博市淄川區的地方傳統音樂,被稱為中國明清時期民間音樂的“活化石”,是清代文學家蒲鬆齡將自己創作的唱本配以當時流傳的俗曲時調形成的一種獨特的音樂文學體裁,因蒲鬆齡的齋名為“聊齋”,故稱“聊齋俚曲”,也有人稱“蒲鬆齡俚曲”。它用明清俗曲作曲牌,以白話方言為載體,用曲牌聯套為結構形式,以唱白相間、散韻交織作文體,編織成了包含小曲、說唱、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在內的藝術綜合體,是堪與《聊齋志異》相提並論的俗文化代表。語言上,通過簡單生動的敘寫,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出神入化,形成了俚曲獨特的藝術品種。據蒲章俊介紹,2006年5月,“聊齋俚曲”的曲牌音樂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三百多年來,聊齋俚曲靠的是口口相傳,從20世紀五十年代至今,僅搜集到12個曲牌、19首樂曲。由於年代久遠,很多人已不知俚曲為何物,會說唱聊齋俚曲、能評述研究的人寥寥無幾且年事已高,俚曲面臨后繼無人的尷尬境地,聊齋俚曲的保護和傳承已迫在眉睫。”蒲章俊說。

2008年7月,在淄川組建成立了淄川區聊齋俚曲劇團,聊齋俚曲在蒲翁故裡迎來快速發展的新曙光。

劇團成立后,在保護、拯救、傳承聊齋俚曲方面不遺余力做了大量的工作。陳倩、楊道坤等老藝人,多次去蒲家庄等有關村落,走訪採風,搜集、記錄有關民間俗曲音樂,不斷完善聊齋俚曲的內涵。同時,致力於聊齋俚曲的搜集、傳唱、培訓、開發,劇團的成員們在認真研究聊齋俚曲音樂唱腔的音韻特色基礎之上,與民間藝人切磋,研制出了專門為聊齋俚曲戲伴奏的主奏樂器——俚胡。將搜集到的已瀕臨失傳的12個曲牌、19首樂曲整理編輯成《聊齋俚曲音樂集》,印刷了2000冊,免費分發到全區文化部門、鎮、街道文化站及各社區文化活動站點供廣大群眾學習、傳唱。通過將聊齋俚曲送到老百姓家門口的形式,讓老百姓從耳聞到眼見,聽俚曲、學俚曲、唱俚曲。試行創編、排演了聊齋俚曲戲,和淄博市五音劇院建成“以院帶團”的幫帶關系,在市五音劇院的帶動指導下,劇團組織了聊齋俚曲曲牌演唱培訓班和戲曲基本功培訓,進一步提高了團員的演藝水平,增強了傳承、保護聊齋俚曲的實力。

“傳統曲牌方式難以流傳,將俚曲編成人們喜聞樂見的戲曲形式,利於更好地傳播和繼承。”淄川區文化旅游和新聞出版局有關負責人說。

劇團深入挖掘素材,創新編排劇目,根據蒲鬆齡著作中的故事、軼事等創編了16部,這些劇作,有的借古鑒今,懲惡揚善﹔有的嬉笑怒罵,抨擊時弊﹔有的標新立異,褒揚功德、孝道﹔有的謳歌先模,弘揚社會新風……戲文中不乏淄川一帶的方言、土語、民風、民俗,詼諧幽默,寓教於樂、寓理於情,搬上舞台公益演出后,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我們以保護、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聊齋俚曲為宗旨,志願從事聊齋俚曲的創作、演唱、傳承活動。目前,40多名團員參與創編、排練、演出的積極性都很高,能夠主動從事各種聊齋俚曲曲牌的搜集、整理、演唱,並創編聊齋俚曲戲,用戲曲形式演繹非遺曲目,形式更新穎,內容更豐富。”聊齋俚曲劇團團長李蘭珉介紹。

貼近基層 送戲到家

“百場俚曲走村鎮,一片丹心惠民生。”一面鮮艷的錦旗懸挂在聊齋俚曲劇團的編排場地。李蘭珉介紹著錦旗的來歷:“2015年12月,為慶祝劇團年度演出達到105場,淄川區委宣傳部、淄川區文化旅游局共同將這面錦旗贈送給我們,這是對劇團在聊齋俚曲傳承創新、貼近百姓,服務群眾文化生活的最大肯定。”

“每逢有較大的社會活動,都少不了我們的參演。‘文化、衛生、科技’三下鄉啟動儀式、紀念蒲鬆齡先生誕辰、文化遺產日、中國(淄博)國際陶瓷博覽會等,都是我們傳播聊齋俚曲的好機會,都有我們劇團的身影。”李蘭珉說。

藝術來源於生活,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要尋求突破性的發展就必須創新,必須走到群眾中去。近年來,聊齋俚曲劇團每年都參加“文化惠民·送戲下鄉”公益演出50場以上,迄今已演出近600場,觀眾15萬余人次,“粉絲”也越來越多,被譽為最受老百姓歡迎的“庄戶劇團”。

院校是育人的“搖籃”,也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好地方”。2019年4月15日,淄川區嶺子鎮西山學校豹岩聊齋俚曲合唱團成立。當天,西山學校操場歌聲悠揚,一場別開生面的聊齋俚曲進校園活動同步舉行。蒲章俊親自為學生們現場傳授了聊齋俚曲知識及唱腔、唱法。

聊齋俚曲劇團多次走進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理工大學、淄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高校和淄博師專附屬小學、淄川區實驗小學等校園進行交流演出,讓廣大師生了解聊齋俚曲,知曉傳統文化經典。在淄川區實驗小學成立了第一個聊齋俚曲少兒劇團,定期為學生上課、輔導。2014年,集中培訓了全區骨干音樂教師,將《聊齋俚曲》推薦為校本課程,在學校開展教學傳承。

劇團堅持進農村、進社區、進軍營、進廠礦企業、進老年公寓等慰問演出,並通過參加市、區地方春晚等形式,想方設法將聊齋俚曲的文化瑰寶送到社會各個階層,共享傳統文化盛宴。2010年,80多歲的陳倩攜他的徒孫韓曉霜等登上山東衛視第二屆“誰不說俺家鄉好”的決賽舞台,聯袂演唱聊齋俚曲《金紐絲》。“春來到,花徑生塵,風飄萬點正愁人,家鄉萬裡無音信,想你淚紛紛。你那裡殷殷勤勤,杏花插烏雲,卻有誰看著親,誰望著俊。”陳老的聲音裡帶著歲月賦予的沙啞,它和韓曉霜稚嫩的童聲互相呼應,把俚曲裡思婦望君歸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聊齋俚曲走出了蒲家庄,走到了更大的舞台上。

“聊齋俚曲清風古韻傳唱鄉閭三百載,藝苑奇葩迎春綻蕾吐艷爭芳萬世馨。”現如今,聊齋俚曲這顆種子在更廣袤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