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西安11月2日電(鄒星)為了營造“全民全運同心同行”的濃厚社會氛圍,帶著對全運的期盼,11月1日晚,“相約西安·筑夢全運· 遇見臨潼”《長恨歌》公益演出活動在華清宮九龍湖畔上演。
授旗儀式現場。鄒星 攝
活動現場,臨潼區“暖藍”平安志願服務隊、“石榴花”青年志願服務隊、“秦小鄰”志願服務隊和“文藝輕騎兵”志願隊等四支志願者隊伍被授予志願旗幟,昭示著臨潼萬眾一心,積極奮進迎全運的良好風貌,為全運做好服務的信心和決心。歌唱家米東風一曲《共筑中國夢》的精彩演繹,更是唱出了同享盛世全運,共筑中國夢的心聲,向四海賓朋、八方游客發出了“臨潼邀約”:迎全運盛會,臨潼准備好了!
“受邀觀看《長恨歌》公益演出,心情非常激動。”19歲“石榴花”青年志願者陳俊宏說,他們志願者團隊已經接受了旅游引導、交通協管、急救醫療等方面專業知識培訓,期待著能到十四運現場服務,讓海內外游客感受臨潼志願者風採。
“我們將堅持景區一線零距離服務游客,用心用情助力十四運。”現場接受採訪的公安臨潼分局旅游警察任濤說,今年以來,區局抓十四運契機,聚焦社會綜合治理、旅游市場治安秩序整治等事關來臨游客切身的重點工作,平安臨潼建設成效顯著。“我們有信心為十四運運動健兒、來臨游客及群眾創造更加安全、有序的社會治安環境。”任濤自信地說,“暖藍”永遠是市民群眾最可靠的依賴。
《長恨歌》演出現場。鄒星 攝
臨潼擁有兵馬俑、華清宮等全國5A級景區,人文積澱豐厚,自然風光怡人,是西安乃至陝西省國際交流中重要的文化名片。在迎接十四運的進程中,臨潼區步履堅定,將綠色生態作為“底牌”,將改善民生作為“主牌”,將文旅融合作為“品牌”。編制《臨潼區文物保護利用規劃》,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推廣實景演藝系列國家標准,《長恨歌》《12·12西安事變》《秦俑情》《復活的軍團》等文化演藝交相呼應,民宿經濟、驪山慢旅游區、渭河慢旅游帶等全域旅游示范區成果不斷升級,宜居宜游宜業的城市品牌形象凸顯。
《長恨歌》演出現場。鄒星 攝
華清宮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姚新垣介紹,今晚的活動,一方面向志願者、公安、環衛等為“十四運”獻力的勞動者致敬。另一方面借全運東風,展現文旅資源,提質升級旅游產品,把華清宮、《長恨歌》、御湯酒店、華清文創等旅游名片擦的更亮、叫得更響讓參加賽事的體育健兒們和游客們樂動全運樂享西安樂游西安,為迎十四運及文明城市貢獻出一份力量。
此次活動由西安市委宣傳部、陝西旅游集團有限公司、中共西安市臨潼區委、西安市臨潼區人民政府指導,中共西安市臨潼區委宣傳部、西安市公安局臨潼分局主辦,陝西華清宮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承辦。現場還邀請了來自臨潼區公安、城管、環衛、交運、市場監管、導服等各行業的代表,以及十四運場館建設者等代表共同參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