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綠色為底 創新驅動 走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孫挺 白鴿

2020年11月06日08:15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渭河之濱,灃河之津,在陝西古老的西周豐京遺址上,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正迸發出勃勃生機,一片片綠地渲染了城市的底色,一棟棟高樓勾勒出騰飛的未來,這座城市裹挾著來自千年前的氣息,從歷史洪流中走來,迎接著美好展望的曙光逐夢前行。

西咸新區灃西新城

作為國家級新區陝西西咸新區五大組團之一,灃西新城圍繞創新城市發展方式主題,用生態溶解城市,堅持創新驅動、綠色發展,著力打造現代化大西安新中心和科技創新產業聚集地。

生態治理構建城市底色

大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化治理,建設生態灃西、綠色灃西、海綿灃西,不斷優化轄區生態環境。毛繼鵬是灃西新城海綿城市技術中心一名工作人員,在參與灃河治理的過程中,見証了這條流淌千年的生命之河“破繭成蝶”的蛻變。如今的灃河碧水微波蕩漾,綠樹沿岸成林,不僅再現了“漣漪豐水戶山來,湛湛澄波一鑒開”的靚麗景色,還有力保障了轄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灃河灘面綜合治理

灃河全長78公裡,其中,灃西新城治理管轄內,灃河灘面治理及水生態修復工程,全長約12.9公裡,佔地面積225公頃,分五期建設完成。

站在灃河西岸,毛繼鵬感慨萬千:“關於灃河綜合治理我們劃分了三個階段,分別是治水、護水、清水。現在通過治理,防洪能力已大大加強,防洪標准上,提升為百年一遇,徹底解決灃河沿線濫採砂石、毀壞河堤和破壞耕地等問題,雖然現在每年的5月和8月都會有洪峰,但是對居民生活完全沒有影響。”

灃河灘面綜合治理

遵循低投入、低維護、低影響的開發設計原則,灃河綜合治理工程通過對灃河水資源的有效利用、修復和重建河流生態系統,對河流堤岸進行了加固和修整。其中包含堤防工程、堤頂道路工程、灘面治理及水生態修復工程。

截至目前,灃河綜合治理工程投資已完成近4億元,已完成堤防填筑12.3公裡,堤頂路7.7公裡,剩余工程預計9月底完工。灘面修復已完成1875畝,其中,灘面一、二期,目前基本完工,正在進行綠化提升﹔灘面三期已完成50%,正在進行綠化施工,年底將完工﹔灘面四期、五期,設計方案已編制,預計今年全面完工。

灃河灘面綜合治理

目前灃河西岸已具備了城市公園所需的基本功能,除了健身、娛樂,還有一條50公裡的自行車賽道。不僅做到了讓周邊居民鄰水而居、伴水而行、親水而樂,還實現了灃河“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的綜合治理目標。

灃河灘面綜合治理

此外,濱河景觀工程兼具生態修復、綠化景觀、水土保持、觀光休閑等多重目標,整個治理工程都貫穿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通過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等工程淨化雨水、涵養地下水,有效的去除雨水徑流中的懸浮顆粒、有機污染物。廣場上大量鋪裝環保再生磚,生態園路集慢行道、慢跑道、騎行道功能為一體,貫穿整個河道,將園路體系與景觀節點緊密相連。

清潔能源助力綠色發展

陝西西咸新區灃西新城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灃西能源公司”)成立於2014年,主要提供綠色能源綜合服務和健康建筑智慧運營,負責區域能源互聯網規劃建設、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能源金融發展等。

總部經濟園綜合能源站

吳彤是灃西能源公司的一名講解員,關於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綜合能源工程,講解起來行雲流水,該工程也是迄今為止全國最大規模採用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清潔供熱技術的供熱項目,建設6座綜合能源供應站,91個換熱孔,為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科教板塊159萬平方米建筑提供綜合供能服務,滿足西安交通大學創新港校區內23個國家級實驗室、2.5萬名科研人員和1萬名教職工的工作、生活能源需求。

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清潔供熱技術原理

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清潔供熱技術的原理是通過鑽機向地下2000—3000米深處進行鑽孔,在鑽孔中安裝封閉的金屬套管換熱器,通過換熱介質導出地下熱能,並通過地面熱泵機組、輸配系統向地面建筑物供熱。

能夠在清潔能源中“獨佔鰲頭”,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清潔供熱項目優勢就在於其環保。分布式、無干擾、零排放、能效高、效果好、無衰減的技術特點保証了它在利用地熱能供暖的同時可以有效保護地下水資源,“取熱不取水”,且不受地面氣候等條件影響,24小時置換新風送風。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綜合能源工程

作為陝西省重點推廣的低碳項目技術之一、十大治污減霾技術之一,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清潔供熱項目與傳統供熱相比節能減排效果明顯。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綜合能源工程在2019年投用后,其節能效果相等於代替標准煤2.54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6.8萬噸、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約850噸。

灃西新城綠色能源游泳中心

“室內設計溫度夏季為26度,冬季為22度,一個換熱孔即可滿足1.5萬平方米左右建筑供熱需求”,吳彤針對這一供熱項目的特點進行了具體講解,以同德佳苑小區為例,4孔直徑20厘米的取熱井,一間80平方米的換熱站就可以滿足小區21棟樓、1080戶居民的冬季供熱需求。

5月19日,鄭州鄭灃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河南鄭東新區舉行

截止目前,在西咸新區推廣應用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清潔面積達1300萬平方米,實施以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清潔供熱為主,耦合光伏、儲能、智慧管控等系統的綜合能源供應面積約450萬平方米。為破解北方城市清潔供熱難題,優化能源結構,推進能源革命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2020年灃西能源公司與鄭州市鄭汴開發建設有限公司聯合成立——鄭州鄭灃能源發展有限公司,雙方以鄭州鄭東新區為試點,共同攜手推動無干擾地熱能供熱發展。目前規劃實施清潔供能面積約2000萬平方米,首期已開工的鯤鵬軟件小鎮、雲棲苑和鳳溪苑等項目供暖面積約200萬平方米。

灃西新城“區塊鏈+管廊機器人”智能巡檢監測系統

城市發展要集約化,地下空間也要做到整合利用,“我們採用‘區域型規劃、經濟型設計、創新型融資、市場化運營、智能化建設’模式,在區域內將建成地下綜合管廊約300公裡,除燃氣、雨水、污水之外,各類管線統一落地、分類通達,大大提高了地下空間利用率。”灃西投資公司總經理胡鵬博興奮地說,“特別是灃西新城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在綜合管廊運維管理中的深度應用,於2020年8月31日成功上線運行全球首個‘區塊鏈+管廊機器人’智能巡檢監測系統,大大提升管廊運維效率,保証城市地下空間安全利用。”

創新創業激發城市活力

西部雲谷硬科技小鎮是全國首個以“硬科技”為主題的第四代科技園區,生態產業鏈覆蓋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命技術四大硬科技產業。園區內豐富的園林景觀猶如“天然氧吧”,空氣沁人心脾,在青草花香中踏著夕陽散步,頗有一番“閑看中庭梔子花”的悠然自得。

西部雲谷一期

目前,小鎮分三期開發建設中。一期園區以中小硬科技企業孵化加速載體為定位,目前擁有注冊企業2000余家,實現就業3000余人,已經成為灃西硬科技產業高地。

二期園區以全國一流硬科技成果轉化和服務創新示范平台為定位,廣泛應用海綿城市、綠色建筑、新能源利用、再生材料利用、裝配式裝修等技術,目前已入駐企業近50余家。

西部雲谷二期

“這個園區內地面鋪的滲水磚就是用建筑垃圾制造而成的,屬於再生材料利用,十分環保。”西部雲谷相關負責人說。

西部雲谷三期(效果圖)

三期園區以硬科技產業化示范基地為定位,承載前期重大硬科技項目上下游配套產業,形成產業集群效應。目前已儲備、落地一批項目,產業氛圍逐漸濃厚。

以新一代信息產業為主導,灃西新城積極打造科技園區升級版,搭建融合孵化、中介、金融、投資、生活於一體的全產業生態鏈,構建“5分鐘產業生活生態圈”。

通過用硬實力塑造新城市,用硬科技激發新動力,一個產城一體的生態園區正在崛起。同時,灃西新城以改革創新賦能加速的視角,瞄准智能時代的戰場,在時代變革浪潮中,錨定人工智能航向,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陝西微軟創新中心有限公司

目前,依托MIC人工智能雲資源及產業資源,建設的“陝西省人工智能暨硬科技加速基地”已落地。

同時,發布《陝西省西咸新區灃西新城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以“創新驅動、應用帶動、開放聯動、生態推動”為總體思路,以“灃西引擎、陝西示范、西部先導、國家特色”為定位,著力建設中國西部AI科技城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西安)重要支撐區域。

總部經濟園

上半年,灃西新城生產總值逆勢同比增長8.3%,繼續領跑西咸,其中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建筑業增長10.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2%,總體呈現出企業增長、行業拉動、產業優化的向好局面。如今的灃西,15分鐘生活圈初具規模,高品質、高效率、高舒適度的現代都市,成為投資興業、工作居住的理想之城。

“創新是灃西的基因,綠色是灃西的底色。灃西新城始終堅持創新城市發展方式主線,以‘爭當時代弄潮兒’的氣魄,勇立潮頭,隻爭朝夕、真抓實干,推動經濟社會高速度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西咸新區黨工委委員、灃西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宇斌如是說。

(責編:孫挺、王晴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