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心病”誰來醫、如何醫?——“敬老月”裡專家熱議關愛老人心理健康

記者 田曉航

2020年10月23日08:38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老年人的“心病”誰來醫、如何醫?——“敬老月”裡專家熱議關愛老人心理健康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 身體機能減退、退休后社會角色轉變、家庭空巢化……一系列現實因素讓不少老年人產生了焦慮、孤獨等不良情緒甚至嚴重心理問題,導致生活質量下降、主觀幸福感和自我價值感降低。

老年人的“心病”誰來醫?怎麼醫?在第11個“敬老月”裡,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專家、心理學專家、養老服務從業者結合自身研究成果或實踐經驗,為老年人心理問題“把脈”“開方”。

家庭是老年人心靈的“溫暖港灣”

“家庭和諧、兒女孝順,得到子女實際支持和情感支持較多的老人,心理可依托感相對較強,對生活積極樂觀﹔相反,老人缺少親情關懷,內心就會感到無依無靠、沒有安全感,即使物質條件很好也並不幸福。”在日前舉行的老年心理健康與積極老齡觀培育專題研討會上,首都醫科大學護理學院教授劉均娥分享了關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工作實踐體會。

家庭對高齡老人尤為重要。他們在被照顧的同時,社會參與更少,精神需求相對更多、更高。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韓布新介紹,中科院心理所的一項大數據研究表明,高齡老人是心理健康的高危人群。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與心理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丁志宏通過對10149名高齡老人2018年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在回答“如果您有心事或想法最先向誰說”這一問題時,90.2%的高齡老人選擇求助家人。

丁志宏認為,高齡老人較少求助社會,是因為社區提供的服務往往和老年人需求“錯位”,服務質量、價格、理念也與老年人所想不同。隨著年齡增長,高齡老人精神求助越來越家庭化、社會化程度越來越低,家庭是滿足高齡老人精神需求的“主陣地”。

他建議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以家庭為單元的社會支持政策,向照料高齡老人的家庭提供幫助,如制定與父母同住子女享受住房補貼、購房減免稅收等政策,落實定期看望父母的補助政策等。

“互助式”服務為社區老年人精神慰藉打開“新天地”

“精神慰藉是解決老年人心理問題的重要途徑。”劉均娥說,走入老人內心、解決老人心理問題,是社區養老服務的重要板塊。

然而,在老年人口基數較大的社區,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承擔著多項管理與服務工作,難以較好地督導相關精神慰藉服務開展。如何整合資源以解決這一問題?

在北京奧運村街道開展的一個服務項目中,劉均娥做了這樣的嘗試:組織社會參與意願較高的低齡活力老人組建志願團隊,引導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服務,以“鄰裡互助養老”等主動服務形式,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面向老年人群體開展精神慰藉志願服務。

老年瑜伽、金婚老人婚紗照拍攝、“老齡人談老齡事”講座、“老年人常見心理問題和溝通技巧”線下交流會……在系列精神慰藉活動中,老年人產生共鳴、敞開心扉,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困惑,負面情緒得到了疏導和釋放。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副教授梅麗萍說,他們大多數還沒有准備好如何做一個他人眼中期待的老人,很多問題需要引導和疏通。

入住養老機構的不適呼喚細致心理呵護

入住養老院后整宿睡不著覺,不停呼喚管家,甚至需要管家的陪伴才能入睡﹔經常覺得身體這裡或那裡疼痛,時不時呼叫醫生……現實中,從家搬到養老機構,很多老年人並不適應,容易產生焦慮等心理問題。

首厚大家朝陽社區院長譚疆宜說,從養老機構的實踐來看,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與其接受的其他養老服務有正相關關系。

她總結發現,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常見心理問題背后有以下原因:生活環境改變,與他人相處中分寸把握不好﹔單身老人有強烈孤獨感﹔老年人的正常心理退化導致溝通中產生誤會﹔心中“小我”被無限放大,渴望被關注﹔老年人背景、閱歷不同導致文化沖突﹔老年人情感需求導致困惑或沖突﹔一些老年人有輕度認知障礙,對其他老年人生活產生影響﹔家屬缺乏對老年人的正確引導,有的甚至會責備老人,衍生更大的心理問題。

制定入住適應計劃、設立“400”服務熱線、請專業社工進行心理督導……首厚大家朝陽社區用這些方法,幫助入住老人盡快適應“新生活”。

心理學專家陸曉婭說,老年人心理波動往往和生活事件相聯系,護理人員要理解這一點,同時學習更有效的陪伴、溝通方法,這樣才能幫助老人更好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責編:谷妍、鄧楠)